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随笔(十三)
深秋的傍晚,没有了单衣的步行客。如我,饭后去城内转上一圈的人,也早早穿上厚衣,因为初冬已然在身后。
七时许,转到北门某移动商店外见一小女孩跪在门口,拿着一本书,惊恐的目光不时向店内张望。店内有一女子在玩着手机。笔者教过书,立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说实在的,对这些家长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似乎可以理解;一个退休教师本也无话可说。但是,我还是心有所动,要哆嗦几句——为孩子,也为未来。
教育,是社会的事,是学校的事,更是每个家庭的事。目前不少家庭出现了“熊孩子”,自然家庭教育也伴生了不少“狼爸”“豹妈”。孩子一登龙门,这些“狼爸”“豹妈”便身价百倍,仿效者趋之若鹜。
然而,成功的背后,每每是辛酸。作为人之父母,谁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初心,恨铁不成钢,可以理解;然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不是一丝丝“恨”就可以解决的。在人的教育中,“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成功的归宿。如果在略施“惩戒”后,立即用上爱这个“创可贴”,那么这个教育才是完整的。如果像对待前述那个小女孩一样去教育孩子,似乎长了大人的志气,灭了娃娃的威风。其实没有达到教育的“双赢”,反而既输了理,又淡了情。
教育娃娃,家庭教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施教时,想想自己小时候调皮时最需要得到怎样的教育。
2021年10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