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中小学教育”分论坛上,校长们就当下“五育并举”“双减”“优质均衡”等教育热点和关注的话题展开高端对话,思维碰撞。“双减”该怎样减?“双减”之下,作为主战场的学校应该怎么做?“五育”怎样落地?
“双减”不是盲目地减,要恰到好处
成都七中育才总校长吴明平:
“双减”之下学校何为?其实“双减”来的还是比较及时,确确实实又是双刃剑,要思考怎么样减,第二还要思考怎么样做加法。首先把课后服务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不是简单的把孩子留在学校里头完成当天的作业,而是全方位的全面的去构建课程。现在提倡上晚自习,其实这个是非常有挑战,学生是不是在学校待的时间越多越好?现在课后服务6点钟放学是比较好的,但是现在搞晚自习,会不会产生新的内卷,内卷会不会出现在学校的时间太长,学生疲惫、教师也疲惫。
所以“ 双减”也是双刃剑,我们应思考减是减什么,不是盲目的减,不是简单的减,是减去多余的、违背的。加什么?加责任,家校合力。让我们一起把“双减”真正的减到恰到好处。
“双减”不能形式化
北京汇文学校校长郭杰:
其实“双减”这个话题以前多次被提出过。从客观来讲,“双减”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来讲还是一个好事情 ,因为我们有一个空间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双减”现在不能形式化,为了减而减,为了增而增。真正要能够达到双减的目标,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和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也需要各方面的进一步的支持。
学校提质增效才能更好“五育并举”
新川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陈旭:
要做到五育并举,首要的问题:是找到更好的减轻负担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用更少的付出、更少的时间,让学生到达更好的学习效果,学校才有可能“五育并举”,全方位发展。
如何做到高效?新川外国语学校的答案是:高效的精准课堂。
在新川,无活动不谈设计,整个课堂必须被精心设计,各个环节配合。老师的课堂必须由活动体验来串联起来,这样才能将学生从枯燥的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主动学习。
学校真正要落地、要落实
成外高新校区执行校长杜东:
对于“五育并举”,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育人的一个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学校而言,我们怎么样避免新瓶装旧酒,我想学校真正要落地、要落实,在“五育并举”上面达成共识。评价价值导向这个指挥棒要改革,对于学校而言,要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龙头就是课程,关键就是老师,立足点就是课堂。当然我们说“五育并举”除了课程、教师以外,评价机制这个也非常重要,如果说评价机制不变,为分数、为文凭、为论文、为升学?那肯定落不到实处。
“五育并举”必须有课程有实践有评价
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总校长范胜武:
真正的“五育并举”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在行动中有这么几个关键点,最重要就是落实到课程中落地,还要有具体时间的保证,第三点就是评价机制。 要想保证“五育并举”,你必须有课程,必须有实践,必须有评价。
“双减”减的是负担,但不能减质量和品质
成外附小校长梅花:
“双减”现在是个共识,我想减的是过重的负担,减的是时间,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减的,比如我们质量的追求,对品质的追求。
三个研究:一是根的研究,质量的根永远在课堂,因此我们聚焦的课堂,所有的研究和活动都围绕着课堂品质来提升。二是抓真的研究,我们课堂教学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所以从课堂研究方面聚焦到孩子的身上。第三个抓有效的研究,我们现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全部前置到了教材的解读、课表的研读。三方面补,一把体育补起来,我们思考怎么让有效活动增加一些,让孩子在体能上增强一些。第二把笑容补回来,我们改变评价的方式,让老师轻装上阵,老师心境轻松了,有笑容了,他自然就会以这种心态去影响孩子、去滋养孩子。第三把优生找回来,我们要重新定义优生,努力去寻找每个孩子的发光点,寻找他的个性特长,要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都能够成才的观念,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给孩子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让他去体验成功,展示自信,从而找到自己内心梦想的那粒种子。
“优质”内涵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毛道生: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并没有得到大的提升,甚至有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焦虑?焦虑内卷在不断的升温?我们“五育并举”管理也好,“双减”也好,没有解决家长这种要做人上人的思想,没有改变我们社会的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家长明白, 优质的内涵它不是名校、不是高学历,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果我们社会能够形成这样的教育共识,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的走向高质量的发展。
优质均衡核心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副校长王岚:
优质均衡的核心就是说要促进公平,要提高质量。优质均衡教育的学校,应该怎么样去实施?我有几点想法: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我们优质均衡的灵魂;优秀的教师团队是优秀的关键,没有好的教师团队就没有办法实现优质均衡的教学;优秀的老师要流动起来,把优秀课堂传播出去。
在均衡的同时更要追求优质
温江新世纪学校校长邓文光:
现在的均衡主要不是硬件上的提升,而是在老师、文化、教育教学以及生源上的均衡。因此,均衡就是要发展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个学生,并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成长。在追求均衡的同时,更要追求优质。至于如何实现优质均衡,一是主要靠政府的调控措施,像教育资源的配置、流动等;二是靠教育系统大力抓质量,均衡之后,更需要提质增效。三是要靠学校和老师,优势学校不能本位主义,要积极助力薄弱学校的发展,而薄弱学校不等不靠,更要抓住这个契机,奋发向上。新世纪学校就是一方面要坚持发展,办更好的更能让市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要为区域优质均衡发展出力。
三个“关键词”看盐小“优质均衡”实践路径
盐道街小学副校长杨琳:
现在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但是又和教育发展不均衡相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我觉得现在当下大力的去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学校在优质均衡的做法可以 用三个关健词概括:第一个就是合作共赢,第二个是同频共振,第三个是努力发展。盐道街小学作为百年老校,在未来会持续的深入实践“五育并举”,进一步提高城市教育的品质,最终为教育提升优质均衡贡献盐小应有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