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2655|评论: 1

《绿色发展看青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0.17]近日
[size=0.17]中国绿色时报刊发
[size=0.17]《绿色发展看青川》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56371/641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size=0.17]原文如下
[size=0.17]绿色发展看青川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56372/641



[size=0.17]2017年,一部《世界本来的样子》的宣传片,让世界认识了中国青川,也吸引了无数探求的目光。
[size=0.17]青川县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因“山青秀、水清美”而得名,全域受保护国土面积占行政范围的76%,是世界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区域之一。近年来,当地通过“走生态路、打文旅牌、兴产业链、促文化活”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为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大目标奠定基础。
[size=0.17]4月27日,“生态文化产业进行时”活动采访团队来到青川,实地探访林业大县如何依托当地自然禀赋,把生态、文化与特色文旅、富民产业相结合,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size=0.17]天然的绿色大公园
[size=0.17]青川县是林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更是一个天然的绿色大公园。这里森林面积356万亩,森林蓄积量20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01%,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米2.5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size=0.17]青川优质的生态环境离不开自身的自然资源积淀,也离不开当地林业建设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
[size=0.17]回看过去5年,青川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林业结构调整力度,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size=0.17]全县公益林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投资2799万元;国有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4.5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荒山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中幼龄林抚育1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5万亩,林地保有量达398万亩。
[size=0.17]“青川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兼顾保护和发展。一方面加强公益林、天然商品林的管理和保护,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经济。”青川县林业局局长白培峰说。
[size=0.17]记者一行从青川站乘车前往县城的路上,山水相依,“铺满”绿意的山上,天然次生混交林高大茂密,林相漂亮,行进其中仿佛身处于喧哗的世界之外。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56511/641



[size=0.17]青川拥有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阳沟、毛寨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size=0.17]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是首批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最佳保护地的保护区,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被称为“熊猫之乡”,境内有54只野生大熊猫。此外,这里还有川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等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整个四川的66.67%,还有银杏、珙桐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资源非常丰富。
[size=0.17]距离唐家河20公里外的东阳沟自然保护区内的西阳沟林场成立于1964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场的经营活动转为以天然林保护工作为主。2003年保护区成立后,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方式。
[size=0.17]进入保护区前,严格登记,禁带火种,将人对自然的破坏力降到最低。为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实现火灾最小化,青川县林业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并建立了一支50人的森林专业扑火队伍。
[size=0.17]记者采访当日,一场扑火模拟实战训练正在乔庄镇开展。熊熊大火燃起,站在外围都能强烈感受到火源带来的高温,扛着高压水枪的队员冲锋在前,根据判断现场林火发展态势,第二批、第三批背着灭火机具的队员冲上前去,不过10分钟时间,顺利、高效完成扑火操作。
[size=0.17]“扑火队伍没有假期,防火任务相当重,要承接青川县内所有国有林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火源管控任务。实战训练常态化,提升灭火战斗能力,是保护青川绿水青山的重要前提。”青川县森林专业扑火队大队长李明锦说。
[size=0.17]特色文旅激活乡村经济
[size=0.17]近年来,青川县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同时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一个个“升级版”的美丽乡村。
[size=0.17]行过蜿蜒的山路,我们来到了张家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楼房,路边的樱桃树缀满了红色的果实,青山绿水,溪水潺潺,这派惬意的田园风光,正是无数人无比向往的生活。
[size=0.17]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庄,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农村风貌改造、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等措施,晋升为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
[size=0.17]青山环抱的乡村变得更加宜居,节假日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的收入也日渐增长。
[size=0.17]在张家村张家河坝的“初心谷”百花园,150亩树状月季正含苞待放。当地与广元林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通过“租金+薪金+酬金+股金+现金”的“五金运作”模式,实现三方共赢。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56512/641



[size=0.17]村民张义山拥有1.8亩自留地,他一边为自己的菜地施肥,一边对记者说:“这些年村子发生了巨变,我们的生活富裕了起来,通过流转土地,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年收入增加至2万多元。”
[size=0.17]据了解,“初心谷”项目是依托2016年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建成的,以发展民宿和观光农业为主,带动全村百姓致富。
[size=0.17]在村中游览,一处依托现有生态景观和村落布局的精品民宿——山谷原舍让人眼前一亮。木质、极简的民宿外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整栋民宿建筑原材大多为就地取材,只保留素材本身颜色。
[size=0.17]据民宿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政府引导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生态旅游,规划建设新农村,老板返乡创业开了这间民宿。每到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民宿预定量大增。
[size=0.17]正是自然景观的品质提升和特色文旅项目的开发,乡村经济更具活力了。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56513/641



[size=0.17]巨变不止发生在张家村。
[size=0.17]走过阴平吊桥,一户户装扮着“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踢脚线、木兰花窗”典型川北风格民居映入眼帘。统一的风貌,家家户户配套的生态庭院,让阴平村的特色一览无余。
[size=0.17]13年前的地震使该村遭受重创,刚起步的农家乐陷入停滞。如今,在当地政府的带动下,阴平村重获新生。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特色文旅新体验成为阴平村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size=0.17]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青川共接待游客2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和25.5%。
[size=0.17]生态林产品富一方百姓
[size=0.17]好山好水孕育好产品。
[size=0.17]青川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突出优势特色,大力发展茶产业,积极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链、提升价值链,促进茶叶经济发展,实现从茶叶到茶产业的飞跃。
[size=0.17]正是看准青川的生态优势,2018年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向青川县捐赠白茶苗。时至今日,1717亩“白叶一号”的落地生根,富了一方百姓,壮大了一方经济。
[size=0.17]记者来到如梯田般的仙雾茶海基地,植物的芳香沁人心脾,茶农正熟练地将一芽一叶的鲜叶采下,再丢进腰间的茶篓。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56953/641



[size=0.17]茶叶生产车间内,手工制茶大师袁树仙正在检查每一道制茶工序,今年是他与制茶结缘的第48个年头。他说:“手工制出的茶味更苦,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但这门手艺不能丢,手工制茶工艺要延续下去。”
[size=0.17]青川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六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一号产业”,以“白叶一号”为引领,强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累计积茶园面积达25.58万亩,茶叶产量达到7788吨,综合产值13.8亿元,涉及18个乡镇,从业人员12.8万人。2020年,带动66个贫困村8000余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size=0.17]不只茶叶,青川还是众多国家级生态产品原产地,四川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以及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size=0.17]“七佛贡茶”、黑木耳、竹荪、羊肚菌都是青川响当当的品牌和产品。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56954/641



[size=0.17]食用菌作为青川特色地标产品,是青川县农户主要增收项目,截至2020年底,食用菌产业收入占农民增收比重的64.7%,种植面积达到2.35万亩,实现食用菌产量1.235万吨,产值10.01亿元。
[size=0.17]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青川翊瑞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600余亩食用菌种植基地,以生产初加工产品为主,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年产值近5000万元。
[size=0.17]记者来到红旗食用菌产业园,工人正在采收椴木黑木耳。这里是青川县与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共同开展的避雨立体栽培实验地,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在避雨棚内悬挂木桩,发菌后的木耳品质更高,亩产值翻了一倍。
[size=0.17]当前,青川已初步形成姚渡至青溪食用菌产业带,建成木鱼红旗、乔庄孔溪、三锅民兴、青溪堰坪4个食用菌产业核心园,以及姚渡、骑马、茶坝、乔庄等8个食用菌示范园,带动全县1.5万余种植户,种植食用菌2.5万亩以上,年产食用菌干品达1.25万吨,年产值在13亿元以上,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
[size=0.17]如今的青川绿意更浓了,游客更多了,百姓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每个人都享受着绿色、生态带来的实在益处。
[size=0.17]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562843863/641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0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4-1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