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最新人口普查出炉了!
成都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我国第四个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不愧是网红之都!骄傲~
但要说最骄傲的,还属新都人er~新都区霸占常驻人口数量榜首,成为成都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区域常住人口增量排在第一的仍然是新都区!由此可见,新都区的吸引力Max!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么多人都喜欢在新都待?
大熊猫测评过,环境很舒心
新都区坐拥大熊猫繁育基地——是国家5A级的景区。
都说动物是天然的生态环境的测评器,环境是否好坏,看动物愿不愿意在这儿待就知道了。作为国宝级别的动物,大熊猫都在新都区安家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肯定没得说。
新都区不仅坐拥大熊猫繁育基地,还拥有一条“护城河”——毗河。
河、湖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好的重要名片。择水而居是大部分人的宜居标准,这一点千百年来都未曾改变。
成都的临水资源几乎开发殆尽,一线亲河项目更是少见,而作为成北的天然屏障,毗河生态区或许成为成都人傍河而居稀缺的选择。
家门口就是公园,生活很惬意
以前,公园是城市锦上添花的小美好,如今,公园是新都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座又一座公园在新都崛起,满足人们对生态与文化生活的期待。如以下这些:
斑竹园街道街心公园涵盖了广场、道路、体育运动场、儿童游乐健身场等配套设施。
滨河公园占地面积更大,达到了43400平方米,公园主要涉及到的设施包括广场、道路、林中童趣园,游乐场、廊架等等,是一个休闲散步、养身放松的好去处。
近日,新都又一个口袋公园即将与大家见面。它就是位于清源路的静安小游园,总改造绿地面积约13000余平方米,预计七月初完工。
此外,还有城市绿道的建设,与公园相得益彰。如香城绿道的建设。
香城绿道以“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为理念,以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为指导,已构建起“一轴、三网、多廊”的绿道骨架。
总之,新都区正在着力往“公园城市”的方向发展,市民生活更加惬意~
乡村变网红打卡地,日子更好了
借助各乡村的环境优势,新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新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研究制定各方面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城镇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下乡返乡创业,营造乡村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于是新都区交出了一副又一副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沸腾小镇·玛歌庄园
将“中国味道·天府文化·成都生活·沸腾小镇”作为小镇特色定位。锦城绿道从中穿插而过,各式火锅散布水陆之间,是一座集火锅、音乐、熊猫文化等主题于一身的“网红打卡地”。
尖锋运动小镇
以旱雪、足球等户外运动项目为主,以自然田园为依托,是集运动休闲、音乐聚会、特色美食、特色民宿及拓展基地等特征于一体的活力聚落。
拾里庭院
在生态本底上实施整田、护林、理水、改院、植业、绿道串联等工程,着力打造林盘院落示范点,发展以“精品民宿+庭院商务+绿色餐饮”等业态为主的共享庭院经济。
音乐小镇
将音乐元素植入乡村,塑造了“星空音乐节”音乐品牌,着力打造原创音乐发源地、音乐人才集聚地,让音乐情景正成为乡村日常。
营商环境好,就业更有信心
长期以来新都区一直在大步往前走,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合作共谋企业发展、城市进步的共赢之路。
去年,新都区发布了《商圈新核 成北新都 2020新都区投资机会清单》。重点涵盖:核心特色商圈、高端楼宇、消费新场景、高品质科创空间、片区综合开发五大类别,释放大量合作机遇,助推产业合作,推动创新资源向新都汇聚。
作为极具开拓创新精神的成北新中心城区,新都有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商圈;有“场景营造+产业植入”的消费新场景;有180万平方米重点楼宇载体;有聚焦头部企业、研发机构及功能性总部四大高品质科创空间。
产业升级扶摇直上、创新资源融合发展、公园建城诗意畅享、繁华人居惬意生活、时尚动感商圈楼宇……无论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来看,还是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来看,新都区经济发展的潜力都是巨大的。
这些,也远不止这些,正是使得新都区成为成都常住人口最多地的原因。城市迷人,生活幸福,产业提神,这样的新都哪个不爱?
未来,新都的发展动力也依旧澎湃,“北境之王”的称号必将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