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19|评论: 4

泸州市民注意:不认识的野生菌不能吃

[复制链接]

近日,有地方发生群众误采误食野生菌(蘑菇)中毒,并危及生命的事件。市疾控中心专家再次提醒,不认识的野生菌不能吃、也不能采、更不能卖。

据专家介绍,经调查,造成群众中毒的野生菌学名叫“条盖盔孢菌”,老百姓叫“冻菌”。它主要生长在倒下的树木上,特别是腐烂的树枝树干或锯木渣堆上,在泸州市境内特别是山区树木茂盛的小山林里,每年的冬春季节很常见。如果胆大好奇吃了有毒野生菌,6小时至12小时,就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最危险的是随后引发的急性中毒性肝炎、肝昏迷及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安全。

深冬季节发生蘑菇中毒较少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蘑菇中毒多发于梅雨季节,5月至10月比较明显。在深冬季节出现蘑菇中毒的情况相对较少。“冻菌”含有鹅膏毒素,与剧毒的鹅膏、环柄菇一样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目前,已在四川、贵州等地区造成了多起中毒事件。

据了解,今年,为进一步加强泸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高疾控机构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机构对野生毒蘑菇的辨识能力,市卫生健康委在6月举办了“中国毒蘑菇多样性及中毒样品采集”专题培训班,对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疾控中心、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各区县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管局、疾控中心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推动泸州市做好野生毒蘑菇防治工作。

除了在高发季节开展专题培训,泸州市疾控部门也专门开展野生蘑菇中毒专题风险评估,为区县和有关部门提供科学预防指导。同时,食品药品监督和卫生健康机构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和信息通报,及时向社会发出食品安全预警,让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保留好菌样供专业人士救治参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称,大约6000种伞类菌中,无论从生物学性状或生态、习性、形态结构上,均未能找出某种规律来区分有毒或无毒蘑菇。对于野生蘑菇,不要随便采摘食用;来路不明的,也不要食用。

“如果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洗胃、催吐、导泻等措施,一般24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时间。”发生食用野生毒菌中毒怎么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一旦误吃,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要赶紧大量喝温开水催吐,并尽快拨打120去医院救治。即便呕吐后有所好转,也要重视这个中毒“假愈期”,“就是看起来似乎已经好了,其实随后就进入肝脏损坏期。所以尽快去医院并告诉医生自己吃了野生菌,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非常有必要”。(来源:网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1-1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杆杆,白伞伞吃了躺板板。年都有野生菌中毒事件,大家一定要小心。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13 22: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14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的也不能乱吃
发表于 2022-1-1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了就躺平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