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相关食品副食行业,在春场坝开店做零售和配送生意也十多年了,从零开始,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点点积累经验,拓宽市场,终于有了一点稳定的收入。但是生活的重担和压力仍然很大。家庭日常开支,人情四路,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一年下来,除却这些开支,在金钱方面,也基本没什么积蓄。虽然没有能力买好点的房子,好点的车子,但起码衣食无忧,自给自足,不靠政府和他人度日。
但现在,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首先,在几年前,学校食堂这块实行统一招标,本地诸多店铺基本没有合格的资质,所以连个机会都没有。然后,断渠桥成了危桥,封停了。春场坝的主干道车流没有了,断渠上面的几个乡村常住人口也来不了了,相关的工程工地人员也不来采购了,光雾山的旅游旺季也跟咱没关系了。后来,诸多单位食堂也基本不就地零散采购了,因为听说有了政府扶贫采购平台(具体不了解),反正这块也被拿走了,我们也没机会了。如果你在本地是开工厂生产加工的,应该有机会吧。但我们不是开厂的,只是开店的,能开厂的必竞是少数。年前最能挣钱的黄金十天,因为舆情需要(理解政府),车辆限行限号,春场坝直接成了死角,我们一年最后挣钱的机会,惨淡收场!年后,能够出门的乡亲们,都出门务工去了(感觉今年南江出门务工的人特别多),零售本就差,然而随着拼夕夕,滴滴公司Ⅹx选,橙++,十芩+,等,几个电商平台疯狂的开拓和占领,挨家挨户都是团长……很多餐饮和店铺都是线上采购,线下的单很少很少了,不能再少了。也确实没办法,几个平台凭借自身强大的资金,货源,物流实力,实行优惠券低价倾销(关键是它线上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外地的,和南江本地企业无关),导致我们从传统渠道批发拿货比线上零售都还要贵得多,按他的价格卖,只会亏本……所以,我们个体以一己之力是没有办法与之抗衡和竞争的。我们的配送和零售都没有了!这不是春场坝的问题,这是整个南江所有商家面临的问题,乃至全国传统渠道的问题……我们只说南江,我只说春场坝。原本是个50寸的蛋糕,现在只有5寸了,吃的人还越来越多……生活开销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房租马上到期了,孩子马上要上大学了,我的收入却持续降低,无以为继……怎么办?上有老下有小,这尴尬的年龄,尴尬的地段,尴尬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店铺还要续租吗?还是搬迁?还是出门去务工?老的和小的又怎么办?让他们成为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而我出去又能干什么?支木?进厂?扫大街?还是……
我想问问论坛中,是否有知情人能透露一下:
1.断渠大桥还会不会重修?修的话什么时候才开始修?2.麻烦大家讨论一下,支个招?我们尴龄人的路在何方?3.本地种植业,养植业,加工企业未来有没有市场,倒底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