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龙湖集团,港交所股份代号:960)公布其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
2021年,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龙湖集团坚守盘面稳健经营,实现营业额2233.8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38.5亿元,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影响后之归母核心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0.1%。毛利同比增长4.6%至565.4亿元。
地产开发合同销售额同比增7.2%
财报显示,去年龙湖集团全年实现地产开发合同销售2900.9亿元,同比增长7.2%。分区域看,长三角、西部、环渤海、华南及华中片区合同销售额在全集团占比分别为28.2%、22.0%、25.0%、14.9%及9.9%。
“双集中”供地模式下,龙湖集团进一步确保投资精准度,提升项目管控能力。2021年,集团共计新增122幅地块,新进湛江、盐城、鄂州、宁德、湖州、金华6座城市,新增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2355万平方米,权益面积1338万平方米,平均权益收购成本每平方米6485元。
截至2021年底,集团总土储合计7354万平方米,权益面积5047万平方米,业务已遍布环渤海、西部、长三角、华南、华中五大城市群的69个城市,约85%的货量集中在高能级城市的价值区域,且成本合理,为盈利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报告期后,龙湖集团新增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94万平方米,权益面积49万平方米。
投资性物业租金收入增37.5%至104.1亿元
2021年,龙湖集团实现物业投资业务不含税租金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37.5%。商场、租赁住房、其他收入的占比分别为77.3%、21.4%和1.3%。
得益于突出的运营管理能力,2021年龙湖商业在一二线城市网格化布局提速,长沙、武汉首座天街开业运营,全国首个龙湖商业轻资产项目武汉范湖里商业街亮相。全国范围内累计开业商场达61座,整体出租率达97.2%。
商业租金增长40%至81.5亿元,商场销售额增长53%至467亿元,全年平均日客流209万人次,同比增长38%。
除商场外,龙湖集团旗下租赁住房业务龙湖冠寓坚持战略笃定。
得益于行业利好政策的支持及运营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龙湖冠寓去年开始已实现盈利,租赁住房全年租金收入贡献22.3亿。
截至2021年底,冠寓累计开业房间数量达10.6万间,租金收入22.3亿元,同比增幅23%,现已成为集团经营性收入的稳定贡献源,期末整体出租率为92.9%,开业超过六个月的房源出租率为94.3%,累计服务超180万用户,客户满意度达95%。
平均借贷成本4.14%创历史新低
2021年,龙湖集团实现平均借贷成本4.14%,创历史新低;平均贷款年限6.38年,净负债率46.7%,在手现金885.3亿元,现金短债比6.11倍,一系列指标均维持行业内的较高水准,连续六年满足“三道红线”指标要求。
与此同时,龙湖亦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境内外全投资级评级的民营房企,继续保持民营房企的最佳信用评级。
2021年3月15日,集团被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正式跻身蓝筹股。因审慎自律的财务表现、稳健的业务发展,去年5月,龙湖集团首次登榜《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稳健的经营质量和强大的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获得认可。
2021年,集团在境内成功发行90亿元公司债,10亿元中期票据,票息介乎于3.35%至4.40%之间,期限介乎于5年至15年。
报告期外,2022年1月,集团在境内成功发行28亿元公司债,票息介乎于3.49%至3.95%之间,期限介乎于6年至8年。
坚守“空间即服务”战略
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及澎湃活力,地产行业将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迎来新的模式和阶段—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面对行业崭新的发展阶段,龙湖集团将继续坚守“空间即服务”的战略,强调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租赁住房、物业管理、房屋租售、房屋装修六大主航道业务的多维驱动,协同发展。
2021年,龙湖智创生活物业管理板块基本完成一、二线核心城市及三、四线潜力城市的布局,实现全口径收入104亿元,首次破百亿。
去年,代表房屋租售与房屋装修的全新生活服务品牌——“塘鹅”,应势升级为主航道业务,围绕居住需求的衍生正在激发新的增长动能。
与此同时,龙湖集团亦同步孵化诸多创新业务。
目前,龙湖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推出多个产城项目,打造城市圈办公、商业乃至社区生态链,助力城市更新;龙湖医养业务以椿山万树、佑佑宝贝等业态依托,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养老、医疗、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布局数字化“基建”,以千丁软硬件产品能力、智能化集成能力,致力于为城市空间智能化建设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龙湖“空间即服务”战略提供科技动力。
未来,集团将持续对各航道的运营管理、流程创新等领域提供数字科技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多种外部经营场景,提升数字化业务规模与服务能力。
面对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集团将始终坚守初心,坚持稳健的财务管理策略,保持低成本、多渠道的融资优势,保持合理、安全的负债水平,力求平稳、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