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314|评论: 0

[四川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领先”中华名校 看树德表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4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献礼建党100周年,3月23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宁夏街校区学术演讲厅隆重开幕。树德中学3校区党员代表齐聚树德,共商树德未来发展大计,百年树德开启五年发展新征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中华名校!树德怎样实践?如何表达?
1.jpg

  更新理念强战略  擘画未来展宏图

  新时代的树德中学如何高质量发展?树德中学有了清晰的路径、目标和发展策略。

2.jpg

  新时代树德中学的战略目标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建设全方位现代化的文化生态学校,在“五育并举、整全育人、润泽生命”的教育实践中,历练充满信念、富含理想、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品格。

  新时代树德中学的办学思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赋予“树德树人、卓育英才”新的时代内涵,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位教师得到个性化成长,让学校成为富有生态文化内涵的育人之地。

  新时代树德中学的发展策略

  1.打造协同治理现代化生态。驱动内动力,创建和谐生态校园,激发全体成员创造激情;整合资源,创造更具活力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2.打造整全育人生命化生态。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体系,建构内容多样化、层次架构化、有机交互化的育人场域,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人的整体性,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德性生长,助力学生探寻学习与生活的深层而崇高的志趣。

  3.打造整合学习创新型生态。建设实践型研究学术共同体,针对学科素养的融合性学习、知识的综合化学习、情智互促的融生性学习等特点,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真正发生。

  4.打造格局高远开放型生态。聚焦国际化课程与教学的丰富与完善,加强国际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对话交流,生成教师与学生的国际视野。

  5.打造智慧校园信息化生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助力学生差异化发展;加大数据平台建设,为现代学校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未来五年看树德“十四五规划”

  未来五年,树德中学将实施6大工程。

3.jpg

  1、实施文化生态提升工程

  实施文化生态再造计划和育人空间提升计划。着力于制度创新、学术建设与人际关系三大核心,再塑文化生态,创建能促进人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学校全域生态系统。优化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发展的物理空间,创设立体化、多维度的学习型环境。

  2、实施育人模式创新工程

  践行“五育并举”,实施整全育人。丰富德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树德路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形成更具连贯性、持续性、科学性的优质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路径。强化五大学科竞赛振兴工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在“艺术体育、科学技术、语言文学、组织领导”四大领域继续实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拓展与大学、科研院所协同培养机制。

  3、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工程

  实施课程体系深化计划和教学模式变革计划。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改革,深化全面、多元、分层、创新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优化课堂学习结构,减轻课业负担、精准训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诊断与反馈的支持功能,实现教学的精准、差异和个别化。

  4、实施教师团队卓越工程

  实施教师“教育思想力”提升计划。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思想建设,强化道德修为,廉洁从教,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更具生命自觉与专业情怀的卓越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学术创新力”提升计划。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增强课程、教学领导力,引领教师专业化学习、沉潜式反思、学术性教学实践,鼓励教师建设学术性社群组织,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术性行动研究中的堡垒作用,深化学科建设。优化校本研修“一二三四制度体系”,拓展教师发展的实践深度。

  5、实施办学格局开放工程

  实施集团化优质发展计划。带领教育集团16所成员学校共同前进,以“四川云教”远端学校异地同堂、文化互鉴、引领发展为目标,形成更富创造性的教育联盟。

  实施国际化深度发展计划。着力于“一校三区”的国际课程建设和“国际交流”窗口学校为载体,加强国际核心课程建设,实现国际课程与普高课程深度融通。

  6、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实施教育信息化2.0计划。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引导学生成为智慧课堂的主体,有效推进研讨互动、训练互动、课后互动等教学环节。

  推进“泛在树德”建设。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泛在的应用模式;推进四川云教项目,大力构建智慧校园同步智能课堂,向农村学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山区和乡村教师跨越“数字鸿沟”。

5.jpg

最后.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