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56|评论: 0

[百家争鸣] 从青春版《易胆大》觅川剧资阳河流派的传承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青春版《易胆大》觅川剧资阳河流派的传承之路


自贡网记者 周姝

国庆节前夕,一场青春版川剧《易胆大》在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上演,400多张门票抢购一空,各个年龄层观众好评不断。71岁的戏迷李国强特意用单反相机记录下他心中“年度重头戏”的台前幕后,“看完演出我很欣慰,川剧后继有人!”
台上,活力无限的“80后”“90后”川剧演员在舞台上诠释着青春和传承;台下,则是每一位自贡川剧人为资阳河流派传承所倾注的努力和心血。

1000

亮丽:传统经典+青春满怀

《易胆大》讲述了发生在旧社会的一个压迫与被压迫的故事:川戏艺人九龄童、花想容夫妇被地痞麻大胆和财主骆善人欺负,九龄童被逼致死,其师兄、川戏怪杰易胆大遂带领全班艺人为师弟复仇。在不少老戏迷眼中,这是一出很有看头的经典川剧。
“九龄童,好师弟,若不为你报仇,为兄枉称易胆大!”舞台上,青年演员们念唱着一句句川味台词,或纵身一跃,空翻筋斗立地站稳,或屏息踱步与对手短兵相接……艺高人胆大的梨园怪杰易胆大、美丽温婉的花想容、粗鄙凶暴的恶霸麻大胆、城府深厚老奸巨猾的骆善人,甚至于骄横泼辣的麻五娘等个性迥异的人物,都被青年演员们刻画得惟妙惟肖。演员们还充分展现了昆、高、胡、弹、灯等多种声腔的艺术魅力,通过清唱、帮腔、伴唱等传统川剧表现手法,同时恰如其分地融入变脸、踢袍等绝技,将一个清末戏班为生存、尊严而抗争的故事表现得跌宕起伏。

1000

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掌声响起数十次,全场观众为这一部巴蜀文化舞台精品所折服。正如魏明伦所言:“《易胆大》就似一枚辣劲十足、回味无穷的七星朝天椒。”
然而,最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来看川剧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没想到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川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第一次走进剧院看戏的轻化工大学学生王弛睿说,“以前认为川剧是沉闷、老套的,没想到今天的川剧逐渐在变脸了,还真像是在看一部青春电影。”

1000

不易:十五年零两个月

一场成型的演出并不容易,演员要经过多年努力学习才有机会上台。而这场演出,则用了“十五年零两个月”!
“2006年,他们在省艺术职业学院自贡川剧班里开始接触、学习川剧,到现在已有15年之久。”市川剧艺术中心主任蒋刚告诉记者,这场演出中的20多名青年川剧演员,多数都是15年前所招的学员,他们不仅经历了四年正规化学习,还参演过大戏配角或是演出过折子戏,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一定的舞台经验。

1000

虽有15年的磨砺,但这些年轻演员还未担任过大戏主角。此次“青春版”《易胆大》演出则是他们经过2个多月集训后的首次出演大戏重要角色,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而“老戏新唱”,市川剧艺术中心打的是一箭多雕的算盘:恢复传统剧目,用优秀的传统剧目培养青年演员,培育川剧观众。
对于青年演员来说,完成这样一部经典剧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剧中的人物性格极具特色,如何在传统程式化表演上加以风格化,突出人物特点成为最大难关。
为此,“青春版”的集训启动了新老演员“一对一”的传承机制,老中青三代结合,曾经的“易胆大”“花想容”“麻五爷”“骆善人”等“经典版”的老师们,分别一对一细心指导青年演员,在唱腔、念白、身段上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演出经验传授给青年演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川剧传承工作中。

1000

幕后:上阵父子兵

男主角“易胆大”由谢智雄饰演,虽年仅30岁,却已是青年演员中的“大师兄”了。而谢智雄的父亲正是在上一版《易胆大》中任主角的谢学兵。
当晚,换自己坐在台下看儿子表演的谢学兵,心情有些复杂:“不放心,怕年轻人缺少舞台经验,在人物性格把握上不到位;放心,毕竟他比我年轻了27岁,动作更利索流畅!”
演出结束后谢学兵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儿子读幼儿园时就经常到团里看大家表演,长大后自己偷偷报考了省艺术职业学院,有学院派规范性的优势,首次担任大戏主角更能让他直观感受到观众的反馈,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失为提升自我的好方法。”谢学兵说。

1000

谢智雄与川剧结缘已有17载,去年曾获省第五届青年川剧演员三等奖。“我是主攻武生的,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旦角,而且这个角色还很难演。”
谢智雄口中的难在于,“易胆大”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川剧艺人,是一个融合了“唱做练打翻”“生旦净末丑”“昆高胡弹灯”的复杂角色,出场时间约有1个小时。
自7月起,谢智雄进入了每天五六个小时的高强度排练,每天都很匆忙和疲惫,回家后还要照顾怀孕待产的妻子。不过,在他身上有一股执着劲头和对川剧的无比热爱,“当谢幕时收获观众的阵阵掌声,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谢智雄表示,要想演好没有任何捷径,只有反复“练”和“记”。

1000

28岁的女主角王佩坦言,这是自己首次任川剧大戏女主角,时间之紧、角色之重,成为自己从艺15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
“最大难点在于有三段长达十余分钟的唱段!”王佩说集训初期,自己的发音位置有误,压力非常大,就连做梦都梦到在背台词。幸好有李素梅老师一个字一个音的纠正,用了半个月时间才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发音。
指导老师李素梅今年已经60岁了,从1999年起曾三次出演“花想容”,她称赞王佩形象佳、吃得苦。“从表演到唱腔,都有很大提升,少部分刻画人物细节之处还不那么稳定,这都有待于舞台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李素梅表示,学无止境,希望孩子们未来越来越成熟。
登台前,57岁的国家一级演员刘开逵为27岁的廖欣珂,画上厚厚的妆和一道道皱纹,“小廖扮演的是剧中60多岁的‘骆善人’,年龄跨度特别大,化妆只是表象,必须仔细体会人物的内在情绪。”刘开逵认为,本次演出不仅是学习的好平台,更是提升年轻人担当精神的“磨刀石”。

1000

“麻五爷”扮演者李亮今年28岁,演出当晚老婆和儿女都坐在台下观看。学习川剧12年的他,之前演得最多的是折子戏,通过两个月的集训,让李亮的唱腔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李亮坦言最大收获在于,以前多是依葫芦画瓢地学老师,现在会通过体会角色内心来加以自己的风格。
传承:让新生力量遍地开花
时至今日,川剧“资阳河”流派已经走过了近两百年漫漫征程,时光的流逝将一份百转千回的美丽时尚,变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要年轻,指的不只是受众年轻,也要与当下时代结合,让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促使其更能够被这个时代接受。在演出现场,老戏友们回到了剧场,更有不少年轻人和小朋友,使人看到了川剧的未来和希望。

1000

市文广电局副局长江波道出了本次青春版《易胆大》的重要意义:传承。启动新老演员“一对一”的传承机制,由A队经验丰富的演员去指导B、C队的年轻演员,本次推出的是B队。由朱梦婷、袁明柳、陈宇辉等主演的C组,即将进入紧张排练中,为川剧的发展传承储备、培养、锻炼人才。
“市川剧艺术中心正处于新老更替的重要时期,6月复排经典版《易胆大》,9月又紧锣密鼓推青春版,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演员的标杆作用,也看到了年轻人的朝气和实力。”同时,江波喜悦地告诉记者,今年9月,30名朝气蓬勃的孩子肩扛着振兴壮大川剧“资阳河”流派的大旗,迈进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大门,开启为期4年的专业学习,学成后他们将为自贡川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据悉,市川剧艺术中心今年首次试水川剧课本剧,明年将大规模走进校园。同时也将陆续推出《中国公主杜兰杜》《还我河山》等经典川剧的青春版,实现经典剧目的常演常新,将更多新人推向主演舞台,把更多年轻人吸引到戏剧的大舞台前。

编辑:马莉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