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32|评论: 0

[信息动态] 一件川剧戏服 舞出“泸州河”戏曲文化传承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件川剧戏服 舞出“泸州河”戏曲文化传承之路

                                                                       2021年07月16日17:39 | 来源:泸州新闻网


 飞花戏蝶,水袖飘舞,这是“泸州河”戏服的素雅风韵;跌宕起伏,独唱众和,这是“泸州河”高腔的激越之音。在泸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中,两件“泸州河”川剧戏服静置其中,向参观者展示古老“泸州河”的戏曲文化。


http://sc.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210716/67/2992279406392737907.jpg


  川剧戏服。泸州新闻网记者 李佑天羽 摄


  源起古老之朝 兴于繁华之世

  川剧以“河道”为代称划分流派,“泸州河”即指泸州地区的川剧。“泸州河”川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汉代,正式形成的标志是清雍正二年泸州艺人组建庆华班。“泸州河”以中国戏曲四大腔之一的高腔唱法见长,有“高腔窝子”的美誉,在川剧中独树一帜。发展至今,“泸州河”川剧艺术已有5代传承人。

  2007年,“泸州河”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了第一个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川剧剧种。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研究科科长马娜介绍,对于“泸州河”传统戏曲文化,既要传承保护,也要创新发展。“泸州河”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国家的保护政策更多了,支持力度更大了,这对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融古典之底蕴 创现世之革新

  近年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一直致力于“泸州河”的创新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6年,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首次在音乐制作、舞美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新编大型川剧《报恩记》,在川渝滇黔四地巡演,获得了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文化遗产日和各种传统节日,“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开展了川剧赏析、戏剧化妆、戏服试穿等体验活动,前来体验的观众络绎不绝。“许多观众更加了解‘泸州河’川剧,对川剧的兴趣也从美丽的服装和精致的妆容,上升到了对川剧语言和剧情的喜爱。”马娜说。


  继先辈之荣光 照少年之传承

  2017年,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合作,通过层层选拔,招收了30名优秀的青少年学员学习川剧,实施“泸州河”戏曲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该批学员的表演作品《三祭江》,在四川省第五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中斩获二等奖,这为“泸州河”的传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娜表示,未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还将继续开展大量的“非遗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川剧戏曲文化宣传活动,为“泸州河”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不懈努力。日前,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新编打造的川剧《赤水河畔》,已在中国酒城大剧院首演。


(泸州新闻网记者 罗青 实习生 罗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