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710|评论: 2

[文朋诗友] 《故乡神潭溪》那街系列之——供销社(下)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3-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供销社(下)


(接上)百货门市部和生资门市部只隔着一条去往万寿宫水井的石板路,租用的发小“破坦克”家的房子。门市部每次开门营业,都要卸下多块木板,才能露出一排长长的柜台和柜台里面的货架。正因为那排长长的柜台隔开了顾客和售货员,所以我们小时候对站在柜台里面的售货员很是敬仰。百货门市部的售货员姓任,达县人,背微驼,长得较胖,有几分像《小兵张嘎》里的胖翻译官。老任平时说话不多,但卖货给人作介绍时却能滔滔不绝,有人没人总是一脸祥和让人感觉和蔼可亲。每次我们拿钱去他那里买针头线脑这些小百货的时候,他不仅问得细致,买错了还允许退换,所以我们见了都叫他“任叔叔”。
那时的百货门市部,里面很少有单价超过十元钱的货物,就更别说收音机手表这些“奢侈品”了。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看见百货门市的货架上摆了一双绿颜色的儿童塑料水鞋,标注的价格是五元。五元钱在当时可以买三十多斤大米,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要在平时我连想都不会想到要去买这样一双水鞋。可那几天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的哥从县城回来了,所以心里便萌生这个奢侈的念头。当我迟疑地将这个要求向哥说出来后,首先就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别说买五元钱一双的水鞋,就是五毛钱也别想!为了达到目的,那天我不仅一哭二闹三倒地、“撒痞耐揣”(方言,撒泼耍横之意),甚至还旷了课,最终换来的是我妈一顿黄荆条,直打得我屁股和双脚血印道道而告终。
没能穿上那双绿色水鞋,此后一段时间只要门市部开门我都会进去看看那双水鞋是否还在。只要还在,心里就会产生一股莫名其妙的兴奋,——我买不成,别人就不会买——我一直就这样想。在我挨打后的第三个当场天,当我又去查看那双水鞋时居然没有看到,心里变得很失望,到底是谁买走呢,老任你为什么要卖掉那双水鞋呢?于是,心里不仅对买那双水鞋的人生气,同时也在心里抱怨老任为什么要将水鞋卖出去。绿色水鞋没有了,在原来的位置上摆了一双黑色男士皮鞋,标价是十八元。那双锃光瓦亮的皮鞋自从摆上货架,几个月时间里就一直无人问津,对此我很有些幸灾乐祸,特别希望它一直卖不出去,——谁叫你老任把那双绿水鞋给卖了!可好景不长,就在有天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看见食品站的李明在百货门市部和老任说话,说的正好就是那双皮鞋。
“你看,李明。皮鞋的面子是头层牛皮,里子是软牛皮,鞋底是牛筋,后跟是橡胶。看看,你看看,这么使劲鞋腰都没有一点弯曲,你知道为啥吗?为啥!这是因为鞋底中间衬的是钢板!钢板啊!你说该有多结实。鞋带,你看这鞋带,摸摸,又光又滑还硬邦邦的,穿的时候双手一提一栓,既方便又轻快还好看。十八块钱,你嫌贵啊?我说李明,你一个月工资好歹也有二十几块钱,买这么一双皮鞋人人看了都觉气派。还有啊,你以为这双皮鞋就你自己穿?要知道,这双皮鞋至少可以穿他二十年。二十年呐,想想看。你儿子今年两岁了是不是,等你儿子长到十几岁找对象的时候,穿上这双皮鞋去走人户,不管什么人家没有不喜欢的……”虽然破费了一番口舌,最后那双皮鞋还是被李明买走了。心里虽然对李明买这双皮鞋很不以为然,但还是很想看他穿在脚上是个什么样子。可令人失望的是,直到几年后李明被辞退我一次都没有见他穿过那双皮鞋。
绿水鞋之后在心里对老任产生的隔膜,终于在一次“偷布”事件后对老任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当场天的下午,赶场的人群渐渐散去,来门市部买东西的人不多了,老任才抽空去食店买吃的。正在他将一碗面条端回来坐在柜台后面准备吃的时候,突然发现刚才还摆在柜台上的半匹灰布不翼而飞了,这让老任惊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半匹灰布值二十几块钱,这相当于老任大半个月工资。饭是吃不下了,老任立即将门市部关了,然后打算自己出去找线索,毕竟就这么大个地方,找到偷布的人应该不是件难事。果不其然,几个街坊得知老任丢了布都纷纷自发帮助寻找,很快偷布的人就被发现了,正是那个经常去老冉那里每次只买二两盐的妇女。半匹布被她塞在破烂不堪的衣服里装成“怀肚婆”,可衣服太过破烂实在包不住那半匹布而现了形。看见被找回的布匹,开始还非常生气的老任,在众人要将妇女抓去公社让其游街示众的呼喊声中渐渐改变了主意,在向街坊们表示了感谢之后,说是要先将妇女带到门市部看看她还有没有偷别的东西。本来街坊们是要跟着老任一起去门市部的,但都被他劝回去了,说是人多了问不出什么。
后来听母亲说,老任将那个妇女带到供销社并没有向他说的那样审问她,而是批评了几句后就将他放了,临走老任还从库房里找了几块包装部送给了妇女,让她拿回去给小孩做衣服。包装部就是包在布匹外面的那层薄薄的白布,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拆下来后大多被当成垃圾扔掉,可在物质紧俏的年代,包装布大多被人收集起来做布鞋或者缝制衣服。当母亲在说这件事的时候眼里似有泪光,看得出,母亲对老任的做法很赞许同时也对那个妇女的境况深表同情。受母亲的影响,偷布事件之后,我又重新对老任尊敬了起来。
六十年代末,万寿宫水井后面那片老坟园被平了用于修建新的供销社,三个门市部也将统一安排在新房中。新供销社全部采用石条垒墙,长度超过一米边长一尺的石条的重量大多在七八百斤左右,随着墙体越垒越高,到后来只能采用手动葫芦才能将石条吊起来进行安放。因为新供销社是建在老坟园上的,在施工期间,经常传出一些灵异事件:有人起夜,听见工地上喊号子,称着月色走到工地上却什么也没看见;有人早上去工地,居然在工地上看见好多白色石灰鸡脚印。于是,人们就为将要住在里面的人担心,妖魔鬼怪会不会祸害他们。
因为就地取材,整个房子的设计高度也不过六米,所以一年多时间新供销社就建成了。三个门市部合在一起的石头供销社在当时的神潭溪街上算得上是一座高大气派的建筑,我们上学放学都喜欢从石头供销社前的坝子经过。本来土墙房子就有冬暖夏凉的功效,石头房子的保温功能更好,盛夏时节只要一走进供销社就会立马感觉凉飕飕的。供销社员工的宿舍都在石头房子后面,每次走到后面的屋檐下,即便在大晴天的中午,也总是感觉阴森森的,于是有关石头供销社里闹鬼的传说又在神潭溪街上不胫而走。有人更是有鼻子有眼的说,供销社陈经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一睡着就有人从床边的地下钻出来一边推他一边说:这是我的地方快让开!
八十年代初,我已经参加了工作,那年春节回高桥,见到在高桥粮站工作的爱娃子,他正好就借住在石头供销社后面的一间宿舍里。因为过年,整个石头房子在晚上就爱娃子一个人守夜,我们几个发小便在一天晚上被爱娃子带去他那里玩。虽然有好几个人,可当我走在房子后面的屋檐下时就想起坟园和之前的传说,心里免不了有些紧张。在问及爱娃子有没有遇到过鬼怪在半夜三更从地下爬起来要他让地方时,爱娃子说,不仅没有遇到什么鬼怪,每天晚上他还要独自一个人起来手拿电筒至少去每个门市部巡游两次,晚上房子里虽然偶尔也有动静,但多是猫撵老鼠发出的噪声。
自从供销社搬到了石头房子,离街道远了,老谢老冉老任又相继调回老家或者退休,新来的人和街坊们的关系也就变得疏远了。七十年,物质更加紧缺,供销社的人在街坊们眼里也变得越来越牛气,“走后门”的故事一度在街坊们口中演绎出了各种气愤或者搞笑的版本。可好景不长,改革开放后,个体户遍地开花,供销社很快就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之后不久,供销社职工也不得不在当场天和个体户们一样在门前摆摊设点。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物质也越来越丰富,个体户也越来越多,供销社原有的政策优势也消失殆尽。九十年代初,在苟延残喘了几年后,供销社不得不将几个门市部承包给职工个人。承包虽然暂时解决了职工的生活也盘活了部分国有资产,但偌大一排石头房子总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一直在公有私有之间游离,于是在两千年初作价卖给了职工。2008年,石头供销社被全部拆除,然后由几家购得房子产权的职工在上面修建了自家的住房和超市。
两年前回高桥,见到发小朱明儿,聊天中得知他开的超市正是购买的石头供销社拆除之后修建了。朱明儿告诉我,石头供销社拆除后,包括他在内的六户原供销社的职工和其他集资户一起按照统一设计在原址修建了十二个口面的八层楼房。他家有两个门面和一套一百二十平方米的顶层住房。除了一个门面出租外,另一个门面自己开超市,还买了小车,小日子过得甚是惬意。一个当场天,在表哥的陪同下在街上走了一圈,发现高桥虽然早已没有了供销社,但私人经营的超市和个体户的摊档却比比皆是。这些超市和摊档不仅售卖日用百货食品烟酒,电器五金农业器械家具建材也有专门的店铺。当场天在街上走一圈下来,让人不得不感慨:只要有钱,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3-8 19:4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4-9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