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时代:最有权力13人只剩其一
张勇全盘接手阿里后进行多次组织架构动刀,如今的阿里可以说是已完全从“马云时代”走出,进入到了“张勇时代”。
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告诉《深网》,从阿里近两年的人事变化可以看出,张勇大权在握,成为真正的阿里掌舵人。
阿里的组织架构近些年一直保持着一年一调整的节奏。2019年前的两次组织架构调整中,张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2019年及以后,张勇才称得上是从执行者变成“真正领袖”。
2019年12月19日的组织架构变革中,阿里的权力体系被再次集中。拥有向张勇直接汇报权限的高管有所减少,蒋凡及戴珊被赋予更高权限;散落在各个业务主体的投资部(除蚂蚁金服战投部)被全部划归于集团投资部统一管理,包括饿了么、菜鸟、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业务的投资部。
“曾经在阿里巴巴,不能动的是马云和蔡崇信,现在的阿里巴巴,不能动的是张勇。或许在这次调整过后,张勇会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中供铁军。”一位阿里人士曾对《深网》表示。
据《财经》披露,阿里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由张勇亲自牵头,统一阿里巴巴所有经济体战略。成员共计13人,被称作是“阿里巴巴最有权力的13个人”。其中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的13人分别是张勇、井贤栋(王安石)、张建锋(行癫)、蒋凡、胡晓明(孙权)、王磊(昆阳)、戴珊(苏荃)、倪行军(苗人凤)、黄浩、王帅(奔雷手)、邵晓锋(郭靖)、武卫、童文红。
马云隐身三年中,这一名单产生了剧烈的变动。据《深网》不完全统计,业务及管辖内容未变的仅有张勇一人。
主要业务及管辖内容未变,但因为蚂蚁上市失败正在与集团做更多切割的蚂蚁系三人: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蚂蚁集团执行副总裁邵晓锋、蚂蚁集团CTO倪行军,蚂蚁集团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
业务产生巨大变动的有,受网红出轨事件影响的蒋凡,受蚂蚁上市未果事件影响的胡晓明,受本地生活业绩影响的王磊,随着toB业务变动逐渐掌控更多权限的戴珊,受阿里云“宕机事件”影响离开阿里云转任达摩院院长的张建锋等五人。
除此之外,阿里CPO(首席人力资源官)童文红将在今年4月1日卸任。武卫卸任CFO,由徐宏接替。公关市场体系负责人王帅此前有消息称内部宣布退休,阿里方面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张勇时代”,阿里被拼多多围追堵截、“二选一”重罚、“性侵事件”风波等多个事件重创。淘宝、天猫两大阿里支柱营收与利润同时走弱,阿里“动物园的小动物”们开始自食其力。
开源节流之下,阿里利润连续三个季度大幅超过市场预期,最新财报(截至2022年年底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剔除股权和摊销费用后的利润达530亿元,远高于市场预期的470亿元。
马云带回来的农业技术或将帮阿里打开新的赛道。
据35斗梳理,阿里数字经济体涉农业务颇多,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种植、农业养殖科技服务、乡村数字基建、农产品上行、电商直播带货、农产品物流、新零售等。35斗将其概括为:深度参与农产品种植,服务农产品从农地到餐桌、农资从工厂到农地。同时,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等提供金融、云计算、物流等“基础设施”服务。
今年2月23日,阿里投资通用型生物育种平台博瑞迪,瞄准中国种子被长期“卡脖子”的问题。
马云曾在2015年提出“亩产一千美金”计划,“我非常尊敬袁隆平先生,他把亩产做到了千斤,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把亩产做到一千美元,土地将成为农民真正的财富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