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051|评论: 16

[摄影.旅游] 寻访苏轼儋州古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1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221118110946.jpg

发表于 2022-11-1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1-19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1-1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11-1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发表于 2022-11-19 14: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1-20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子贬谪儋州,留下几多春秋。今日睹物思人,唯见白云悠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居士 发表于 2022-11-20 16:26
苏子贬谪儋州,留下几多春秋。今日睹物思人,唯见白云悠悠。

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22-11-2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最后神宗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苏东坡免受一死,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于今之县武装部副部长,没有“签字权”,精神寂寞,穷愁潦倒。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在黄州。他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写了《前后赤壁赋》等不朽名篇。那时的黄州,是苏东坡的黄州;那时的赤壁,也是苏东坡的赤壁。
      在黄州,苏东坡穷困潦倒,偏又贪吃,没办法,他就把主意打到了猪肉上面。他写了一首《食猪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那时的苏东坡,有朝云陪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常爬爬西山,与和尚老道谈谈人生哲理,饮几壶美酒,品几杯香茗,就着东坡肉,吃上几块东坡饼,日子过的倒也惬意。
      以后的日子,他看淡风雨,哪怕升迁到皇上的身边,亦或是一次又一次的遭到贬谪,甚至在花甲之年,还被贬到荒蛮的惠州,甚至是儋州,都无法改变他开朗豁达的性格。最终,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人,佛学家,美食家的东坡先生。

贬儋时,苏轼已年届62岁,他认为此去再无生还希望,便把全家安置在惠州,只带子苏过一起渡海。当时儋州非常荒凉,“北船不到米如珠”(《纵笔三首》)。苏轼“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常常以红薯、紫芋充饥。为了解决衣食之困,他向儋州太守要了一块官地耕种,以便自食其力。
  苏轼初到儋州,原住官舍,后被朝廷得知逐出。所幸当地百姓和一些文人学子对他很友好,帮他修造草屋五间,勉强遮风避雨。苏轼遂把草舍命名为“桄榔庵”。儋州生活虽然极其艰苦,但是苏轼仍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元老侄孙书》)。一方面勤奋创作诗文自娱,一方面“著书以为乐”(《宋史》本传),进一步修改整理在黄州时业已完成的《易传》和《论语》,同时又作《书传》十三卷、《志林》五卷。在《答苏伯固书》中他说:“某凡百如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也”。
  由于自己的境遇,过去一直推尊杜甫的苏轼,在儋州时则把陶渊明作为自己最好的精神伴侣。《入寺》诗,很具体地表述了他的这种心态,诗云:

  曳杖入寺门,楫杖邑世尊。
  我是玉掌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园摩民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摩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苏轼《纵笔》诗之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极写诗人白发萧散,寂寂病容,“物我两忘”的无限乐趣。《雨夜宿净行院》一诗是他离儋州时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总结,诗云:

  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这很像陶渊明《归去来辞》。
  苏轼在儋州期间与当地百姓,尤其是与黎族人民很友善,认为“咨尔汉黎,均是一民”。于是,他便开展文化教育,培养黎族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琼台记事录》中说:“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琼州姜唐佐从苏轼学,后来科举及第,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