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名人
陶行知是当代中国颇具名气的名人。他在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时,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大力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例如:跑步、踢足球,打乒乓球等等。以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在陶行知的鼓励和推动下,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坚持体育锻炼的氛围,也浓厚起来。有一名学生,竟然天天坚持起床后跑步一段时间,风雨无阻。因此,他在学校的跑步比赛中,成绩骄人,每次都能拿到第一名。就有教师向陶行知建议:除了对该生给予奖励,还树为榜样,让其他学生学习。让人意外的是,这时陶行知此时却摇了摇头,拒绝了。他是这样认为的:一方面,其他学生不具备该生这样强壮的身体。同时,也不像这名学生有条件住在学校;他们既要帮助父母做事,还要读书做功课。这名学生确实值得表彰,但如果将他树为榜样的话,对其他同学来说,就是一种绑架了。
我对陶行知此番言论,就大惑不解了。鼓励学生锻炼身体,一直是陶行知的目的。在民国初年,体育运动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陶行知就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应该说,他不仅思想新颖,而且目光高远。而在他的鼓励下,有学生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出了成绩,强壮了身体。有教师就建议树为榜样,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向他学习,积极从事体育运动。他却又要给予拒绝,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陶行知鼓励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有学生响应起来,每天坚持跑步。还锻炼出了成绩,强壮了身体。如果将这位学生树为榜样,让学生学习;其积极意义,就远比陶行知的口头鼓励更大了。口头鼓励,是因为大家相信你说的是对的,行动起来,是信赖你。而将体育锻炼取得了成绩、强壮了身体的学生树为榜样,将这位同学体育锻炼的成果展现给大家看,让大家学习。就是以铁的事实说明体育运动的好处。事实胜于雄辩,其影响力,就将十倍、百倍于陶行知的口头鼓励了。对提高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积极性,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至于说会绑架其他学生;就有点莫名其妙了。树榜样,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给一个人明确的奋斗目标,争取努力做到;但并不是要求人人必须做到,人人要成为榜样。古往今来,各行各业都可能会给自己树榜样。但有要求人人必须做榜样,不能有差距的吗?我们树雷锋为榜样,号召大家学雷锋,是要求人人成为雷锋?如果树榜样,是要求人人做榜样;那还树榜样,让人们学习干什么?将响应体育运动,且强壮了身体的学生,树为榜样,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能响应号召向这位学生学习,早上起来坚持跑步,当然是好事;但由于时间有限,根本做不到的,并没有强迫你硬要早上起来跑步,必须去跑步。这怎么就会绑架学生了呢?
名气如雷贯耳的陶行知,竟然连树榜样的实质,都理解不清。完全可以说,他的思想能力并不怎样,根本谈不上有哲学头脑。可见名人不过是某些方面有点过人之处,超越了别人,陶行知也不过是文化方面可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罢了;在有些方面,可能是连一般人还不如的。我们实在不应该对名人就盲目崇拜,以为名人高人一等,什么都了不起;说的话必是经典,做的事就要仿效。世间是有怪才、鬼才,却难有真正的全才。不高看别人,不小看自己;相信人各有所长。凡事仔细琢磨,认真思考,三思而后行,自己拿主意、作决定,走自己的路。这才是正确的办事之道。
衡阳柏坊铜矿 唐铁云 2021年6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