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575|评论: 0

占地面积1134平方米、藏书两万余册……这座藏在双流的书院,你打卡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支撑是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
人才需要靠教育去培养

在双流永安镇有一所书院
它曾经为让孩子能有书读而诞生
如今演变为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这就是
葆琛乐育书院
61de4fb2e4b01f0dce0b38f2.jpg
葆琛乐育书院占地面积1134平方米,也是永安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书院内包含双流图书馆永安分馆、葆琛乐育书院学堂以及永安文化陈列馆。

书院内覆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医药卫生等类别的两万余册藏书可供大众每周七天畅读。

书柜式楼梯结合LED大屏形成的小型剧场、舒适的咖啡交流区可供公众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

葆琛乐育学堂内则可开展各类培训讲座、剪纸、藤编、棕编、书画等活动。
61de6493e4b01f0dce0b3b4e.png
节假日走进葆琛乐育书院总会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阅读、观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书院俨然已经成为了周边群众最爱去的地方
61de655de4b01f0dce0b3b64.png
“书院的藏书非常丰富,我能读到很多不同类型的优质书籍,不仅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帮助我开拓眼界,我很喜欢来这儿。"永安小学6年级学生徐娟说出了很多永安孩子的心声。
61de4f71e4b01f0dce0b38e1.jpg
说起这所书院的来历
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傅葆琛
他从永安走出去又回归家乡兴办乐育学校致力于推动乡村建设对后世教育理念有着深远影响
傅葆琛(1893-1984)字毅生,永安镇傅家坝人,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实践家。
61de4f6fe4b01f0dce0b38da.jpg
1916年,23岁的傅葆琛从北平清华学校毕业,并作为清华预备留美学生。

1918年傅葆琛从美国俄勒冈农科大学毕业后,在欧洲担任驻法国华工队青年会干事,任巴黎《华工周报》总编辑。在欧洲各国考察平民教育,看到几十万华工文化低下的悲惨状况后,他决定从学森林学改为学乡村教育学,立志回国投入平民教育事业并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获森林学硕士和乡村教育学博士学位。
61de4f71e4b01f0dce0b38e2.jpg
1924年,傅葆琛留学回国,应"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晏阳初之邀担任该会乡村教育部主任。在河北定县组织并参加了被老百姓称为"博士下乡"的中国第一次以平民教育为宗旨的实践,开启了中国乡村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先河,并先后在多所院校任职。
61de4f71e4b01f0dce0b38dd.jpg
1939年,傅葆琛回到永安镇付家坝,眼见家乡教育落后,贫寒子弟缺少受教育的机会,决心兴办教育,于是在付家坝傅家祠堂办起了私立乐育小学,亲任校长,负责学校行政,亲自参加教学工作,不久又附设幼稚园。1941年,又创办乐育中学,共招收初、高中22个班,男女学生789人,深受乡人欢迎,引起成都乃至全国教育界的瞩目,更是激发了乡人学习知识、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怀。解放前夕,迁往华阳中学,解放后合并到中和中学。
61de4f71e4b01f0dce0b38df.jpg
时过境迁
曾经的乐育学校现已不复存在
但其悠久的历史文脉
一直在这里不断传承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现在的葆琛乐育书院不再像当年那般为让孩子能有书读而诞生如今已是当地百姓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全民阅读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活动的前沿阵地
61de4f71e4b01f0dce0b38e0.jpg
今天的人们能享受到这样良好舒适的学习条件离不开傅葆琛等老一辈教育家的辛苦付出时至今日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61de4f71e4b01f0dce0b38e3.jpg
“傅葆琛先生的教育思想既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文化遗产,也是地方文化建设中的珍贵资源,为永安这片土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永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永安将始终秉承前人之精神,努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事业,培育更多栋梁之才,让永安这片热土更“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