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00|评论: 0

[内江新闻] 威远94岁老党员“逢场日记”记录山乡巨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2年5366篇!威远94岁老党员“逢场日记”记录山乡巨变

a1eddc1a-f059-45c4-a985-667316b4d23b.tif.2

村里的山歌爱好者唱山歌庆祝崔贡垇场兴起32周年

据刘萍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英 报道:

“今天,有人到百货店买鸡蛋,有人到卫生室买药,还有人进茶馆喝茶聊天;村民陈桂芹背了30多斤竹笋来卖,其中18斤被一个游客以2元每斤的价格买走。今天是建场32周年纪念日,村里的山歌爱好者来唱山歌庆贺……”4月13日,天气晴朗,在威远县观英滩镇竹塘村崔贡垇场,94岁老党员、场长崔德扬一如既往拄着拐杖巡场后,在逢场记录本上认真地写下第5366篇“逢场日记”。

庆贺

崔贡垇地处山区,距威远县城40多公里,距观英滩镇场镇10余公里。

当天,崔贡垇场格外热闹,“‘场’响文明新风 助力乡村振兴”“山歌伴飞新思想 文化引领新风尚”两条红色横幅既喜庆又醒目,这是观英滩镇党委、政府和威远县社区学院为庆祝崔贡垇场兴起32周年专门制作的。

32年前的崔贡垇场所在地只有一个代销店,主要卖油和盐;建场32年,经济大发展,崔贡垇场形成一条街,东西样样有。历经32年,山乡巨变!

省级非遗“石坪山歌”发源地竹塘村的老老少少都爱唱山歌。为了庆祝崔贡垇场兴起32周年,大家聊起过往,唱响山歌感慨发展变迁:崔德扬和崔泽怀带着石坪山歌少年艺术团的8个孩子唱了《逢场歌》,崔泽怀、郭忠英、崔付英、蒋志群唱了《太阳出来亮堂堂》《山歌唱响文明新风》……

建场

“崔贡垇逢场,全靠崔德扬!”乡亲们经常这样赞叹。

崔德扬出生于1930年,当过兵,20岁那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转业到威煤工作退休后,回到竹塘村安度晚年。身处偏远山区,没有像样的公路,村民们出行不便,赶场买生活必需品费时费力,卖农副产品也很艰难……面对这种状况,他萌生了在崔贡垇兴场的念头。

为了让群众知道崔贡垇即将兴场,他写了宣传单到处发放邀请“商家”,并买回“三用机”播放即将兴场的消息。

1992年4月13日,崔贡垇场开张!

“区工商所、乡个协、乡财政所代表分别讲话,鸣放礼炮1000响,彩龙、狮灯、花棍队伍游行,地摊摆成长龙,1000多人来赶场,成交额可观。晚上文化站举行了庆祝舞会,热闹非凡……”当晚,在第一本逢场记录本上,崔德扬写下第一篇“逢场日记”,满满一页!

用针线装订的第一本逢场记录本很粗糙,却独具匠心:封面是一张过期的解放军画报,一组照片上《乡亲们都乐了》的醒目标题赋予逢场记录本特殊意义;在扉页上,崔德扬抄录了《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的一句话:“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

兴旺

“3、6、9”是崔贡垇逢场的日子。一大早,商贩和村民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不少人有了经商的想法。

在第三个赶场日,1992年4月19日,崔德扬在第三篇“逢场日记”中是这样写的:“4月13日以来兴起了建房热,崔泽怀、崔德芳、崔泽柳落实了屋基,上交了建房申请。”

通过崔德扬等人的实干和努力,崔贡垇逐渐形成长约300米的街道,有上百个门面,一般的生产生活物资在这里都能买到。

竹塘村第二卫生室负责人崔益明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崔贡垇改为每逢公历单号都逢场,最繁荣的时候,仅地摊就多达108个,每天要卖掉三四头猪的肉!

“以前,我开了餐馆、茶馆、小卖部,还积极动员其他村民来这里建门面。”村民崔泽伟告诉记者,场上开的家具店、家电维修店、理发店、卫生室、榨油坊等,为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建成的水泥路,让这个偏远小山村通了来往县城的客车。随着经济发展及购物方式发生变化,崔贡垇场摆成长龙的地摊,逐渐被电商快递服务站、邮政便民服务站等取代。

代买代卖、快递收发、便民缴费和取款,接通自来水、天然气……住在这里的村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后,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逢场天,大家喜欢聚在一起唱山歌、听山歌,宣传、了解党的政策及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弘扬文明新风。

记录

“2003年5月13日,四月十三,阴, 摊子41个,一家具店开张,一家电维修店开张。”

“2018年3月15日,正月廿八,晴天,年轻人外出打工去了,老小在家,赶场的都是老公公老婆婆,今天有卖蛋的、卖小筲箕的,还有包灰包蛋(皮蛋)的;周三妹子理发店的生意好得很,排起轮子的。”

……

崔贡垇场是在崔德扬的不懈努力下兴起的,他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它。让人感动的是,老人三十二年如一日坚持写“逢场日记”,记录每场摊位数量、经营状况及特殊事件,至今已写了15本,共5366篇!

32年来,崔德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崔贡垇场上,却从来没有报酬。一些村民不理解,问他图个啥。老人说:“崔贡垇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而且作为党员、石坪山歌重要传唱人,有责任参与家乡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献计出力。”

“崔德扬积极发动兴起一个场,并一直坚持写‘逢场日记’,记录时代发展变迁,平凡中见伟大,这种执着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观英滩镇竹塘村党总支书记孙传相告诉记者,崔贡垇场兴起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即将实施的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这里有望被打造成和美乡村的样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