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龙山人撰写的《骆状元的故事》 舞台剧/木偶戏 剧本
骆状元的故事
第一幕资州河边
(舞台背景:沱江,对岸笔架山。半山白云流动,若隐若现。此时无塔。)
资中河边。城楼上牌匾“迎熏门”。
(帮腔,女声) 江山万里似锦绣, 物华天宝数资州。 苌弘碧血王褒赋, 出将入相世代。 南宋状元与宰辅, 进士举人五百。 重龙山下听泉韵, 沱江浩荡日夜流。 看不尽资州人物最风流 千年风雨八景悠悠。
门楼下,一位青乌家,道长打扮,背对观众,拈须沉吟半晌。 俄顷,伸出拇指赞叹: “好风水啊!” 忽听锣声三响。“哐!哐!哐!” “包大人到!” 举着“肃静”“回避”牌子的官差一队上场。不少士绅随行。 包大人下轿。 (唱) 南溪字妖包夫子, 来任学正到资州。 钟灵毓秀奇才广, 出过南宋宰相与状头。 天地年华容易过, 时光荏苒七百秋。 川南文渊人无数, 不知何时再有状元出? (白) 眼前一位老道长, 待我上前打听因由。
包:老人家,下官这厢有礼了。 青:不敢,无量天尊! 包:不知老人家觉得此处风光如何啊? 青:此地人杰地灵,好风水啊! 包:可惜啊,自从七百年前赵逵中了状元,直到如今,本地再也没有出过状元了啊。可惜啊可惜! 青:大人,这个,出状元嘛,这也不难。此地脉象,已有一股英气,凝聚不发,只待时机一到,必能冲天而出,大魁天下。 包:啊,此话怎讲? 青:只须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即可。 包:愿闻其详。 青:但在对岸山上修筑三座石塔,成笔架形状,来年必有状元。 包:好,好,好。托道长吉言,下官这就去办。谢道长赐教!(弯腰致谢) 青乌家微笑作揖,转身离去。 (唱) 绿水青山满目秀, 云游四海总无忧。 三塔若成惊天下, 看我资州出状头。 哈哈哈…………
此时,士绅争先恐后的说道: 包大人,我捐二十两! 我捐五十两! 我捐一百两! ……………… 包:谢谢各位士绅美意,咱们这就选址定基。月底开工动土! (帮腔) …………
(背景上忽然三塔浮现,气象万千。)
第二幕
(略)
第三幕
(略)
第四幕 (略)
第五幕
(略)
第六幕
(略)
第七幕
(略)
第八幕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