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刊发了《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温江区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立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的要求,从现代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引领和社会治理优化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温江连续多年上榜的实力,正是来自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两河一心”加速营建
幸福温江,美好之城,是温江独有的气质。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温江在空间上深耕、产业上精进,不断提升产业实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开放活力。2021年,温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8.13亿元,同比增长7.2%。
今年以来,温江聚焦“三个做优做强”,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一体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创新开放三产共兴的希望之区、南城北林两河一心的大美之区、温暖如家共担共享的心安之区,全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温江集中签约26个“两河一心”营城项目,让“纵向筑势、横向赋能”的思路,正加速转化为创造无限价值、实现无限发展的生动实践。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当前,温江正加快构建“四圈八链”现代产业体系,切实肩负起成都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主要承载地以及人工智能、都市农业和食品协同发展地的功能担当。
今年上半年,以药明康德为链主、213家链属企业为上下游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12个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场景和6条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打造,13个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和国家农高区创建加快推进。
11月16日,成都医学城2022年第四季度产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集中动工,13个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将为温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促进城市功能品质和经济总量质量持续提升。
进入新时代,温江坚定迈出“大转型”“大创新”“大开放”步伐。温江在全国首创“提醒服务”,全面梳理44个部门641项服务事项,共编制3张提醒服务清单、梳理4类提醒事项、采取5种提示方式,提供6种办成渠道,开展从“提醒”到“办结”的全周期服务,以服务品牌增强城市吸引力。
坚持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温江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0家;打造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省级研发平台190个;聚集“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05名,吸引4万余名人才来温创新创业。近日,温江区出台的《成都市温江区投资促进10条激励政策》,更为加快建设“幸福温江·美好之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场景营造提升宜居品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当前,温江区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建设“幸福温江·美好之城”奋斗目标,优化调整“四大结构”,系统推进城市生态体系构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打造人与自然极致相处的美好温江。
今年7月,温江获评的“中国城市更新生态宜居公园城市”,得益于温江加快构建近水、亲水、戏水场景和观水、听涛、逐浪场景体系。
立足良好生态本底,主动担当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先行区的时代使命,目前,累计建成398公里绿道和慢行系统;建设70余条回家的路;江安公园、鲁家滩公园等场景相继建设完成。
正着力打造各类城市微绿地,构建全域公园城市体系。到2025年,温江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0%以上,河湖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到80%。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宜居品质,今年,温江启动了红桥未来公园社区示范点建设,编制完成的万春镇级片区和汪家湾村级片区规划质量被评定为“优”。
共担共享提质幸福生活
居民收入水平、就业状况也是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2021年,全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53703元、35637元。上半年,全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5.9%;稳定就业岗位14.97万个,带动5800余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今年,温江承办了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2022年民生项目机会清单发布、现场推进暨开工仪式,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老旧小区改造等9大民生重点领域,把对城市民生的关怀,具化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
基本医疗完善是温江坚持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2021年温江共有医院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00个。今年,作为温江区十大重点民生项目,区中医院已于10月28日完成整体搬迁;11月1日,永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搬迁,有序进行接诊……医疗体系的优化提升,让生活在温江的人们更温暖。
夜幕来临,城市灯火闪烁,在建成开放的留灯书屋里,柔暖的灯光陪伴着夜读者的心灵。温江以民生导向为需求,建成15个留灯书屋,多点位打造运动角、美空间,多方位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落户3所“双一流”高校,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占比达88%……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民靠民惠民,温江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为人民群众创造品质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同时以共担共享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智慧温江建设,增强城市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