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家是我们的港湾。显然,家在哪里,年就在哪里。自然,我们的家在欢度新春之际,总是充满了年味,总是终生难忘。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们的家还在川北老家农村。当时,一个大院子,住了十几户人家,都是一个大家族,名叫青杠湾,因为院后山坡上都是青杠树,故此得名。四合院,青瓦板壁,雕梁画栋,楼上楼下,显得古朴典雅。我家居中,正房、转角与环房,而房后便是鱼池与水井,环境显得清幽。只是文革初生母病逝,家父被关“牛棚”,而祖母年老,弟妹才读小学,真是家贫如洗。咋办?作为“老三届”的我,只得下乡回到老家,经大爹大妈协助,院内哥嫂张罗,便结婚安家。记得当年在乡场相亲后,妻子随介绍人走到院外田坝边的大路上,我岳母拉她的衣服叫走,不让她上门,而妻子偏要上门看一下。可这一看,便是金婚五十年!后来,有人问她,她才说:一是水近,不用挑水吃;二是高中生,有文化好。尽管她只读了几年小学,尽管还介绍了其她人,可一见面,那山村姑娘的爽快清秀使人心动,便一锤定音,非她莫娶!常说,人生是缘分,恐怕就是如此吧。自然家便兴起,后来我们有了一双儿女,恢复高考后,我在外读书、任教,而妻子在家种地、务农,既照顾年老的祖母,又带好年少的弟妹,这个家还过得有滋有味。特别是上世纪82年的春节,家父陪刚进门不久的继母回来过年,看望年迈的祖母,正好幺弟西师大毕业,妹妹小学又放了寒假,我们生产队在院内团年,显得十分热闹。年夜饭在大阶沿上摆上了十桌,院外鞭炮声此起彼伏,而院内笑声又接连不断。每家人端一盘菜来,然后共同又做了不少的饭菜,大家在祈福声中频频举杯,共祝新春快乐,年味极浓。 84年10月,德阳建市的第二年,我应聘离开了家乡。85年春节后便举家迁入,单位分了一套三的职工房。虽说是红砖楼房,但这个家又开始了新的生活。过了一年,又把老年神精的祖母接来照顾,后来家父与岳母也来耍过。当时,一家人虽忙忙碌碌,但家庭生活还是很愉快,晚上我们俩夫妇还要去厂内舞场学跳交谊舞。那时,厂里经济较为紧张,家属普遍挖地种菜,养鸡喂鸭,以度难关。看到后面四楼上有人养猪,我们住在底楼,便深受“启发”,在厨房内的灶台下养了一头大肥猪。平时喂饱了就躺下,厨房布帘一拉,来人根本听不到叫声。下班后便给它搞卫生,一进屋也闻不到气味。到了年底,放出来宰杀时,才使人惊喜不已,真算过了一个“肥年”,那年味还难以忘怀。 2000年的暑假,单位在市里集资建房,我们便再次搬家,住进了底楼三室二厅双卫的单元新房。这一住便是22年。《德阳晚报》曾经举办“我爱我家”的征文大赛,我写的《老屋就是“安乐窝”》有幸发表,并荣获了三等奖,使人深受鼓舞!当其一进门,迎面是一块大镜子,使你置身其中。而客厅与饭厅之间是拱形隔断,虽没有吊顶,但四周走了阴角线,显得很有层次。而壁镜上面是吊柜,两边主次卧室显得宽敞。饭厅后面是厨房、卫生间与洗手间,又显得井然有序。至于书房在主卧室前面的内阳台上,正面是带写字台的书架,背后便是小卫生间。该处当年是外孙小时候的乐园,而今又是小孙女学习的地方。儿女们虽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但他们的床铺至今还保留着。而房前是绿化带,春暖花开时,那香水玫瑰繁花盛开,香气扑鼻。其中,两株枇杷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又凉爽幽幽。十多年前的新年元旦,儿媳们结婚时,父母与弟妹及侄女们都来过,他们又赞叹不已,真是年味提前到来。虽然父母已先后离世,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还留在我们的心中。 前年底,儿媳们又搬新家了,住进了电梯公寓。搬家当晚,儿媳们要我们同住新房,体验适应智能化的现代生活。也好,防控疫情,就地过年。当戴着口罩来到小区大门口,儿子驾车到地下车位放车,儿媳陪我们便到“人脸识别”屏前一站,旁门便打开了。上楼乘电梯,10秒左右便到了新家门口。指纹一按、门锁一响,房门便自然打开,那装饰精细的新房便闯入眼帘,从饭厅到客厅,从主卧到次卧,床上用品、家具摆放,使你目不遐及。特别是我们俩老的卧室,正合自己的心意。进门前,寒风拂面;而进门后,却暖意融融,羽绒服还得马上脱下。尤其是晚上睡觉,铺里十分暖和,只能盖凉被,原来地暖在助兴。至于电器、炉灶、用水十分讲究,只有慢慢适应。其中,最适合老年人的有四:一是上卫生间,坐便暖和,解后自行冲水;一是小垃圾箱,手一感应,开关自如;一是喝水用管线饮水机,水温、水量自行掌握;一是搞卫生,用吸尘器,显得轻松畅快。另外,锻炼很方便,小区有“健身中心”,除了健身器材外,还有室内乒乓球台,我和老伴早上打球,甚为欣喜。至于小区外,夜市十分闹热,舞场又近,我们置身其中,岂不乐哉!当然,才住进新房,总会遇到一些尴尬。儿媳到成都上班,孙女还在学校学习,而儿子中午下班回来吃饭,老伴打开蒸锅一看,水米还照旧,原来忘了按“开始”。,儿子马上按快蒸键,很快便救了急。还有,新电视,东点西按,有时又打不开,今天学会了,明天又忘了。好不好笑!不过,儿媳们总说,不要紧,古稀之年了,慢慢来,逐步就适应了。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真的,去年疫情严控,过年也是如此,而今年全面放开,过年也不例外。尽管大家普遍阳过,但是疫情高峰已过,生活回归自然,年味极浓,喜气洋洋,春节依然阖家欢乐。大年三十,除女婿照顾年老住院的父亲、外孙前往看望外,女儿也来了,一大家人举杯团年,又显得其乐融融。 俗话说,金窝银窝,离不开自己的狗窝。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总是永恒的,血缘定是难舍的,人都是要变老的。随着时代的更新,家的美好,尽管过年的方式各异,但是年味的魅力是无穷的,家风总会世代相传,亲情定会永留人间! 二0二三年元月二十四日(正月初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