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属于八大菜系之一,尤其是晚清时期,更是风靡全国。说起徽菜,有2道非常有名的菜肴,这2道菜出名,不光是菜肴鲜香,而且和名人有关,因为菜名中就含有人名。一道菜是:李鸿章大杂烩,另一道菜是胡适一品锅。这二道菜皆有典故,让我给大家一一道来。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主持洋务运动的李鸿章,访问美国,得到了很多重视。当时,李鸿章在使馆宴请美国宾客,因中国菜可口,菜一上就光,连吃了几个小时,宾客仍然不愿停嘴,继续进行光盘行动。此时厨房的主菜已用完,李鸿章甚是尴尬,只得让厨师把所有剩下的边角料混在一起煮熟调味,凑成一道菜端上,也想用此暗示宾客该拜拜了。没想到宾客尝后连声叫好,并问菜名,李鸿章陪笑回答:“好吃多吃!”,岂料“好吃多吃”与英语“haggis”(一种杂烩)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胡适一品锅更是有着传奇,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去了徽州绩溪。一天奔波,饥肠辘辘,于是到了一农妇家,农妇家没什么好吃的,只能把家中仅有的剩肉,加上萝卜、干豆角、油豆腐包等一锅煮,烧熟后连锅端上桌来。乾隆饥不择食,赞不绝口,吃完后问道"这锅菜叫什么?",民妇答道"一锅熟",皇帝想了下,告诉农妇,此菜取名“一品锅”。此事传出后,村民争相仿效她烹制的一品锅,从此一品锅成了绩溪民间款待宾朋的佳肴。这事本和胡适没关系,可偏偏胡适是个绩溪人,偏偏胡适喜欢吃一品锅。不管胡适是当北大校长还是任美国大使,都拿此菜当宴请宾客的压轴大菜,让此菜得以天下知。后来人们就把此菜称为胡适一品锅。 作为徽菜馆,怎能没有这两大名菜安徽人家的厨师们在传统的“大杂烩”制作工艺上加以改进,用水发鱼翅、水发海参、水发鱿鱼、油发鱼肚和干贝、熟白鸡肉、熟猪肚、熟火腿、净鱼肉、鲜香菇、嫩笋、水腐竹、鸽蛋,加葱段、姜片、绍酒、精盐、味精、鸡精粉、白胡椒粉、白糖、蛋清、湿生粉、熟猪肉、鸡汤、熟鸡油为原料,所做的新式“大杂烩”,咸鲜可口,醇香不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