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历史悠久。始建于2300年前的临邛古城由秦蜀守张若主持修筑,与益州(成都)、郫城(今成都市郫都区)、江州(今重庆市中心)三城并称巴蜀四大古城。最早的城垣略呈盘形,城围6里、高5丈,木质为主的泥木结构,城外凿护城河。
据《邛崃县志》载,明正德十六年(1521)邛州改筑新城,新城高2丈、厚6尺,墙面用砂石条墩垂直包砌,墙内填土,呈45°斜坡,顶宽约2米,周长1423丈。明城开东南西北四门,檐前分悬"东望锦城"、"南挹蔡蒙"、"西宁番保"、"北跨鹤雾"金字匾。明嘉靖十九年(1540),于东南角(今小南街与长松路交汇口)的城墙上建聚奎楼。
明末清初,城楼毁于战火,墙体多处崩坍。康熙三十二年(1693)筑残补缺,修缮一新。乾隆二十九年(1764)再作较大整修,将四门城楼改建成重檐歇山顶,依次题名"涌泉"、"抑翠"、"鉴湖"、"跨鹤"字样。象征文运昌盛的聚奎阁高三层,下开小南门。据老一辈的邛崃人讲,一般情况下,小南门是不开门的,东南西北门白天开放,晚上关闭。清咸丰庚申年(1860)又在墙周增筑方形石砌炮台5座,架在上面的炮口凸出墙身。
在老一辈邛崃人的记忆中,过去北门城门楼向西有巷子通小北街,后来原北街小学至北门这一地块逐渐被居民建房占有,城墙下的小巷不复存在,仅余南北向的大同街。旧时北门城门下的护城河上的桥叫拱辰桥,连通北城门里的北街和城外的北坛坝、北堂坝。
1958年,为扩展城市,方便交通,拆除了邛崃城墙,只保留了护城河。据当时指挥拆城后来退休的老干部对他的朋友说,做这件事(指拆城墙)让他一辈子后悔。
2005年10月仿明代样式动工重建北城门,次年4月竣工。建成的北门城楼平面为矩形,长35.96米,宽20.06米。城墙高9.9米,戍楼高11.78米,总高21.68米。墙外层红砂石砌筑,内层由钢筋混泥土架空,雉堞(音“智蝶”,俗称“墙垛”)小青砖砌筑。小青瓦覆盖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彩色泥塑的花屋脊与翘角脊,把明代建筑的特征展现了出来;全木构建的戍楼上下两层皆为三开间,青砖墙裙与土漆木质雕花窗对比鲜明;南北两面各四扇木门,下格浮雕盘龙配上格花窗,显得格外精致古雅;戍楼内宽敞明亮,顶楼正梁上书“盛世华夏”“国泰民安”与八卦太极图昭示出戍楼所肩负拱卫临邛古城繁华与安宁的责任。卷拱城门洞宽4.8米,高6.3米,面北而向的城门上石刻 “邛州”二字,下面门洞左右各塑一尊北望的石狮。
2023年实施大北街、兴贤街城市更新提升工程二期项目,政府再次对北门城楼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雄伟的北门城楼的前世今身,述说着公元前311年张若筑临邛城在秦一统中国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开创了邛崃“北望长安三千里,天府南来第一州”的辉煌历史,不愧为四川省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景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