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509|评论: 0

[成都教育] 西川汇 花香自“课”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我所亲爱的孩子:

  咱们学校隔壁,住着一座大大的果园。园子里,平头阿叔按着时节栽了许多果树,四季都有果子结。冬吃脐橙,夏有桃李,秋结香梨。

  你要是问:老师,春天呢?春天结什么?

  傻孩子,春天得忙着开花呀!

  吃过午饭,老师们会去园子边逛一逛。有时,校长也一块去。

  一路上,看豌豆开花,如粉蝶摇翅;摘荠菜花茎,做成小“风铃”,拿到闭着眼睛的同伴耳边,摇上一摇;辨路边菜蔬,实在辨不出的,索性摘下一片叶子,放嘴里嚼一嚼,看是芫荽不是。

1.jpg
  豌豆花
2.jpg
  荠菜花

  逛着逛着,秃秃的灰枝子上,冒出藏着绿的芽孢,一抬眼,便鼓成了含着红的花骨朵儿,再睡一夜,枝头就满了白与粉。
  这颜色!这变化!造物主的手笔,多奇妙!

3.jpg

  站在园边,浸在春天的风与光里,身旁的音乐老师哼起歌儿来:“……摇摇啊洁白的树枝。花雨漫天飞扬,落在妈妈头上,飘在纺车上……”

  看着雀鸟点点枝头振振翅膀,摇落一片粉白,突然想起《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不正是这样么?

4.jpg

  我常想,孩子啊,你要是来了,我们要怎样带你认识这奇妙的世界,并其中一切的生命和丰盛呢?
  好像大厨精心配搭晚宴中的菜肴那般,我们也是如此设计你们的课程。
  你会站在龙泉山前,手握《见山诵读》,在每日的吟咏中,承继先人的美好心志吗?
  你会和我们一起访问龙泉客家人的聚居地,了解客家文化的渊源、特点、分布和在历史中的演变吗?
  你会参加“锦都草木研究社”或“花果香社”,和伙伴们在校园里穿行,识得其中草木,乃至龙泉山上的花果吗?
  你会将这一切记录下来,书写属于你的《笔走龙泉》吗?
  孩子,你会在这里,逢着你的“桃花源”吗?

5.jpg

  “张老师!”我扭头,笑眯眯地看向身旁的音乐老师,“咱龙泉的春天,最盛的就数桃花了!要是让你给孩子们上一节校本课程《龙泉桃花》,你会选什么音乐呢?”
  张老师思索片刻,答道:“我会选《一首桃花》。”
  “为何?”
  “这首歌很有点意思,它的出生可不简单。它来自于一个显赫的家族——歌剧《再别康桥》。作为其中经典的女高音咏叹调,地位相当于一位世家小姐。”
  《一首桃花》有“三美”

  词美

  词是林徽因在病中作的诗,但却不似黛玉的《葬花吟》那般悲凉,反倒满了生命的灵动。徐志摩曾赞这首诗与前人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同一种境界。

6.jpg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师、作家,著有散文、诗歌、小说,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
  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一瞥多情的痕迹!

  旋律美

  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小提琴先出场,接下来跟着的是钢琴。七十秒的漫长前奏,像一位少女,踩着轻盈又俏皮的步子,不疾不徐地在林中穿梭。最后,来到你面前的一株桃树旁,轻轻站定,温柔地看着你。

  这首歌为什么选小提琴和钢琴伴奏呢?

  就像少女配粉裙,内容与形式总要相配才是。

  试想若换了二胡、马头琴演奏,岂不成了历经沧桑、身世不幸的中年人在哀哭悲诉了?

7.jpg
  《一首桃花》谱例

  唱腔美

  歌,听时容易,唱时才觉不易,真是得“字字珠玑”。
  如何将每一个字吐露得清晰饱满,却又不炸耳?
  如何将艰难的高音唱得轻柔有力,却又让人感觉你如履平地?
  如何在一口接一口的换气中,保持气息的充足平稳?
  如何从众多唱腔中,选出最适合这首歌的唱腔?
  ……
  这里面,太多学问了。

  江南的《桃花谣》

  这首歌产自上个世纪末的南京,旋律富有江南特色。
  古筝前奏一起,你仿佛撑起一把油纸伞,坐在了乌篷船的船头上。船尾处,戴着笠的船夫正摇橹。
  黑鸭子组合的三声部和声一出,迎面就吹来了一阵温婉的河风,风里尽是两岸桃花的香甜……

8.jpg

  “这两首歌将春的浪漫与生命尽显无疑。《一首桃花》适合带孩子们品味独唱之美,《桃花谣》则适合带孩子们感受合唱的和声之美……”
  她说着说着,嘴角渐渐上扬,唇边挂着三月的暖意,细长的眼里,黑黑的瞳仁闪着光。
  那光里,有她所爱的音乐,还有她所爱的孩子们。

  亲爱的孩子
  深愿你在西川汇
  逢着你的“桃花源”
  逢着你的《一首桃花》
  爱你的老师

最后.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