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430|评论: 1

François ROUX1882 - 1969和François ROUX1869 - 194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rançois ROUX1882 - 1969和François Roux (2061)。François ROUX1882 - 1969和François ROUX1869 - 1941祿碩式 / Lu Shuoshi (MEP)
[2061] ROUX Francois于1869年11月1日出生在Perigueux(卢瓦尔)。

[2061] ROUX François est né le 1er novembre 1869 à Périgueux (Loire).

他进入了M.E。

Il entre au Séminaire des M.-E.

1888年。

en 1888.

他于1893年5月27日被任命为牧师,并于7月19日前往西四川。

Il est ordonné prêtre le 27 mai 1893 et part le 19 juillet suivant pour le Setchuan occidental.

学习语言后,他负责Kou-tsei Tchang。

Après l’étude de la langue, il est chargé du district de Kou-tsei Tchang.

后来,他被任命为天林场区区长,后来又被任命为Tongmen区长。

Il est nommé ensuite à la tête du district de Tien Lin Tchang, puis de celui de Tongmen (Porte de l'Est), à Tchentou.成都

1925年,他开设了一所诊所,为成都河港的穷人提供服务。

En 1925, il ouvre un dispensaire fréquenté par les pauvres débardeurs du port fluvial de Tchentou.

他于1941年1月31日死于成都。

Il meurt à Tchentou, le 31 janvier 1941.

1913年,他出版了《四川七教区宗教地图》,为他赢得了洛格罗奖和地理学会金奖。

En 1913, il fait éditer une Carte religieuse des 7 vicariats du Se-tchuan, qui lui vaut le Prix Logerot et la médaille d'Or de la Société de Géographie.

1922年,他因对法国文化的贡献而被任命为Academie的官员。

En 1922, il est nommé officier d'Académie pour services rendus au rayonnement de la Culture française.


祿 / Lu (Mémorial)



祿碩士 / Lu Shuoshi (P. Jean Charbonnier)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0387] 伊曼纽尔 - 让 - 弗朗索瓦・韦罗勒(Emmanuel-Jean-François VERROLLES)在 19 世纪初成为满洲的首位宗座代牧。
他出身于卡昂(卡尔瓦多斯省)的圣吉尔教区,于 1805 年 4 月 12 日在那里出生。他在卡昂的中学和巴约的大修院求学。在完成神学学业之前,他曾在卡昂的小修院担任了一年的纪律监督长。1828 年 5 月 31 日,他被祝圣为神父,随后先后被任命为阿尔让斯、蓬莱韦克(他在那里只待了两个月)和奥勒奈的助理神父。1830 年 7 月 8 日,他进入巴黎外方传教会大修院,次年 11 月 2 日,他启程前往四川(Se-tchoan)。
四川(1831 年 - 1840 年)
他起初被派往保保场(Ho-pao-tchang),1837 年,他被任命为穆坪(Muping,即懋功)修院的院长,接替已成为朝鲜宗座代牧的安伯尔主教(Mgr Imbert)。1838 年 8 月 14 日,格列高利十六世通过诏书 “Ex debito pastoralis”(《宗座关于传教事务的权利》,第五卷,第 205 页),将北京的传教区分离出来,并设立了满洲和蒙古联合的宗座代牧区,他将这些地区委托给巴黎外方传教会,韦罗勒神父被任命为该代牧区的宗座代牧,并授予哥伦比亚主教的头衔。任命诏书于 1838 年 12 月 11 日发出。他于 1840 年 1 月 30 日收到诏书。他于 9 月离开四川(Se-tchoan),并于 1840 年 11 月 8 日在山西(Chan-si)的太原(Taï-yuen-fou)由萨尔韦蒂主教(Mgr Salvetti)祝圣为主教。
满洲(1841 年 - 1878 年)
六个月后,即 1841 年 5 月 2 日,他抵达了阳口安(Yang-kouan),这是满洲的主要天主教聚居地之一。他的整个代牧区共有 3619 名天主教徒。阳口安有 180 名。此前有几位葡萄牙或中国的神父偶尔会来管理这里。在他们最后几次来访时,告知众人满洲在教会管辖上已与北京的宗座代牧区分离。他们表达了对这一举措的不满,并向许多教徒传达了他们的情绪。为了赢得他的教众,这位新主教只需发挥他所具备的极大耐心,最终消除了所有的反对意见。他几乎走访了整个代牧区,从南到北,并在八家子(Pa-kia-tse)购买了一处房产,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教堂和一座神父住宅。
与此同时,根据之前负责蒙古和满洲地区的遣使会士的意见,1840 年 8 月 23 日的诏书 “Cum per similes”(《宗座关于传教事务的权利》,第五卷,第 254 页)将蒙古与满洲分离,并重新将其并入北京的代牧区。由于确定这个新教区的边界遇到了困难,韦罗勒主教前往罗马阐述他的观点。边界将按照他的意愿确定,以一条从北京直接延伸至黑龙江的线为界。
法国
在格列高利十六世的建议下,他走访了法国的大部分教区,以激发天主教徒对传教事业的热情。他的呼吁得到了响应,传教事业在法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后来有人讲述了一些与他在旅途中相关的非凡事迹,并提供了证据,比如里永(普伊 - 德多姆省)圣母访亲会的一位修女的突然痊愈。人们还列举了其他事迹,并且普遍传说他创造了奇迹。
他在法国宫廷受到了热烈欢迎,国王路易 - 菲利普想授予他一个大主教职位,但主教拒绝了。
中国
1848 年初,他回到满洲。边界划分问题再次出现,罗马与 1845 年的决定相反,将黑水(Hei-souei)和松州嘴子(Song-chou-tsouei-tse)地区归还给了蒙古代牧区,韦罗勒于 1849 年返回欧洲。
法国
他在加埃塔见到了庇护九世,他急切地请求庇护九世返回罗马,这对教宗做出返回罗马的决定并非没有影响。为了奖励他的这一建议并公开赞扬他,庇护九世封他为罗马伯爵,并任命他为宗座御前助理。关于传教区边界的问题,主教未能如愿将边界确定到北京以北,但他得到了八家子地区和松州嘴子村,边界以 “善人的屏障” 为准。他从路易 - 拿破仑亲王那里获得了每年三千法郎的年金。
中国
回到传教区后,由于无法实现让德・拉布吕尼埃神父(P. de La Brunière)担任辅理主教的计划(德・拉布吕尼埃神父已在最北部被杀害),他选择了贝尔诺神父(P. Berneux)。但后者被任命为朝鲜的宗座代牧。
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858 年 - 1860 年)签订后,传教士获得了在中国传教的自由,他派遣神父前往鞑靼各部落以及西伯利亚。然而成果与传教士们的努力并不相符。由于多次抱怨辽东当局虐待天主教徒,主教于 1865 年前往北京,试图讨回公道并获得了成功。
于是他建造了几座教堂,其中包括他常居的阳口安教堂(《韦罗勒主教生平》中的教堂雕刻图,第 289 页。——《传教杂志》,第四卷,1871-1872 年,第 321 页。——《传信部公报》,1897 年,第 697 页),他将其献给圣于贝尔;还有在查扣(Tcha-keou)的以 “雪山圣母” 命名的教堂,以及沙岭(Cha-ling)的教堂。
罗马
他返回欧洲参加梵蒂冈大公会议。45 年前他在巴约接受的神学教育,使他不会毫无异议地接受教皇无误论的教义。然而,他并非积极反对者中的一员。同一时期,他与聚集在罗马的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所有宗座代牧一起参与了对总章程的修订。他对大多数人投票通过的非常有用的变革表示反对。
中国
尽管年事已高且身体状况不佳,他于 1875 年再次前往满洲。他随后将住所定在营口(Ing-tse),波蒂厄斯的普罗维登斯修女会(修道院,雕刻图,《传教杂志》,第三十二卷,1900 年,第 400 页)已在那里定居,他最近刚得到了她们的协助。1878 年 4 月 29 日,他在那里去世,并被安葬在营口(Ing-tse)的教堂里。
在韦罗勒主教和他的传教士们的信件中,满洲各地区的名称时而用中文,时而用或多或少直译中文的法语,甚至完全不翻译,这使得识别这些名称相当困难。为避免这一不便,我们在此列出主要名称的法语和中文旧译:
美洲(L’Amérique) = 新民屯(Sin-min-touen)
圣母领报(L’Annonciation) = 宝家杠子(Pao-kia-kang-tse)
胡须(La Barbe) = 王胡子窝棚(Ouang-hou-tse-ouo-peung)
牛(Les Bœufs) = 牛场(Nieou-tchouang)
马(Le Cheval) = 卡利马(Ka-li-ma)
铜(Les Cuivres) = 铜家坊镇(Toung-kia-fang-chen)
黑水(Les Eaux noires) = 黑水(Hei-souei)
柳树林(La Forêt des Saules),柳树(Les Saules) = 杨木林子(Yang-mou-lin-tse)
蚂蚁(Les Fourmis) = 蚂蚁屯(Ma-i-touen)
荒地(Les Friches) = 西荒地(Si-houang-ti)
大复活节(Grand Pâques) = 怀头仙(Houai-teu-sien)
格兰维尔(Granville) = 官城子(Kouan-tcheng-tse)
八家子(村庄)(Les Huit familles),小复活节(Petit Pâques) = 小八家子(Siao-pa-kia-tse)
八家子(城镇)(Les Huit familles) = 大八家子(Ta-pa-kia-tse)
八害(Les Huit maux) = 拜恩苏苏(Paien-sou-sou)
苦苣菜(Laiteron) = 糗麻菜籽沟(Tsiu-ma-tsai-heu)
小麦(La Miche) = 米车屯(Mi-che-t’ouen)
黑山(La Montagne noire),黑山(Monténégro) = 小黑山(Siao-hei-chan)
蒙特堡(Montbourg) = 高占屯(Kao-chan-touen)
盛京(Moukden) = 沈阳,盛京(Chen-yang, Chin-king)
睡莲(Le Nénuphar) = 莲花山(Lien-houa-chan)
雪山圣母,富楚河谷(La N.-D. des Neiges, Vallée four-chue) = 查扣(Tcha-keou)
熊(Les Ours) = 熊腰(Siuong-iao)
和平(La Paix) = 安新台(An-sin-tai)
小石子(La Petite pierre),小石块(Pierrette) = 小车轴沟(Siao-che-teou-heu)
松树(Les Pins) = 松州嘴子(Song-chou-tsouei-tse)
鱼(Les Poissons) = 于家屯(Yu-kia-touen)
四家子(Les Quatre familles) = 四家子(Se-kia-tse)
沙地(Les Sables),沙地(Arenæ) = 沙岭(Cha-ling)
太阳(Le Soleil),圣于贝尔,鹿径(La Passe des Cerfs) = 阳口安(Yang-kouan)
柴堆(Tas de fagots) = 柴开窝(Chou-kai-touo)
三出戏(Les Trois Comédies) = 三台子(San-tai-tse)
三家子(Les Trois familles) = 三家子(San-kia-tse)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