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朱升替儿子辞官
朱升是元未明初的文学家、军事家,明代的开国谋臣。他曾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浪,缓称王”的谋略,为朱元璋成就帝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升年迈感到自己不能为朝庭干好工作时,就主动向朱元璋提出辞官回乡。朱元璋这时对朱升说:你不想在我身边工作了,就把你的几个儿子留下来,我赐给他们适合的爵位和官职,让他们为我效力吧。朱升一听,坚决不同意,说:我的几个儿子,不懂世事风险,保身之哲不足。我不希望他们当官,怕他们以后不得善终,实在不敢承受天恩。朱元璋也就不好勉强了。
人,谁不希望自己有钱有势,荣华富贵,吃好穿好玩好,过人上人的日子;让别人羡慕,高山仰之?朱升同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希望自己过人上人的日子。他在元未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不是置身事外,躲避战火;而是毅然投身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中。就是为了帮助朱元璋打天下,自己当上开国功臣,可以封侯拜相,过荣华富贵的日子。过去不像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开公司、办企业,让自己发财致富,过人上人的日子。过去人们发财的门路不多,经商或买地当地主,需要大量资本;只有当官才能让自己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所以,过去的人,都重视读书做官。因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人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谁不想当官呢?哪能像现代社会中人,发财的门路多了,很多人就不愿意当官了。
但不避战火也要跟朱元璋打天下从而让自己能够当官的朱升,朱元璋看在他的功劳上,想把他的儿子留在京城当官,为朝庭工作。他为何却要加以拒绝,不愿意让儿子当官了呢?
朱升是一位智者,他深知当官有利有弊。当官能够享受朝庭傣?,过荣华富贵的日子。但当官属于高危职业,行政执法工作,不可避免要得罪人的。必须要有敢作敢为的勇气,才能胜任好这项工作。同时,由于手中握有权力,特别自私而又贪婪的人,就可能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于是,会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等的。其实,当官并不是人人都合适,只有具有仁智勇三达德的人,才是当官的好料。一个不仁不义也不勇的人,很难当好官,干好行政执法工作的。
而在过去,由于皇帝是家天下,政府官员把工作干好了,政府政绩让老百姓满意,他就可以子子孙孙皇帝当下去。而如果政府官员不干好工作,尤其还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等。把社会搞得不像一个法治社会,让老百姓无法安心过日子了,老百姓就会起来造皇帝的反的。这时,别说他的皇帝做不成,老婆孩子也要跟着遭殃了。所以,皇帝是绝对不会允许政府官员不干好工作;尤其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等的。看皇帝对不干好工作的政府官员,革职、充军、流放,是家常便饭。林则徐广州禁烟失败,这能怪林则徐吗?禁烟是道光皇帝的意思;而禁烟失败是必然的,派谁去都是一样的,就是道光皇帝自己去,说不定会失败得更惨。但林则徐是当时的负责人,失败了就要担责。林则徐就要革职,并要被充军流放到新疆伊犁。而如果政府官员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处罚之严,就要吓死人了。雍正时,一主考官经不起小老婆的枕边风,跟小老婆说出了考题。没想到小老婆竟然跟自己的情人,拿着考题向考生卖钱了。于是,雍正一怒之下,就将该主考官腰斩了。伴君如伴虎,就是当官人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朱升对自己儿子的为人,当然是再清楚不过的,他们具有仁智通三达德吗?让他们当官,能够干好工作;甚至不会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而当他们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时,朱元璋会看在自己老臣的份上,对他们法外施恩,不严厉处罚吗?朱元璋连自己的亲侄子,违犯军令都杀了;就不要抱这种侥幸心理了。于是,为了儿子们有个善终,就不要贪图当官的荣华富贵,还是别让儿子们当官了。
然而,我们现在当官,却没有人在乎自己是否具有仁智勇三达德。什么人都敢往官场里钻;还敢任由自己的私心欲望发泄,滥用乱用权力,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这太不正常了。
衡阳柏坊铜矿 唐铁云 2021年7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