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062|评论: 0

[生活资讯] 达城摄影史(中)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8-1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图片20210811135101.png
新世纪前机械照相机摄影
QQ图片20210811135137.png
       任家三兄弟:任乾初、任中和、任吉正三妯娌均从事照相业,享高寿:大妈曾贤如88岁、三妈洪子芬96岁、五妈余仁秀89岁逝世。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读小学,天天去相馆吃伙食团。上衣兜插着竹制三角叉,竹调羹,是那时达城流行风尚。记得,翠屏路通川照相馆后面花园设台阶,方便拍集体照,照相人很多,门庭若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相馆开始黑白照片着彩技术,用水彩或者油彩上色。相馆门外橱窗不时有人工彩色放大照片展示,均是人像,有电影明星风采,常有人驻足观看。上世纪80年代,达城兴起彩照热,逢年过节,照相馆人满为患。
       白在轩:1942年生,1962年参工在照相馆上班,1965年照相馆购德国菜兹手提式照相机一部,交白在轩保管使用,用于外出拍摄。当时,通川报社也有一部,为当时达城少有的高档相机。上世纪80年代初期,白在轩调文化局达县地区工艺美术摄影公司任业务科科长。不少爱好者向他学习摄影及暗房冲洗印技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城私营照相馆业主多向他请教。
QQ图片20210811134806.png

QQ图片20210811134644.png
      报纸摄影:解放前,达城报纸无摄影照片。
      1929年,达县地方报纸出现,名《绥定公报》,总编辑由曾蜀鹃担任。报纸发行初期是间日一张,四开版面,用石印印刷。后来县城开办一家印刷厂,改用铅字排版印刷。改日刊,每天发行量400份,全部赠送给机关、单位和学校阅读。报纸内容,偏重于地方新闻。消息来源,多属剪报和督办公署提供。1933年,地方军阀刘存厚被工农红军赶跑前一日,《绥定公报》停止发行。1935年,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在达县成立,将原《绥定公报》改为《绥定日报》,社址先设龙王庙(当时团练局所在地),后设翠屏路、中山公园内,编辑部由周介福主要负责。1940年到1941年,日机两次轰炸达县城,城区内机关、学校,全都疏散,报纸无法印刷发行,自行停刊。
       1943年,达县人李海渠、张俊生、段燕轻、李达生等有识之士,从关心国家大事和地方政务出发,召开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为纠正时弊,达城应有一张能为民众服务的报纸。决定由私人集资购置印刷机,并借用县商会侧楼设印刷厂,由李达生负责,聘李吉钧、符化白、冉崇坤为内外勤。报名定为《达县日报》,于1944年开始发行,每天出四开报一张,印刷数量900份。《达县日报》属民办性质,对政府及其他违法的人和事予以公开批评,惹怒政府官员,把报社负责人李达生拘禁几天,《达县日报》被迫停止发行。
       抗战胜利后,地方当局复刊《达县日报》。租用翠屏路东街口况姓民房为报社社址,托昌明印刷公司代为印刷。出报后绝大多数为赠发,自费订阅者极少。不到一年,因临时参议会改组,《达县日报》停刊。
       1947年,达县参议会成立,《达县日报》继续发行,每天发行600份,八开版面。聘杨奉禄任社长兼总编辑,聘请各校校长为通讯员(不给稿酬)。报社社址和发行部设在翠屏路(新华书店)。1949年11月,《达县日报》告终。
       解放后,1951年7月1日,《通川报》创刊,后更名《东方红报》《通川日报》,2000年1月1日随达州撤地建市更名为《达州日报》,胡耀邦、张爱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分别为《通川报》《达州日报》题写报头。
      《通川报》创刊之初,主持报社日常工作的专职副社长罗曼将自己战争年代缴获的一部照相机拿出来供报社人员使用,并手把手地教会一个初学绘画的记者摄影。当时,缺乏制版设备,所拍照片只能作为资料保存。1952年后,有一名记者兼搞摄影工作,如遇重大节日或重大报道,将照片提前拿到重庆日报社去制版。1956年11月9日,报社推出第一个反映晚稻丰收的摄影专版之后,摄影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1959年,报社选派2名记者到新华社四川分社学习摄影。不久,又从新华社四川分社调派来2名摄影记者。至此,报社有3名专职摄影记者,1名兼职摄影记者。1959年报社成立摄影组,购置制版设备,培训制版工人。1959年报纸刊登图片平均每期2张。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报社的专职摄影采编人员增加到6人。
       1991年,报社拥有200多人摄影通讯员队伍,基本保证报纸每期每版有一张以上地方新闻照片,并做到重要地方新闻都配发照片。除保证数量外,在照片质量方面也有很大提高,贯彻摄影16字真言“人物要大,黑白分明,主题突出,有思想性”。
       至2018年2月,报社先后购置航拍无人机3架,组建达州日报社航拍队。该队是达州唯一具有飞行资质的专业航拍队伍。
       1959年起,日报先后设置几个较为固定的摄影栏目:
       图片新闻:一般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凡遇重大新闻事件,均有较大篇幅的新闻图片。图说达州:设置在日报的《生活周刊》第一版,介绍达州市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建设成就等。巴山画页:1960年初开办,每月出一期,一般为一个整版。图片画角:1960年初开办,每周一期。诗画配:不定期刊出。诗画巴山:不定期,一旦有优秀图片即配诗刊登。景观景点:不定期。第三只眼:设置于《达州晚报》,2001年1月5日第二版刊出第一幅照片《开锁大王爬墙》,该栏目很快火爆于报端,特别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画册:改革开放后,报社美摄部和广告部出版6部大型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推介达州市的人文景观、名优特产、建设成就及各行各业的主要成果。例:1985年初,出版《达县地区名特产品集锦》彩色画册,反映全区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取得的显著成就;1989年10月,编印出版《巴山渠水——达县地区在改革中前进》大型广告画册。
       新世纪前,报社陈运元、陈群芳、段光荣摄影作品常见报端,为达城人熟悉。
       报社摄影工作,从无到有,由简易到先进,由单一向多样发展,并日益丰富多彩。摄影作品从报纸宣传的配角,到后来作为报纸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文相得益彰,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民间摄影:1956年国产照相机问世,各种品牌国产手提式相机陆续步入市场,达州民间开始购买,街拍者出现。
微信图片_20210811134320.jpg
       朱达生:1947年生,老达县城最早街拍者之一。自幼爱好绘画,1964年,朱达生在达县城关民办中学读书,母亲拿出积蓄支持他购买蓝天牌120照相机。那时,照相机达城不多。中学生朱达生将照相机装入书包背上,课余时间,行走大街小巷,将达县城有影响的建筑,街道一一拍摄。为节约胶卷,他将照相机内部改进,一个胶卷可以拍摄更多的照片。同时,在家中设置暗房,自己冲洗胶卷,洗印照片。
QQ图片20210811140956.jpg
       近些年,网络流传老达县城相片,很多系朱达生拍摄,特别是那几张文华街天主堂相片,达城人争先观阅分享。拍天主堂相片时,一个叫黎谷生的同学,弯腰做成木马状,让朱达生双手架在“木马”上方便拍摄。
       朱达生后来使用相机升级换代:海鸥、雅西卡、美能达、佳能单反相机及2000年后的尼康数码相机。
       50多年过去了,朱达生辗转攀枝花、西昌、成都等地,虽经多次搬家,但特别用心保存小时候的街拍相片,而今,成为达城永恒的历史记载。
       1966年朱达生在渡口(攀枝花)参工当林业工人,1975年调达县地区百货站,负责摄影器材采购销售。物资紧俏年代,不少摄影爱好者找朱达生帮忙购买。而今,朱达生不仅使用数码相机也使用手机拍摄,仍是达城民间摄影活跃者之一。
QQ图片20210811135550.png
       星火相馆:业主邓明义(1942年—2015年)退休前为达二中(现市职中)教师,年轻时抬石头下力人、新达厂做零工抬铁水。上世70年代初,生活无着。相馆职工白在轩是他“老挑”,传授照相及暗房照片冲洗印技术,在荷叶街开办星火相馆,挂名街道企业,是那时达城第一家私营相馆。邓明义后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达州市民俗摄影协会秘书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城民间私营相馆蓬勃发展:七十年代中期,廖龙云在文华街自己家中开办;五完小上官汝福老师七十年代中期在五小校开办;八十年代初,达县市经协在转转楼开办华云彩扩门市,后迁址文华街五小门面,负责人任洪、乔洪泉;唐朝祥八十年代初在文华街开办“和祥”,现为“和祥婚纱影楼”;八十年代中期,李洪彬在中心广场侧开办“丽人”彩扩部至今。新世纪后,达州城市化建设加快,老城区、南外、西外、北外新开办相馆多以婚纱影楼命名,照相馆进入艺术摄影时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7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