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父亲观看了电视剧《人世间》,记忆仿佛被唤醒,想起了过去的自己,随着时代变迁努力生活的样子。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周市长带领他的团队,成功改造了光字片儿老破穷小区。周市长在光字片儿长大,曾在光字片儿被失足少年抢劫,深知小区老百姓生活的不易,不顾自己身患胃癌,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研究棚改方案,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妻子让他立即停下工作接受治疗,他说:我怕来不及……吉春市第一个大型棚改项目成功了,老百姓最初的抵触、怀疑都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一化解。 有人会说,电视剧是虚构的,但戏剧来源于生活,生活远比戏剧更精彩! 由光字片儿棚改,想到了川拖社区的棚改,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四川省简阳市建设中路152号居住着原四川拖拉机总厂的职工及家属,川拖社区临绛溪河畔,地势起伏,远眺绿叶掩映,只见片片新楼。沿河向而下,六七十年代电影场景赫然入目:干打垒、筒子楼、红砖房、吊脚旱厕,年代感十足;狭窄的走廊、斑驳的墙面,空心预制水泥顶,俨然被繁华遗忘的角落;残缺不全的窗棂、触目惊心的警示牌,高低不平的道路,肆意生长的杂草,横穿小区的新建市政大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这已不是当年,这已不如当年。 2012年,简阳市政府对川拖社区1000余户业主进行了一次整体拆迁模拟征收,因签约率未达标以失败告终。光字片儿人也曾有过忐忑和顾虑,但川拖人远没有光字片儿的居民幸运。这次模拟征收失败后,川拖人被外界贴上了刁民的标签。事后政府对川拖社区棚改调整为滚动拆迁模式。这给川拖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大家内心朴实的愿望都是一样的,期待早日搬进新房。川拖人眼巴巴的期待新模式带来高效的结果,但是时至2023年8月被改造户数仅为61户,且暂无新的改造计划。 在此试问: 1、街道办贴上“危险房屋请勿靠近”的警示牌,危险房屋只危及路人安全吗?那么多的居民住在危房里,安全吗?有人来关注,有人来解决吗? 2、滚动拆迁截止当前完成了61户,如此速度,何时可以迁完全部业主? 3、建筑年久失修、管线设施老化,道路破损严重,人身安全、公共安全隐患重重,事关安全,刻不容缓,这样的棚改不能优先吗? 听听他们的声音: 某1:厂里破产后就四处打工,外面的房子买不起,请求政府早点来棚改吧!不要光是回复慢慢来,给我们一个期限吧!贴上危房警示牌都6年了,现在我们只是向政府求助,如果再不拆迁,可能以后就是求救了! 某2:我们岁数越来越大了,老伴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自从修桥以后外面坑坑洼洼,只有出去租房,本来我们退休金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又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 某3:一直希望父母能住进新房,现在妈妈已经走了,不知道我爸能不能坚持到这一天。 某4:厂里破产我就到外地打工,孩子寄养在父母那里,房子空置,几年后回到简阳工作,房子已经烂得无法居住,墙面潮湿掉皮,房顶漏雨绵绵。 某5:2010年时女儿小学毕业,她的愿望是高考的时候,能在新家度过,现在她大学毕业三年了。 某6:房子现在烂成这个样子,没法,只有投靠外地的女儿去了。期望政府高度重视,早日棚改,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我们舍不得,盼望早点回家。 好想问问: 每天进出旱厕的老人们,您们的腿脚还好吗? 挤在黑屋写作业的孩子们,你们离高考还有多久? 救护车啊,你能不能快点,再快点?(2023年11月29日,川拖社区17幢王某突发脑梗,在生命和时间赛跑时,因道路破烂不堪,病人家属几近崩溃)…… 衷心祝愿: 危房里努力生活的川拖人,你们一定要好好的…… 好想说一句: 我怕来不及…… 可我不是周市长。 周秉义市长,您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