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成华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然已脱下戎装,但仍不忘初心,继续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在抗疫一线“战场”上,成华区三千余名退役军人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在最需要的时刻冲锋在前,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这条推送专属于他们!
“解甲归,仍是兵”
成华战旗别样红
在双水碾街道东立国际广场核酸检测点位,“战旗红”志愿服务队的退役军人高增坡始终都在忙碌,有时候凌晨两三点才能到家,早上五六点又得出门。“虽然儿子放暑假在家,但我每天都只能去他床边看看他的‘睡颜’,我们在一个房子里,却‘见不着面’,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好好陪陪他。”高增坡笑着说道。
前不久,在搭设帐篷时,高增坡不小心被夹伤右脚,但轻伤不下火线,他跛着脚布置采样点、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一样不落下。“解甲归,仍是兵,我的角色虽然变了,但为民情怀永远不会变。”高增坡说。
在成华,像高增坡一样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据了解,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战旗红”志愿服务队集结“海陆空”力量,共有1500余名退役军人不辞辛劳、不惧酷暑,他们既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又加入志愿服务队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守初心,召必回”
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下沉社区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7月29日以来,成都市、成华区超过3000名党员干部下沉成华区各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在府青路街道新风路46号院小区,来自市委宣传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税务局、市社科院的24名干部迅速集结。其中,不乏退役军人的身影。
“在向驻点单位报到后,我们迅速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协助社区、物业开展物资分配、收集群众诉求等工作。”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二级调研员、退役军人郭俊忠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哪里有需要,就要到哪里去!
据了解,按照街道包高风险院落、部门包中风险院落的处置机制,成华区在府青路街道严格落实“一小区一专班”要求,由区领导牵头,区级部门、街道社区干部职工等2000余人组建了53个专班。这其中,就有不少退役军人。
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转运生活垃圾、环境消杀……在府青路街道桃源街2号院小区防控服务点点位上,退役军人王鹏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进小区为居民服务。
“天气太热了,每天进小区的同志出来后,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全部湿透,还能挤出水来,眼睛被汗水浸得通红,汗水浸泡过的手指很长时间都打不开手机的指纹密码锁。”桃源街2号院疫情防控服务点点长张卫军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告诉记者,在点位上还有许多像王鹏一样的退役军人下沉社区,大家都在用奉献和坚守生动诠释着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想你!”“女儿乖,不要哭,等爸爸把病毒打败就回来!”7月27日晚,在府青路街道澳深·天健园小区,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督办科科长、退役军人马强和女儿进行视频通话的内容让不少现场同志动容。
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因高风险实施封控管理后,马强便主动请缨承担起小区内部保障组的工作,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所以这才让平常爱黏爸爸的“小棉袄”发起了牢骚。“‘守初心,召必回’,虽然对家人心有愧疚,但肩上扛着的责任与担当,更让我懂得了坚守与奉献的意义。”马强说。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都市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退役军人何洋一样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到达管委会包片的玉锦华庭小区点位后,他立刻组织外围保障服务组,将志愿者队伍分为3个小组,实行24小时三班倒,而他自己每天却从早上8点,一直忙碌到深夜。“在这个特殊时期,希望能尽我的微薄之力,挑重担、打头阵,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何洋说。
“退伍不褪色”
最美退役军人赴“疫”线
今年建军节前夕,2022年度第三届成华区“最美退役军人”名单公布,而他们在抗疫一线发生的故事也正在传开……
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前,眼神牢牢锁定视频画面,时不时放大、暂停、分析……这是2022年度第三届成华区“最美退役军人”——万年场派出所民警马苗被派往区公安分局流调专班协助流调工作后每天的工作内容。
“其实流调和我们平时破案很像,都需要循着轨迹、信息等各类线索,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排查。”马苗嗓音有些沙哑地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对象回忆和验证去了哪、接触了什么人、双方交流是否戴口罩等,从而协助疾控部门精准推断出不同风险区域以及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人群。
马苗已经记不清这段时间熬了几个通宵,但他始终记得从“迷彩绿”到“公安蓝”延续着的军人的铮铮誓言,“只有与时间赛跑,才能守护好百姓平安,下一次我希望能更快一点!”马苗说道。
和马苗一样同是2022年度第三届成华区“最美退役军人”的白莲池街道办事处赵晓玲,本轮疫情发生后,便前往了中、高风险区府青路街道天伦花园小区负责生活垃圾、特殊垃圾清运处置和环境卫生消杀安排工作。
短短一个上午,赵晓玲在各个岗位上不停忙碌,而像这样的工作节奏,她已经坚持了近10天,与她同赴抗疫“战场”的还有其他5名组员。
“小区每天的生活、特殊垃圾有约1400公斤,组员们每天要跑上两趟约100公里的车程,才能完成所有点位的清运工作,负责环境卫生消杀的组员也非常辛苦,背上20公斤重的消毒液一天三次消杀。”
赵晓玲告诉记者,为节省时间,少喝水已成为她和组员们的习惯,渴了就拿水润润嗓子。“从部队到街道办事处,退伍不褪色,就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据了解,除了马苗、赵晓玲,还有首届成华区“最美退役军人”赵光耀、第二届成华区“最美退役军人”李毅等30名“最美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不同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增添着温暖和感动。(来源:成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