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洪雅——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
苏东来 康养洪雅 2023-05-03 19:41 发表于四川
收录于合集
#洪雅文化大家谈69个
#康养洪雅142个
“问我祖先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明清以来流传巴蜀大地的“麻城孝感乡”祖籍现象,是川人共同的祖籍记忆,共有的精神家园。
然而位于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大邑、邛崃、蒲江、崇州及雅安名山、雨城区等地,动辄称祖籍为“洪雅县止戈街”,甚至简阳、夹江、威远等地也有此称。
这一现象在大邑县尤为突显,据《大邑百家姓氏源流概略》收录的县内100个姓氏祖籍来源统计显示,祖籍为洪雅县的姓氏占近50%。据在董场镇调研的20个姓氏中,除游、巫、杨等来自广东,其余17姓祖籍多为“洪雅县”。
如凤冠社区王氏“先传祖先由四川省洪雅县移居大邑县龙凤乡第七保六甲皂角嘴居住”;董水碾罗氏“一世祖罗大玉,康熙末年由四川省洪雅县烂泥沟迁至龙凤场董水碾插业”;梁家湾胥氏“康熙初,胥可刚、胥可文兄弟二人由麻城孝感乡入川,始居洪雅,康熙二十五年(1686),从洪雅迁邛州大邑东乡龙凤场梁家湾定居”;董场牟氏“明初由湖广孝感乡居住,明末逃难明政权统治的洪雅止戈街,乱平返回故里”等等。
其余杨、柯、周、池、赵、李、杜等姓虽无族谱,亦传言先祖明末逃难洪雅,清康熙中期迁居大邑董场落业。
可以说“洪雅祖籍”现象,已融入董场民众精神血脉,成为众多家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也是董场区别于其他区域的重要文化标识。
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末战乱,董场先民为躲避战乱,可直接进入大邑西部的崇山峻岭中避难,为何舍近求远,跋涉洪雅避乱,其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此为破解“洪雅祖籍”现象的关键。
(一)大邑是明末清初兵燹重灾区。
明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张献忠陷成都,十月破邛州、大邑,川南道胡恒、知州徐孔徒、大邑、蒲江县令皆不屈被杀。次年,绵州叶大宾、雅州举人郝孟率兵与张献忠部战于大邑,杀敌三千,收复大邑,据同治《大邑县志》载,“逃难士民妻子,不下数十万,流寇杀于前,土贼掠于后,哭声闻远近”。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部再次占据大邑,实施屠城“乡村市镇,剪屠数万家,无少长贵贱僧道,尽罹其殃,妇女争投水死,井瓮无空,焚燎庐舍,光映百里”。正是在战争摧残下,大邑民众为求生存,离乡背井,逃亡他乡。
(二)洪雅是明末清初理想避难所。
顺治四年(1647)张献忠在西充被清兵射杀,同年南明永历政权建立(1647—1683)。自顺治二年(1645)清军进入四川以来,虽然射杀张献忠,但其控制区域基本在以阆中为中心的川东北一带,而广大四川地区多为南明政权和各地武装所控制。张献忠牺牲后,南明总兵杨展以嘉定府(今乐山)为中心,将雅安、成都、乐山、泸州等地连为一体。同时,张献忠部将刘文秀等投降南明,明永历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为蜀王。顺治十三年(1656),南明永历十一年(1656)刘文秀率军来到洪雅,驻扎于今东岳镇千丘坪、马顶岩一带。他见此地天然地势险要,感叹“壮哉山河,带砺金汤,无劳凿筑。”命兵士修建营寨,作为长久根据地,命名为“天生城。”可以说明末清初的洪雅由于南明政权的庇佑,没有受到兵燹之祸,成为周围各县民众理想的避难场所。
(三)董场先民浓厚的“正统”观念。
董场先民避难洪雅,除了其地少战乱、易求生外,更多是浓厚的崇奉南明政权的正统观念。同样先后盘踞于此的名山卫千户廖依乾、杨展、刘文秀等无不打出明政权正朔旗号,以凝聚军心,争取民心。甚至居住于简阳县的傅迪吉就到洪雅、邛崃、蒲江一带避难,并在洪雅天生城参加了南明政权主持的科举考试。我们发现四川西、南部能躲过明末清初那场战乱的四川老民,大多都有避难“洪雅县”的经历。明末出现祖籍“洪雅止戈街”现象,归根结底是普通老百姓都愿追随一个“正朔”的政府,盼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来满足“平安就是福”这个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战乱频繁,迁徙匆忙,很多家族在洪雅居住数十年,等到康熙中期,四川再无战乱之后,受清廷移民政策鼓励,才从洪雅迁回原籍,由于明代家族世系断裂,后裔子孙多称洪雅为祖籍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