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141|评论: 0

高度警惕低俗直播污染儿童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度警惕低俗直播污染儿童世界
涪江水畔
3月23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刊发的“扮丑博出位、炫富吸眼球,低俗直播误导儿童三观”的文章燃爆网络,引发舆论界对“恶意炒作,低俗网络直播乱象屡禁不止,缘何这么难”的“灵魂”拷问。专家高度关注低俗直播对儿童的不良影响,积极建言纳策,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舆论高度关注“秀场炫富”等低俗直播乱象。豪车奢牌陪衬,私人飞机背景……一些网络主播大肆追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直播中大秀“豪华日常”。网友都“看得自卑了”,而高额“打赏”利益驱使下的低俗“PK”、打软色情“擦边球”的赚钱“密码”,信奉流量至上的“三俗”博出位等直播畸形价值观导向,对于毫无价值抵抗力的孩子来说,伤害是十分巨大的。其郁郁寡欢的艳羡情绪默化侵染和“这就是我梦想中生活”的“拜金”意识渗透,值得国人和全社会的高度警醒警惕。
二、网络用户低龄化,监管“打地鼠”成因探析。近年来,国家虽然一直在治理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低俗内容问题,但因网络治理缺乏长效机制,其治理成效难以长期保持。一方面,存在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存在大环境的潮流裹挟。技术上,由于直播实时播出的特殊性,实时审核监控难度较大,再加上直播没有“回放”功能,内容监管相对较难。一些直播、短视频平台为快速扩张,可能会通过换号、删帖、变装、改名等方式逃避处罚,打“擦边球”,大钻网友举证不足等制度空子。再加上迅猛发展的网络社会大环境,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快节奏生活中,深受诸多压力,颇感身心疲惫。很容易受操作快捷、便利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网络潮流裹挟。在寻求娱乐刺激中,潜移默化地将使用习惯和娱乐方式传导给孩子,同时,又存在对孩子的约束管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影响,网络用户低龄化“亮显”现象引人忧虑。
三、“灵魂”拷问“青少年模式”“搁浅”缘由
由于儿童心智尚不成熟,对网络乱象缺少鉴别能力。为了降低、销蚀或弱化低俗直播对儿童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造成的深重负面影响。相关部门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督促各大短视频平台对儿童观看的内容、时间等方面进行了限制。在防止青少年儿童沉迷网络、保护身心健康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把关”作用。然而,自上线来,“切换模式全凭自觉的制度障碍”“因噎废食的使用逻辑”“时间分摊的监督功能性限制”等问题频出,导致这一“防护机制”时常“失灵”,让人“无语凝噎”“痛不欲生”。
四、专家呼吁:织密拦截低俗侵扰的防护网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是进一步健全制度,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网络全流程管控模式事前筑牢主播准入门槛,把关审核主播资质和直播内容,提前进行用户识别;事中完善畅通用户投诉渠道,构筑双向反馈评价机制,强化网络社会监督;事后通过留存分析后台录音录像,加强直播内容“复盘管理”,建立“红黄牌”等惩戒机制,形成约束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平台监控,让“青少年模式”落到实处。坚决执行短视频平台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推进儿童网络游戏时长管理规定在直播短视频领域执行,防止儿童过度沉迷。及时通报曝光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直播案例的处理情况,发挥震慑作用。
三是进一步统筹“家校社”各方力量,形成监管合力。在充分考虑孩子学习与娱乐时长,关照其自制力等方面,分级履行各方监管责任,避免儿童对网络过度依赖,让儿童在学习上受关注、生活上受关心、成长上受关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