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56|评论: 0

[健康四川] 《柳叶刀》实锤:脂肪吃太少易早亡!请记住这个“长寿剂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名!脂肪吃少了容易早亡
近年来,慢病的高发让很多人对脂肪敬而远之。
然而,最新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两篇文章显示,脂肪摄入最多的人群(脂肪摄入占膳食总热量的35%),死亡率比脂肪摄入较少的人(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10%)低23%。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基本相当,甚至脂肪摄入较多的人群中风的几率更小。看来,真的要给脂肪正名了,大可不必谈脂肪色变。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 唐墨莲
脂肪吃太多伤肠道
权威科学期刊《Gut》(《肠道》)上发表我国科学家青岛大学李铎团队的一项研究称,在热量水平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脂肪供能比4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6%、蛋白质供能比14%(目前中国很多富裕家庭的日常生活状态),会增加肠道有害菌群,减少有益菌群。

摄入脂肪有个长寿“剂量”
如何趋利避害,发挥脂肪的健康益处,同时控制它的负面影响呢?

营养专家的建议是

膳食总能量的20%~30%由脂肪提供。
动物性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
我国大部分居民目前的饮食,还需要略清淡少油一点。炒菜油不宜过多,吃坚果要控制数量,做鱼、肉不能经常用油炸油煎。
脂肪细胞可以不断地贮存脂肪,至今未发现其吸收脂肪的上限,所以人体会因不断地摄入过多的能量而不断地积累脂肪,从而导致肥胖。

因此,日常膳食脂肪摄入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

这份脂肪黑白灰名单请收藏
脂肪可以分为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不饱和脂肪作用于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是人体必不可缺的元素。而饱和脂肪少吃无害,人体可以代谢利用。多吃会有高血、脂肥胖等风险,最后无反式脂肪论再少都有害,人体很难代谢,甚至终身不能代谢。





111.png
(图片制作:陈韵洁)

请这样聪明吃脂肪
1. 烹调油

爸妈都会推荐橄榄油炒菜,其实真的不用迷信橄榄油,换不同的油吃可以让身体吸收更多优质脂肪。
至于油的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国居民每人每日烹调油用量最好不要超过 25g,相当于汤勺两三勺油。
7.png

2、肉类


根据我国国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大概1-2巴掌大的肉)。

肉类主要分为红肉和白肉,通常把牛肉、羊肉和猪肉等叫做红肉,鱼肉、虾肉、禽肉(鸡鸭鹅)叫做白肉。果果推荐大家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因为白肉的蛋白含量较高,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按照优先级,果果减肥推荐的肉类是:烹调方式优先级:蒸煮>清炒>煎炸

在食用肉类食物时一定要注意,要去掉那些脂肪含量高的部分。比如鸡鸭肉要把皮去掉,因为皮下附着大量的脂肪,热量很高;猪肉牛羊肉等则要把肥肉剔掉,肥肉就是脂肪。
8.png
3、坚果

坚果中富含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被身体吸收利用,但是也要适量,我们一般推荐吃一次吃 30 g 就够了。大概是 3、4 个大核桃或者手心能抓下的一小把花生。

尽量保持原汁原味,更有利于控糖,能蒸、煮就不要炒、炖。要记住,加工程序越少的菜肴,它们的热量也就越低。
9.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