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农村土地纠纷为何而生? 农民以土地为本,“争地边子”是农村最容易产生矛盾的缘起,最常见的就是种庄稼种得离地垧沟太近,或者谁家房子地基下得不留滴沿水,或者地邻居在某处栽了树,影响了庄稼的生长,损害到了利益,于是心生不满,龃龉几句,有时还会上升到吵架,打架,甚至长期的冷战。 比邻而居,牙错咬腮,相互剐着蹭着的情况难免,因此,多数情况下,邻里之间都会相谅相让,比如机器耩地耩过了边,耩到谁地里谁收了就是,相互说句客套话,一笑而过。发生纠纷,多数因为一方不怎么讲理,于是你错我也错,互不相让,导致纠纷的产生。 上述情况属于土地经营侵权纠纷,较易化解,另外的几种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土地所有权、继承权、使用权一旦产生纠纷就较难化解了,如宅基地权属纠纷、土地收益分配、承包方违约等等,所涉及的利益较深较大,常规调解一般较难达成满意结果,土地纠纷承包方合同模糊,没有明确依据,对方不认账,走法律程序也比较难处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维权 1.协商调解 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2.仲裁 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诉讼 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 4.网络媒体介入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老百姓们了解世界、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全国手机网民超过十亿人,所以如果能找到靠谱的网络媒体帮你发声,让事情在网络上传播起来就可以让全国老百姓帮你形成舆论压力,也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方式。 上面所说,是不同土地纠纷情况下,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个人建议,双方最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尽可能不要走到法律层面。
最后,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本就没权没势,如果遇到纠纷一直态度卑微,行动一让再让,只会被利益方踩在脚底下,更加为所欲为,所以遇到不公一定要说出来,寻求媒体网络的帮助,拿起法律的武器或者通过媒体曝光等合法途径积极解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坚决维护好咱老百姓的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