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者,场镇也。西充境内最早有关场镇的记载见于《九域志》:“县有大陵、油井、小陵、车陇、义西、太平、洛阳、富安、小鼠九镇。”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西充县志》载:“槐树场、白马场、永兴场、龙王场、板凳场、东大陵镇、东永兴镇、东北油井镇、西北小陵镇、西车陇镇。”后至清光绪年间,西充场镇又作重新调整划分,直至解放后,县内场镇基本确定为三十余个,布局渐至合理和稳定。 充王开设“走进西充古镇名村”系列栏目,旨在记录西充各场镇的特色风貌、历史足迹、人文情怀,留住这份共同记忆的光影。由此,让大家再度回看家乡故事时,能够得到更广一分的视域,更深一分的感悟。
本期讲述的村镇,是独特丝绸“猫儿丝”的出产地,鸣龙镇。
鸣龙镇,距西充县城西北42公里,位于西(充)、南(部)盐(亭)三县交界处。东以石佛寺为线与青龙场相连,南靠双石坪同羊鹿桥相依,西越肖家山和盐亭洗泽接壤,北以窦禅寺、川井坝为地标与槐树场、罐子垭为邻。民国时属鸣青乡属地,西充解放后单独成乡级建制。镇治鸣龙场,原名猫儿坝。
几易其地的历史古镇
白马庙、回龙观、猫儿坝,这三个看似不相关联的不同地理名称,却诉说了鸣龙场的前世今生。
岁月流逝,历史钩沉。早在唐代,佛尔河钟灵毓秀,白马庙气势恢宏,香客云集,热闹非凡。当地乡绅借机修建店铺,招徕客商,逐渐形成街道集市,成为鸣龙乡场的初始之地。
世易时移,人气西渐。境内回龙观逐渐香火旺盛,拜神问道者络绎不绝,而白马庙则黯然失色。当地吴姓大户便趁机在宝马河畔修建店铺为街,名曰“回龙场”,白马庙的场治地位被取代。
天地轮回,风云变幻。清朝末年,苏家富豪苏鸣龙在猫儿山下修筑店铺街道,建立场治,名曰“猫儿坝”(又叫“兽头坝”),回龙场渐又失场治优势,乡场的地位最终定格在“猫儿坝”。后人感念苏氏功业,取其名字定为场名,叫“鸣龙场”。
鸣龙场规模不大,但构建精致。民谚云:“好个鸣龙场,五十八栋房。”一条独街,南北走向。阳街宽10米,阴街各宽5米,从北到南依次递升。南街头是巍峨挺拔、庄严肃穆的文庙,北街头魁星楼、戏楼、王爷庙高耸靓丽,与文庙遥相呼应。南头偏东南,北头偏西北各有一门进出,是典型的封闭式场镇。
鸣龙场三易其地,最后落脚于猫儿坝。此后,场镇名字除“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7年更名“红缨公社”外,“鸣龙”之称一直沿袭至今。在1992年鸣龙撤乡建镇后,场镇建设日新月异,千年古镇焕发新颜。
如诗如画的丝绸古镇
自清朝末年鸣龙场的中心地位确立后,场镇建设日臻完备,绸庄丝铺、茶楼酒肆、客栈公馆、铁器锻造、金银器皿加工作坊等一应齐全。
鸣龙场虽系农耕之乡,但这里的乡民对蚕桑生产情有独钟,山山岭岭,田边地头,桑树成片成林,家家户户都养殖春蚕秋蚕。有的家庭养蚕纸十多张,可谓“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沙”。每到收茧季节,场上茧庄收购的蚕茧堆如雪山。
这里的蚕茧除了运往外地大型丝绸厂,很多农户还自己缫丝织绸。当时从猫儿山到响水滩,从丝公山到龙井沟,人们宵衣旰食,彻夜纺织,“千家万户缫车响,银丝大绸映亮天”。外地客商将这里所织的独树一帜的丝绸,取名为“猫儿丝”。
民国时期的鸣龙场,一到逢场天,通街铺板全堂打开,街道上的金丝(黄)银丝(白)堆成山、码成墙。朱记绸缎庄、兴隆宝号等大大小小的店面,柜台内琳琅满目地摆放着丝绸缎面、花呢洋布。店铺外的穿梁上、窗棂上、凭栏上都挂满丝绸炫展。场上冠盖车马进出,人流摩肩接踵,人声鼎沸。阳街上丝绸翻飞,飘若云彩,繁荣兴旺,如诗如画。
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的客商来到鸣龙场,无不惊叹:“这地方简直就是个小成都。”从此,“小成都”之说,由南来北往的商贾、东去西来的贩夫走卒,口口相传,名声大震。“猫儿丝”也从鸣龙迈步,东经西充、南充直通上海,南过遂宁、重庆到达岭南。西从盐亭金堂销到成都,北由阆中、广元翻越秦岭,开辟了川内的“丝绸之路”,走出巴蜀,辐射全国。
物华天宝的经济古镇
鸣龙除了“猫儿丝”吸引八方商客外,还以财源茂盛、繁荣富庶的物流凝聚四海宾朋。在场外的猫儿山周围及肖家湾一带,还有规模不小的猪市、牛市、粮食市、禽蛋市、篾货市、草木市等。
县内的青狮、双河(双洛)、青龙、槐树、义和、罐垭等地,盐亭县的洗泽、八角、金孔,南部的伏虎、富驿、会真、龙凤等码头,猪牛贩子、粮食贩子,或买或卖都向兽头坝涌来。市场上人头攒动,牲畜成群,嚣叫震天犹如六畜选美。猪牛迁徙,谷粟汇聚,杂货竞秀,万象纷呈。
每到逢场天,朱继明的绸庄、苏记商号、肖记丝铺日进斗金,茶楼饭馆应接不暇。“四海居”酒铺、双凤客栈、父子武魁茶馆等,皆座无虚席,场场爆满。
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
鸣龙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世代哺育着鸣龙人生生不息,昂扬奋进。- 风水文化 -鸣龙镇,属西充县西北部的高丘中谷区。冈峦起伏,沟壑纵横,丘坝相间,台阶分明,阴阳和谐,得天独厚。地形东西窄、南北长,形似御枕(冬瓜)。
场镇选址更是匠心独运。南头倚靠肖家山,树林荫翳,气势雄豪。场镇的东、北、西三面,被一条清澈的小河环绕,风水极佳。北头是挺拔的楼房,远远望去,俨然高桅耸峙的航船扬帆远航。而今的鸣龙场,以“中心花园”为轴心向四方生发,充分展现出古镇焕发的雄伟英姿。
- 非物质文化 -
在那“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年代,鸣龙人将他们心灵的智慧和娴熟的技艺,巧妙地倾注在银丝大绸之上,使鸣龙镇“丝绸灿若霞,美誉满天下”。
“猫儿丝”的剥茧抽丝,织绸印染的工艺技术及工具机械,就是一项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垂史册。
- 教育文化 -
鸣龙人历来重视教育,用文化知识造就了一大批敢于担当的英才,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譬如:宫子山村人徐占彪,是清朝咸丰年间著名将领,曾在讨伐叛逆,收复北疆,抗击英、俄侵略中屡立战功,被擢升为总兵。他不仅治军严谨,还为桑梓捐赠6000余金,兴义学、撰县志。死后,清廷赐建“提督军门”金字牌坊一座,旌表功勋。
官斗山村的冯诗、冯书二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被清朝皇帝封为“侍读学士”,赐匾额,建花碑。猫儿山村冯渊,光绪八年(1882年)文魁状元,其妻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肖家大院的肖常喜两父子都是清末武魁,现在鸣龙镇街上仍然悬挂着“父子武魁茶园”的店名。
民国25年(1936年),由樊培绍、朱体才倡导,在梨树垭办了一所学校,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鼓励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河脉桥村冯争先(新中国建立后任南充地区工商局局长),在学校秘密建立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进行革命活动。
徐尔河村老红军徐自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著名的中原突围和淮海、渡江战役中,被誉为军中虎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担任团长,后担任武警安徽省总队副队长,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
- 建筑文化 -
鸣龙的民居格局多样:有“一字式”“独院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套院式”等,集幽雅、灵秀、古朴、庄重为一体,形成独具“小成都”特色的建筑风格。
走进“独院式”农家,你会被“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蕴所感染;走进“四合院”或“套院”,你会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静所陶醉,更能体验到一种穿越时空之感,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对那些浸渍着古老文化的雕花门窗、刻着历史的琉璃瓦当,细细品读。
寺庙建筑之于鸣龙,也彰显了独特的个性。
魁星楼矗立场口,塔尖直指蓝天。站在楼上,聆听风铃,俯瞰场镇,晨观日出,夕赏斜晖,充满诗情画意;文庙庄重典雅,突显儒家风范;石佛寺建在山垭上,庙字轩昂,气势雄浑,殿堂之上将佛教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回龙观,虽是一样的画栋雕梁,一样的照壁殿堂,一样的庄老塑像,但清雅高洁的观宇,将“天人合一”的道义注满山乡。
这些古建筑富丽堂皇,高尊靓美,有音乐般的节奏,有诗歌般的情致,有绘画般意境,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 人文文化 -
鸣龙镇文化底蕴深厚,很多人文设施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 白龙神马传说,白龙神马乘夜色来到人间吃农民的豆麦青苗,被捉后,村民修庙供奉,名曰“白马庙”。在庙前塑了两匹白马,用两丈多高的木栅栏圈囿起来。神马高大威猛,后腿劲撑,前腿腾空,昂头怒目,仰天长啸,意欲踏云驭风而去。怎耐旁塑“哼哈二将”和掌马大将军怒目而视,白马哪能逃遁!
★ 三合寨山是天成,寨是人造。人们顺山走势筑墙为寨,建三道寨门。山势陡峻,易守难攻。清代,白莲教教主王三槐夫妇领教徒数万攻寨,三天三夜未克。至今,这里仍是可兹凭吊的古战场。
★ 木勺井清朝末年猫儿山村人何渊中文魁后,不忘桑梓福荫,回乡做善事,在竹林沟修建了一口水井,四壁用乌木扎墙,故称“乌木井”。该井水质清冽,长年不断流。据说一遇天干,淘此井见底,天就下雨,更增加了井的灵气。
★ 宝马渡漕这是鸣龙建镇后的浩大工程,也是升钟水库水利配套建设。渡漕飞跨宝马河,全长398米,高34.5米。远看若龙游青山,仰视若彩虹在天,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清水奔流,恰似银河落人间,为鸣龙大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期主要内容摘选自四川大学出版社《西充民间传统文化》,主编陈昌明。
陈昌明,西充人,民俗文化专家,长期从事民风民俗、地域文化、家乘谱牒研究,著有《西充民俗》、《西充民间传统文化》、《西充县人民政府志》等十余部。另有《王瓒绪对西充中等教育的贡献》、《八年抗战西充人的担当》、《西充寨堡初探》、《西充丐帮》、《清官才女缪家惠》等散作,计600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