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娃哈哈、农夫山泉到TikTok,究竟谁更像外资企业?
黑噪音
[color=rgba(0, 0, 0, 0.3)]
最近农夫山泉受到全国山呼海啸一般的网暴,它被“批斗”最重要的理由便是两条:
先说一下,其中第二条完全不值一驳。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的女儿是美国籍,谷爱凌拿着两个国家的国籍也是咱们这边的民族英雄。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所以我觉得靠国籍来分辨是否爱国,这事儿本身就不靠谱,所以第二条咱先自动忽略。
那咱们就来重点看一下第一条:农夫山泉的股权,到底姓“中”还是姓“外”?
不过我这人比较容易产生联想:最近TikTok俨然成为企业当中新的民族英雄,它的安危让无数中国人牵挂。
所以我在想:TikTok不是给外国人用的嘛?而且咱们中国人也根本上不了这个软件,它咋就又成了民族英雄,受到很多人的力捧呢?
那咱们就从股权结构来对比一下——农夫山泉这个万众唾弃的“狗熊”,和TikTok这个万众追捧的英雄,究竟谁更像一家外资企业。
说到股权,因为全球化以后资本流动比较自由,有时候股权到底姓“中”还是姓“外”,这事儿其实没那么容易掰扯清楚。但是只要稍做研究,其实还是能有个大概结论的。
先来看看农夫山泉的外资占比,其实就一句话可以概括:钟睒睒个人持有农夫山泉的股权比例高达约84%,也就是说中国民间资本绝对控股。
而其他资本只占农夫山泉股权的16%,其中有一些是贝莱德之类的外资。都说农夫山泉外资成份很多,这显然是一个不经脑子的谣传。
哇哈哈的国资占比较高,这也是很多人对二者一捧一踩的原因。但我就要问了:国资难道比民资更好?为什么舆论会捧国资而踩民资,监管方对民资受到的污名化也毫无限制?这个舆论到底是谁带起来的?
说实话,在很多人心里,恐怕国资地位就真的是高于民资吧。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看看农夫山泉对经济的贡献:
有多达2万名员工、无数的供应链从业人员、4500个经销商,乃至终端销售237万家。这样算下来,农夫山泉给了几百万中国人以饭碗和收入,加上受益的家庭成员,估计有高达上千万人受益。
还有它贡献的税收,用来修铁路、发福利等,影响的民众利益恐怕要以亿计。
那些民粹者,自己很可能就是这个产业链的受益者,却被煽动去攻击农夫山泉,何其可悲。
再回到股权话题。钟睒睒是以养生堂的名义持有农夫山泉66.82%的股份,他个人又直接持有农夫山泉17.15%的股份。
因此,中国国籍的钟睒睒通过间接为主、直接为次的方式持84%的股,可以说这家公司就姓“钟”,但同时也姓“中”。
另外,钟睒睒本人就是中国公民,没有其他国籍。
所以,农夫山泉是一家中国人控股84%的大陆民营企业,也没有在境外设立分公司,按照民粹们的标准,它才是“根正苗红”啊。
尽管农夫山泉在港股上市,但钟睒睒并未随着上市而自己移民,他仍然是一个纯正的中国大陆人。所以论股权的“干净”程度,农夫山泉不仅没有“污点”,反而是纯之又纯的。
相比之下,别说股权了,实现港股上市而顺带移民的企业家真不少,比如海底捞的张勇就移民了新加坡。而且张勇通过离岸信托,带出去了千亿的资产。
许家印则更是在某群岛注册公司,将巨额财富转移出去。然而之前粉红们崇拜“许老板”的时候,对这些事情都视而不见,就只是因为许老板表面功夫做得好,把自己渲染成“民族企业家”。
可见民粹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是非标准,他们完全是凭借一些极其简单的情绪和好恶,看到表面现象,就如同群兽一样冲上去撕咬。
另外,钟睒睒的儿子是美国籍,和农夫山泉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儿子目前并没有农夫山泉的股权。如果你非要说以后他会继承,那咱们以后再说好不好?
再让我们看看TikTok。
说到TikTok,首先这名字就是洋文。当下很多人觉得起洋名就已经是媚外了,按照这个逻辑,TikTok应该首先就被骂才对啊。
所以TikTok为啥要取洋名?因为它压根儿就不是为中国人开发的,它是专门给外国人用的抖音海外版本。
以及众所周知,中国人上不了TikTok。
所以先抛开股权不说,TikTok的业务线和用户完全是在境外的,可以说它跟中国人就没什么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看TikTok属于谁运营。最顶层当然是中国的字节跳动,TikTok海外业务则由字节跳动设立的国际子公司负责运营。
字节跳动的股权则是这样:外国投资者占股约60%,全球员工(含外国员工)占股20%,公司创始人张一鸣占股20%。
外资的60%当中,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泛大西洋投资(General Atlantic)、海纳国际集团(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Coatue Management等。
主要外资方对于字节跳动的投资,除了股权外还兼任字节跳动董事会成员。
瞧瞧,60%的外资不止是字节跳动的股东哦,而且还是董事会成员,能直接决定公司战略!
另外请再次注意,这是字节跳动的股权,也就是说不仅在海外的TikTok,就连大陆的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字节旗下产品,60%股权也是属于外资的。
另外,目前运营TikTok的公司叫TikTok Global,它负责TikTok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全球业务,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关键市场。TikTok Global公司总部设在洛杉矶和新加坡,公司CEO周受资是新加坡人。
很多人把周受资的辩解视为委屈和无奈的反击,这等于偷换了“围剿”的标准——到了农夫山泉这里就连老总儿子是美国籍都不行了,换了TikTok,老总本人是新加坡人都可以?有这么玩双标的吗?
就更不要说对股权的双标了: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股权60%都是外资,难道这时候就不觉得外资占比高应该被批判了?
再从现实来说,TikTok在就业方面的贡献,也和中国大陆人几乎半毛钱关系没有。
就像这次TikTok辩护说他们为美国人创造了数量巨大的收入和就业,奉劝美国政府不要毁掉民众的收入渠道。很显然,这与中国民众无关。
所以他们围攻的,是一家为中国民众贡献了庞大就业和福祉的中国民营企业;他们追捧和捍卫的,则是一家业务在海外、股权大头为外资、跟中国普通人就业和收入利益几乎没什么关系的公司。
那为什么本文还跟娃哈哈有关呢?
最近这股舆论热潮,从娃哈哈、农夫山泉到TikTok,其实可以推导出来一个现象:无论是国资占比高的娃哈哈,还是外资占比高但带有中美之争色彩的TikTok,都受到了力捧和保卫,唯有最为纯正的民营企业农夫山泉受到了污名化和“围剿”,而且根本无力反抗。
就凭上面这张流行甚广的图,农夫山泉就能被造谣为“外资企业”。而钟睒睒作为首富,竟只能坐等围攻,毫无依靠舆论反击的能力。由此亦可见作为个体的民营企业家,在中国是何等的弱势!
我们也要想想,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带节奏”,是什么力量在怂恿对农夫山泉的“围剿”呢?
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也始终在喊要提高民营企业的地位。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都恨不得对民营企业这个“软柿子”掐死一个算一个。
真等哪天民营企业彻底不行了,中国经济还能有前途吗?套用赵先生那句话: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