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
引言:社会学告诉我们我们正活在幻象社会当中。
每天在我们身边曝光的名人、广告、“伪事件”等视频图文信息,构成了我们周围的幻象,读懂社会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这本书你就能读懂当今这个社会的运行,这本书直接启迪了后来的《景观社会》、《消费社会》和《娱乐至死》等著作。
01
首先说名人,如今打开手机、互联网等媒介,充斥的全是明星、网红的信息,甚至年轻人每天的电子榨菜,都是那些互联网名人的日常。
丹尼尔60多年前就预言到,是我们自己制造的那些名人,糊里糊涂的把他们变成了瞩目的焦点,以及我们兴趣的指路明灯。
他们不好也不坏,不伟大也不卑微,他们就是人形的伪事件、是被故意捏造出来、满足我们对伟大的过度期待。
而过去的“英雄”已从时代里消失了,开始被“名人”取代,名气构成了名人,而不是过去“英雄”那般对社会有具体贡献、成就。我们每天都被这些制造的名人所包围,他们的每一个观点言论、每一个标点符号、就能成为新闻热搜。
丹尼尔提到“这些名人再也不是赋予我们目标的外部源泉,而是一些容器,我们将自己的漫无目的倾注其间,他们不过是放大镜下的我们。因此,这些名人无法拓展我们的视野,占据我们视野的都是些我们熟悉的男男女女”。
意思是:要制造名人,就只需要他被人熟知、一条一条视频和热搜的过度曝光,就会是名人。
而另一层意思是,只有我们最熟悉的素质才会成为名人,我们自我是怎样的人,我们就会熟悉什么,我们自我越是粗俗、越物质、越浅薄,这个时代的名人也会越粗俗、越浅薄、越物质。哪怕是文化名人也一样,在直播间里能说点浅薄的短鸡汤,丢几个短的典故金句,就可以是互联网文化名人了。因为大众素质就这么浅薄,离深刻性的、辩证性的、多重视角的伟大作品和伟大学者越来越远,因为稍微说得复杂深刻了,就容易把大众的大脑干烧了。
丹尼尔总结到“名人不过是推广更好的我们罢了,我们模仿他们的穿着、外貌、思维,我们不过是在模仿自己罢了”,“偶像是信徒的尺度”,信徒的尺度是怎样的,偶像名人就会是怎样的。所以,要想成名,只需要去展现并放大当下大众的素质就行了。
02
其次是“伪事件”,如今新闻业不在“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从采集新闻变成了制造新闻,整个公共信息系统产生越来越多的包装新闻,越来越多的伪事件。
在丹尼尔定义下:“”伪世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更戏剧化的,“伪事件”需要花钱来策划,因此有人被利益驱动着去散布,同时“伪事件”社交属性更强,更适合讨论;“伪事件”可以随心所欲的重复,没完没了;新闻一般分为事实性新闻和主题性新闻,或者可以理解为硬新闻和软新闻,软新闻更接近于宣传,而硬新闻更接近于新闻。然而如今硬新闻当中的真正的新闻也很少了,“伪事件”在其中充当了大量的新闻。当然,“伪事件”构成的”“伪新闻”并不是假新闻,它可能是真实的或者是部分真实的,只是缺少新闻价值或者新闻价值不大。
“伪事件”是被安排发生,以便于成为新闻,人们被迫沉浸其中,追求着无意义、无价值的“幻象”内容,甚至消解了那些深刻性、的重要性、自发性事件的新闻内容。比如今天下午随便在微博上截个屏,全是给人硬凑上去的“伪事件”新闻热搜,几乎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而那些真正关注社会问题、深刻性的新闻也被侵占和被消解影响力。
丹尼尔道:“那些告知我们、教育我们、引领我们的人,有巨大的力量来提供合成事件,以填补自发事件的空缺。我们索要的超过现实世界所能提供的限度,便要求有人编造出什么来补足世界的缺憾,这不过是我们追求幻想的一个例子罢了。”
即我们每天都被无数个合成出的“新闻信息”包围,以填补自发性硬新闻的空缺,但疯狂刷了无数个视频、推文新闻之后,最后还是什么价值都没有收获,只是被植入了一又一个观点和感觉,知道了这个名人是谁、那个名人是谁、这个流行词,这个观念是什么意思......
多年前,有一个叫默多克的澳大利亚人就发现了这一门好生意——制造新闻,于是他就斥巨资在全世界买下不少报纸成立新闻集团,由此成为了全球新闻业巨头,而后来的媒体界几乎都是他的翻版,“整天就制造着这些充斥我们体验的幻觉,那些毫无新闻价值的新闻”。
不仅如此,“伪事件”的概念逐渐由大众媒体领域延伸到了生活领域,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事情也都成为“幻象”,很多生活当中的观念都是被刻意制造、传播,以及被恶意填充进我们的眼睛和生活当中的,比如小红书上那些被博主精心制造的“打卡地”,等我们去的时候,发现全是“照骗”。丹尼尔说道:“伪事件自然而然的催发了我们的错觉,让我们自以为理解了世界,有人也把这叫做全能幻觉,一旦尝过了伪世界的魅力,就会不由自主的相信他们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不再接受朴素的现实。我们看似有能力满足自己过度的期望,以至于忘了这些期望是多么的过度。”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越来越被伪事件的推文、短视频或者新闻包围时,我们越无法接受现实的无聊、朴素、平淡,一方面,造成我们只能一次次的上瘾般的拿起手机,越来越陷入“过度期望”无法自拔,希望看到刷到更多的“伪事件”。
“因为我们急切的使用机械方式人为制造充实,我们经验的空白变得更加空虚了,而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我们不只用这么多的空虚来填满了空虚,还把这些空虚弄得如此缤纷多彩。”丹尼尔这句话简直太绝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空虚生活都是如此“缤纷多彩”,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自己的空虚。
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解离”,也就是在某种精神状态之下,你在做某件事时与自己的行动目标出现了分离,当你刷这些无多少价值的“伪事件”时,你与自己的目标感和时间管理相冲突,不知不觉就被漫无目的和无意义占据了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就像在赌博一样。
而另一方面,这已经不只是导致我们信息茧房、认知茧房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已经摧毁了我们心中的“现实”。就像丹尼尔所说,“‘图像革命’已经削弱了人们直接面对生活的能力,并使其更容易受到刻意制造的“伪事件”的操纵,使我们忧心忡忡的不是现实,而是我们用以取待现实的‘形象’”。比如,我们的年轻人一刷手机,都是那些高大上的生活,整天旅游、消费、开箱、探店,过着很有情调、很小资的生活,我们以为那就是现实,那就是自己该有的标配生活,殊不知这都是被平台制造和传播的“伪事件”,真正的城市现实生活就是绝大多数人月薪不足5000,而这些朴素的现实根本不会被传播,使得大多数误认现实的年轻人沉迷于无节制的消费贷,来维持自己眼中的“现实”生活。不是你看不到与自己矛盾的认知信息了,而是你已经分辨不了“现实”。
03
其三,我们再谈谈广告。如今广告营销信息太多了,那么如何才能称得上是最有效的广告呢?丹尼尔提到,所有好广告的特征就是要与“伪事件”相似,就是要精通捏造事件的方法,让他们得到广泛而生动的报道,成功的广告不仅要具有“伪事件”那种很强的新闻传播性,同时要有“伪理想”,即不仅要告知大众发生了某事,还要指出这是是件好事!丹尼尔提道:“广告的深层问题不在于我们的骗子在不择手段,更多的在于我们大众在享受被欺骗;广告也不太在于引诱他人的欲望,更多的在于大众被人引诱的渴求。”即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之下,我们大众已经不能再用“真伪”来判断广告了。用丹尼尔的话说就是:“如今的大众是要可信度,而不是要真相!重要的不再是真相,而是逼真度!”比如广告、那些软文、营销里的那些信息内容,几乎都是正确的事实,即找到事实很简单,但让人们相信事实则更难一些,所以技艺高超的广告人会承受我们的‘幻觉’,然后让他们显得真实,显得很有可信度。
比如,某款矿泉水广告告诉消费者,他们不生产水,他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广告内容也没有什么欺骗性,这说的也是事实,它的确是天然矿泉水,并且这句话让大众产生了非常强烈的逼真感和可信度,觉得他们家的矿泉水真的是非常具有天然性,但是你细想一下,有哪个品牌的矿泉水不是来自大自然呢?矿泉水不都是来自大自然吗?这就是丹尼尔所说的,要做好广告,你就要先拿下观众对你广告内容的可信度,让他们产生相信的力量,而重点不是那些真相,人们更在乎可信度。
又比如某植物油称自家产品不含胆固醇,并且出具了报告,没有欺骗谁,这句话也好有可信度。但实际上,所有植物油都不含胆固醇!
所以说明什么?就是丹尼尔提到的,大众经验不再强调真相,而是强调可信度,我们不再关心事件的真假,而是是逼真度,很多成功的广告他们的宣传都没毛病、都没骗人、都是事实,但他们会继续在其中描绘出一种“幻觉”“伪理想”,让我们觉得这个“幻觉”很逼真——哇,它就是最天然的,它就是最没胆固醇最健康的,让我们忽略了完整真相。所以才说如今的广告营销不能再以真与假去区分了,很多成功的广告和营销都在阐述事实,但重点是他们阐述事实时足够可信和逼真,以至于让我们大众忘记了完整的辩证的真相。
丹尼尔说道:“广告使我们的日常生活陷入迷雾,问题不在于它特有的谎言,而在于其特有的真实”,但丹尼尔又继续总结了成功的广告和营销的特征,大家可以学学。
第一点,具有非真非假的魅力。即好的广告陈述存在于一个模糊地带,他的说法既不全面的真、也不假,他就像“伪事件”的新闻人一样,刻意回避了这一点,从而广告语成了独有的、似是而非的真实。
第二点,成功的广告具有自证预言的魅力。成功的广告都会营造一种幻觉感,即希望你去通过体验它购买它,来实现商家许诺的自证预言,于是每个消费者都在帮他成为该领域的冠军。
比如商家宣传“茅台拿铁”是多么的口味新奇、多么跨界,无数消费者来抢购也助推了他的自证预言,使得人们也体验到了新奇,于是又引来更多的人来自证。丹尼尔说到:“如果消费者本人参与伪事件的制作过程,他们似乎就更容易被说服,更有兴趣的为伪事件买单。”第三点,成功的广告具有让人云里雾里的魅力。那些模糊的广告语言本身就证明了制造商真的在为我们的利益而努力:“他们研发了新工艺, 添加了新成分,阐释复杂且微妙的新特性,即除非让消费者感到似懂非懂,否则他们是不会完全满意的。”也就是说成功的广告必须让人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会引发可信度。其实这就是我们心理学当中所说的巴纳姆效应,通过模棱两可的描述,使人们更加容易相信。
比如,对于要买车但又不懂车的消费者来说,什么V型引擎、液压传动、宽轮距、一体成型车身等等,这些云里雾里的词汇就特别有吸引力。
还比如之前一款在上海卖300多块钱的生吐司,给大众宣传时标上的就是90%的含水量,顶级日清粉,百年日式天然酵母,极致汤种工艺,然后再取一个“生吐司”——无油无蛋的新名词,就让数年轻人产生了吸引力。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就是非常简单的自培酵母不添加油和蛋的,日本小麦粉烤的面包而已。由于含水量非常高,所以必须加入热水,烫好的面粉以增加吸水性,你以为汤就是什么高端的技巧词汇吗?日本粉真的在理化数据上就高级和营养了吗?反正说的越云里雾里就越容易触发巴纳姆效应。丹尼尔也引用了巴纳姆——马戏团表演大师的话“用鲜艳的海报刺激群众,承诺他们可以付出极小的代价得到一切享受。”
04
总之,这就是我们如今社会的幻象,我们的新闻、推送、视频、图像,我们的消费和生活等等,所有体验都在被营造出的各种“幻象”所取代。
丹尼尔60多年前写下的描述,如今依旧在上演,依旧没有过时。要知道,如此的生活会导致一种“镜像效应”,丹尼尔说:“我们做出了许多努力,只为扩张这个世界,为了让生活变得更有趣、更多样化、更激动人心、更多次多彩以及更如神话般美妙,但从长期来看,这些努力都具有反效果。由于我们的期待过度而夸张,我们的力量不断增长,我们把难以琢磨的梦想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形象”,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套入这些形象当中。如此,我们用以标注世界边缘的是一圈由镜子围成的墙,我们孜孜不倦、费尽心思的扩充自己的体验,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把它变得狭窄了。在疯狂追求意外吃掉的事物时,我们却只找到了自己为自己准备的意外惊喜。”也就是说,我们在各种名人、伪事件、广告视听内容中,看到的都会是自己的倒影,他们逐渐填充了我们的空虚,使得我们自己也忘记了空虚。每天大量时间沉浸于这些无价值、无意义的信息当中,我们的目标和理想梦想都被具体化了,具象为了那些媒介当中的“形象”,然后我们每个人又都把自己套入进了这些形当中。
比如,我也是一个小资、高大上、懂得情调生活的人,我也是都市丽人、城市精英,我也是有文化品位的人,也是一个坐拥鲜花和羡慕的人等等,我们如此费力去扩展经验,实则都是在照镜子而已,只是在照出自己的自我或者理想自我,而根本就忘记了自己应该去探索的理想和梦想是什么,并且探探索的过程也被简单粗暴的简化为了一个个“媒介形象”,没有探索了。
就像丹尼尔所说,形象创造出把我们与生活真相隔离开来的非现实丛林,这些形象它都不一定是谎言,但却是我们的焦虑所在,我们的心思全都在经营这些被营造的镜像形象而已:你要成为什么、你应该买什么,你应该一个拥有什么......
就像哈耶克说的,为什么有些社会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因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人就是制造问题的人。可以好好理解这句话,不能多说。
所以不要只会去抱怨为什么如今礼崩乐坏?不要想不通为什么网红、明星如此低俗却赚那么多钱, 而那些奉献的科学家、学者、那些英雄却得不到应有的影响力和待遇?以及为什么如今这么厉害的生产力,人们还这么奔忙和压力山大?为什么一线房价这么贵?还是那么多人在背负巨债也要买,为什么你大学毕业出来还在拧螺丝?以及你为什么会形成“大学生就有高薪工作”这一镜像形象,这和上世纪城市化进程当中,对农民宣传进城务工的口号“形象”构造有什么区别?以及为什么会形成“一线房产就最好的资产”这一现象,这些形象为什么会形成“一线城市的生活就应该是精致生活”这些形象呢?谁在构造这些形象?要去明白耶克的话:“因为凡是在试图解决问题的人,就是制造问题的人。”
所以丹尼尔开出了药方,不是指望上面,而是要落实在个人身上的。你自己需要先清醒过来,必须调节自己的期望,必须让自己准备好接受镜子之外的现实,接受一切的辩证与一体两面性,去重新发现未加矫饰的世界。丹尼尔说到没有群体性去魅的药方,一切群体性去魅的努力都只会使我们的幻觉愈演愈烈,你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期待,第一步就是要开始怀疑,认清确实存在一个外部世界,而以我们眼下和未来的能力,始终无法把它变成形象,我们应该试着触及我们“形象”之外的事物,我们要让陌生、异己、外部的关念通行无阻,在这之后,我们或许才可以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可以自行决定我们要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