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73|评论: 0

[川剧活动] 川剧在民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2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在民间[color=rgba(0, 0, 0, 0.3)][backcolor=rgba(0, 0, 0, 0.05)]                                                                                                                                   [color=rgba(0, 0, 0, 0.9)] 见山 [color=var(--weui-LINK)][url=]Hsgzs[/url]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640 640



下午一点一刻,走进三花
三十元的戏票,一碗茶水
时间尚早,还可以寻一个满意的座位

后台化妆室橙黄色的灯光微微透出
角儿们还在上妆
偶尔可以听见嘹亮清亮的吊嗓声

640
后台化妆间门口

两点一到,大幕灯起
高腔开场,角儿轮番上台
川剧折子戏在高朋满座中上演

放下手机,醉心其中
与台上人物同悲欢,共离合
一同感受最近距离、最真实的川剧体验

640 640

大幕已开场,梨友请落座



640 640 640 640

何为川剧
|谓之·热爱
640
川剧的名称
始见于清末民初,上可追溯至明代
以贴近民间生活的题材深入观者之心
最是诙谐幽默

川剧表演者通过
眉宇间的微妙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
配合锣鼓唢呐音乐节奏
进行动作表演和精彩亮相
向台下观众传递人物情绪和故事内核

640
舞台上演出的演员

在玛塞城收藏品市场负一楼的
三花川剧艺术中心
看戏的观众九成都是花白头发的老人
带着自己的茶杯,眼神炯炯地盯着台上演员
偶尔和好奇的年轻人交流两句



640 640
“我五六岁就开始听戏了,
到现在已经听了八十多年了。

“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方式,
看戏就是最好玩的。”

“那个时候戏班子到处都是,
各个地方的戏班子,
每天都有好多好戏看。”

戏班子要到处来收学生
好多娃娃就是那样开始学习唱戏的。”

——看戏的老人


心中川剧
|热爱·前行

三花川剧团中的老幺陈英
就是这样走进川剧戏班子的

640
舞台下的陈英
640
正在梳妆的陈英

“那个时候不觉得苦
因为年纪小,身体各方面都能坚持
但主要还是因为喜欢,一学就爱上了。”

这一爱就是四十年

在戏团学习九年后,陈英离开了戏团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站上舞台唱戏

2015年,因得喜欢,割舍不下
三花陈英联合大花和二花
共同组建了三花川剧团
全部所愿就是让热爱半生的川剧有一个归属

640
三花川剧团门口的演出水牌

2015年刚开张,一张戏票十五元
一年亏了二十万
三姐妹靠自己的钱贴补剧团,勉强维持

挣不着钱,看不到生活的盼头
剧团里的演员也陆陆续续离开
本就不大的剧团
只剩大花、二花和三花还在坚持

好在后来越来越多人知道三花川剧团
可以接到各种商演,走进学校和社区去表演
报酬全部都用于维持三花川剧团的运营

640
舞台上演出的陈英(左)

2020年,疫情正常生活后第的一个月
三花剧团开不出房租面临关张的困境

是台下一位多年看戏的阿姨
拿出用塑料口袋包着的一万两千元
才抵过了第一个月的房租

小时候我们都是在那种万年台上唱,下面每一场都会有五六百人来看。现在不行了,年轻人都不爱看,来看戏的都是老辈子。台下的观众,每一年都在减少,看戏的老人每年都会走两个。
640
陈英

说起度过这么多的难关
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
三花陈英只说了两个词

一是 热爱
剧团里的演员都是从小学习唱戏
在台上的片刻扮演各色各样的角色
不动情不入心,怎能热爱如此长久

二是 不舍
舍不得舞台,也舍不得观众
“有人大老远过来就为了看我们唱戏
为了让我们坚持,会给我们送花
叫我们一定要继续唱下去”

640 640
三花陈英

“我会坚持唱下去,直到我唱不动的那一天”
一年365天,剧团只有除夕一天休息
其余日子里的每天下午两点
风雨无阻,观众和演员从不失约

640 640
未来川剧
|希望·传承

最近剧团的台下和台后出现了不少年轻面孔
有学生过来采访记录
有上班族忙里偷闲听一曲
也有带着小孩的一家人

640 640 640
阿饶是一名从事自媒体行业的年轻女孩儿
幼年时候曾学习过一点川剧
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当决定做非遗项目短视频时
第一个就想到了川剧

640
采访中的阿饶(左)和三花陈英(右)

聊到第一次走进三花川剧团
阿饶形容它为“真实”和“真诚”

“七八十岁的观众
和五六十岁的艺术演员。
是一种岁月的交融,
文化的发酵。”

“走进后台就好像真的走进了
四五十年前的历史,
停在那里,也不知是喜是悲。

“演员老师们都很真诚
能感受到他们都是用爱发电,
不然怎么会这样坚持半辈子。”

“台下的爷爷奶奶们
总是早早的就来候场,
听戏看戏都很入神,
很快就能明白台上的剧情。”

“台下的观众都很尊重演员,
不会在演出的时候交谈,
而是沉浸其中。”
“当我们了解得越多,
就越会其中
跨越历史长河的魅力吸引。”
“它既可以是高端舞台上的优雅艺术
也可以是融合在烟火气息中
的戏台小曲。”

——阿饶


除了市级省级的川剧院
民间川剧艺人和民间川剧戏团越来越少
三花陈英说
或许再过十五年
成都将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民间戏团

民间的川剧传承
从四十多年前遍地满布的繁荣景象
一下子凋败至此
在岁月面前显得有些过于残忍

640
640 640 640

要做好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工作

从四川到重庆,从政府到民间
都为川剧的传承和发展做着许多努力
学习川剧的后生正渐渐变多

观众断代
始终是横在川剧传承发展面前
一道不小的沟坎

640 640
三花陈英




三花陈英说
“其实看着这些年轻孩子来采访拍摄
帮我们宣传,我们很高兴
只希望知道了解川剧的年轻人能越来越多
愿意走进剧院看川剧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阿饶也希望
自己能够用视频和文字
记录好这次川剧团之行
让更多的人知道川剧
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到线下去感受川剧


时代发展变迁迅速
很多文化宝藏被埋没在互联网之外
隐落在市井尘烟里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通过新媒体
承载文化刻下记忆
用现在年轻人接受的传播方式
把它发扬

在慢慢传承之路上
每一种努力助力都显得格外珍贵

64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