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为何能发现水稻新品种?
康熙皇帝在丰泽园种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一年六月,他看到水稻抽穗了,就高兴地来到田间,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忽然,发现有一棵水稻长得特别高大,而且上面的稻粒已经熟了。他就将这棵稻谷摘了下来,作为种子,想在第二年进行试种,看它是否属于早熟品种。第二年试种结果,该水稻真还早熟,而且颗粒饱满。于是,康熙皇帝便在丰泽园种植这种水稻;产量还不错,收成好的年分,竟能保证宫中一年的生活用米。康熙就将这一品种推广到江南地区,让老百姓大量种植。于是,江南地区可以种两节水稻了。这大提高了江南地区一年的粮食产量。康熙皇帝对当时中国的农业生产,可谓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中,皇帝似乎是反动角色,骑在老百姓头上的寄生虫,是罪该万死的。其实,这是对人类历史的歪曲,将皇帝污名化了。皇帝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作出的贡献,是非常之大的;绝不仅仅是发现了什么水稻品种,这连九牛一毛都不算。人类社会是因为有皇帝的治理,才确保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了。
为什么皇帝能够治理好社会,确保正常社会的秩序,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过去交通、信息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只能设一个皇帝来治理社会。看世界上过去哪个国家没有国王?只有设一个皇帝,让他一个人承担治理社会的职责。才能确保责任分工明确。从而能够做到奖罚分明。这样,才能确保皇帝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高度负责地将社会治理好。人们干工作,无论政府官员治理社会,还是打工仔在企业干活,都是不能吃大锅饭的;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才可能干好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大家一起干,就会产生偷懒耍滑的思想,总想沾别人的光,让自己少干一点;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就会锐减,而难以干好工作了。别说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干工作是如此;就是过去那些大户人家,家庭事务的管理,让兄弟叔侄共同负责,不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也是管理不好的。所以,过去没有哪个大户人家,不会选一个当家人,让他一个人负责管理家庭事务,做到责任分工明确;从而确保当家人高度负起责任,将家庭事务管理好。
当然,国家设一个皇帝治理社会,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还要对皇帝做到奖罚分明。人们如何对皇帝奖罚分明的呢?皇帝将社会治理好,确保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就让皇帝过锦衣玉食的生活;甚至还让他后宫佳丽三千人,老百姓自己打单身都可以。但如果皇帝不认真踏实干好工作,把社会治理好,没有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安宁格谐的社会环境。老百姓就会起来造皇帝的反,将皇帝赶下台。这时,皇帝就将连老百姓都做不成,全家人都将一同被诛灭了。这处罚真算够严的了。所以,宋太祖做了皇帝,他的母亲反而要哭了。
过去的皇帝,正是由于老百姓对他的工作,做到了责任分工明确,奖罚分明;皇帝不干好工作,老百姓不会给他好果子吃。才确保了皇帝对治理社会,高度负起责任,必须尽心尽力把工作干好。从而确保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看皇帝每天天不亮就会起床办公,我们现在的政府官员谁能做到?而且工作之余,还会自种一亩三分地以自勉。这是何等地严格要求约束自己?现在的政府官员,会为了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就自己也种一亩三分地?
皇帝的命运掌握在老百姓手中,老百姓对皇帝的工作,做到了奖罚分明。也是康熙皇帝,坐在皇宫里,竟然能发现水稻新品种的真正原因。
衡阳柏坊铜矿 唐铁云 2021年6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