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不起眼的筷子,见证了人类文明从生食到熟食的进步,也折射出几千年来礼仪之邦的耀眼光芒,更蕴含着中国人阴阳和谐的哲学思想。《一箸能生两眼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成长发展,都有他的来龙去脉,其历史渊源和精神成长历程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明。 一箸能生两眼明,传统文化,不仅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在一饮一啄、一杯一箸间。一双不起眼的筷子,一躬一揖不经意的细小礼仪中都包含了传统文化中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追溯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精神成长历程,都会是一部部跌宕起伏、风格迥异的传奇故事。 中华文明深厚久远,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其根脉更加繁盛。中国的崛起和繁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精神基因的不可抗力,蕴藏在国人的意识深处。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以家为纽带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之一,家这个理念下凝聚组成的共同体,是中国人的鲜明特征。一箸能生两眼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所倡导的正是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筷子其实也是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载体。传统文化强调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思想,追求厚德载物、内圣外王;推崇伦理纲常的道德教化;提倡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奉行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彰显坚韧顽强的文化性格。凡此种种,都蕴含在国人的德行性情之中,也体现在一饮一啄、一杯一箸间。传承文明,我们需要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基因,并不断激活和复制,传心创新,重新架构民族精神谱系,近年来邛崃西部多所乡村学校把地方特色艺术引入学校艺术教育,促进校园文化特色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以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以实现当代文明的重铸和再生。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是因为传统文化中凝结了许许多多优秀独特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比如,“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态度……等等。 时代演进到今天,筷子依然是我们的生活用具,并且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从这点上看筷子不仅是器物,也是不同社会、风俗、族群的联结点。今天,共建“一带一路”,让不少外国友人把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的筷子装进了行李箱。在一些国家,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练习使用筷子,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一根根小小的筷子,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架设起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筷子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因为它承载了中化文明的德行性情与深沉的精神追求,伟大的复兴梦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所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