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348|评论: 0

天府绛溪实验室揭牌投运!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11-24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积极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高新区加快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建设。

  近日,“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成都未来科技城天府绛溪实验室1号楼举行,两大实验室正式揭牌投运。

wps_doc_0.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实验室

wps_doc_1.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效果图

wps_doc_2.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实景图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四川省把组建天府实验室作为补齐四川创新短板、提升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战略位势的重大举措,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规划建设一批学科内涵关联、空间分布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

  去年6月,天府实验室揭牌,标志天府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作为天府实验室的4个方向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将依托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中科院光电所和京东方等重点单位合作共建,在量子网络通信、网络与电磁空间安全等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在核心功能材料、关键器件、新概念系统等方面引领发展,打造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高地。

wps_doc_3.jpg

  打造人才汇聚原地和科技学术高地
  首批次10万平方米载体全面落成

  天府绛溪实验室面向国家电子信息装备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以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为发展方向,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在电磁空间利用与控制、信息功能材料与部件、电磁感知与泛在互联、先进计算与类脑智能等4个方面,构建上下连接、内部交叉的“理论-材料-器件-系统-应用”一条龙完整技术链,将成为电子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国电子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电子信息人才汇聚原地以及科技学术高地。

wps_doc_4.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效果图

  今年3月,天府绛溪实验室组建方案经专家组咨询论证;6月,成都高新区和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实验室合作共建协议,实验室首批次10万平方米载体全面落成。

wps_doc_5.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办公区-实景图

  天府绛溪实验室主任由邓龙江院士担任。邓龙江院士是中国电磁辐射控制材料与技术领域主要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带领团队在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基础理论、制备技术、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特别是在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的“薄型化”和“超宽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步实验室将在共建单位既有科研基础上,带动相关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人才、产业的增量发展。未来,面向全球,打造一支以两院院士、国家级特聘专家以及重大型号总师、首席科学家为带头人的科研队伍。

  创新体制机制
  力争2023年形成500人科研团队规模

  今年8月,天府绛溪实验室登记设立为新型研发事业单位,“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不定机构规格、不核定编制,实行市场化管理和社会化运作”,将坚持多元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参与和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推进产学研政投协同创新,鼓励举办企业、开展创业投资”。

  近期,实验室将加速推进机构的实质化运行,按照“成熟一个推动一个”原则,力争于年底前推进量子互联网、先进计算2个前沿中心签约入驻。其中,先进计算中心将借势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成为实验室首个落地的新增国家级、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智能协同计算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骨干力量。

wps_doc_6.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前沿中心办公区-实景图

  目前,中心已启动场地装修、设备采购、人员招聘等工作,计划明年3月进入重点实验室培育期。量子互联网中心,将聚焦量子互联网研究平台、关键器件及应用技术,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占领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

  按照“实验室+科创空间+产业园区”,天府绛溪实验室在成都未来科技城配套核心载体超过100万㎡,瞄准实现“0-1”创新策源、“1-10”转化孵化、“10-N”建圈强链,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引领带动片区高质量发展。

  天府绛溪实验室相关负责人称,“ 天府绛溪实验室除建设国家一流水平的实验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外,还将设立平台公司及产业基金,服务创新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揭榜挂帅’、订单制项目合作、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催生应用型科技成果,孵化产业项目。同时,实验室将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定制化配套人才、资金、设备等保障要素,致力于吸引一批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机构揭榜,以此聚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促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突破并进行成果转化。”

wps_doc_8.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前沿中心办公区-实景图

  目前,实验室除重点推进首批研发团队加快入驻,争取于2023年形成500人科研团队规模外,正结合人才链培育优势,积极筹备研究生培养基地、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等增量项目。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营造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创新中心重磅落地,获批组建全国生物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全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落地。成都高新区创新平台多点突破,已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36家(其中国家级平台59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占全省1/4。

  创新人才量质齐升,成都高新区目前汇聚国家级和省级人才1038人;全国率先探索“揭榜挂帅”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已聚集院士等技术产业专家260 人。

wps_doc_9.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展厅-实景图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1/3,累计培育上市企业59家,其中科创板企业10家(今年新增4家)。产业基金规模释放,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等重点产业链,每年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不低于600亿元,5年总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wps_doc_10.jpg
▲天府绛溪实验室展厅-实景图

  下一步,天府绛溪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平台对创新资源、高端人才吸附作用,迅速形成“让顶级人才愿意来,让科技成果产得出,让产业项目留得住”的明确导向。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以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聚焦“科技创新”优化全链条科创体系。

  优化覆盖全区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科创体系,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成果。

  进一步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国家重大战略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同频共振,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