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83|评论: 0

[八卦吐槽] 港澳与华侨生,4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两天,“中专数学天才姜萍”事件的关注方向发生了变化。网上传出国内外多个顶级高校抛出橄榄枝要特招姜萍的消息。

随后,因为姜萍曾在采访中透露梦想是浙江大学,于是许多网友追问“浙大能否破格特招姜萍?”

浙大的回复是“我们按规矩办事”,随后遭到许多网友的批判。

姜萍获得第12名的阿里数赛初赛,是全网开卷48小时交卷的竞赛。姜萍个人,我们当然相信她的数学天赋,但是民营企业举办开卷初赛都能特招的口子一旦打开,必然导致明年的高校特招群魔乱舞。

所以浙江大学回复“按规矩办事”,恰恰是为十几亿人,几亿家庭,守护了高校教育机会的公平。

我原本是准备写“姜萍特招”会导致高校自主招生乱象的文章查资料,但却发现在当前体系内,规矩允许的范围内,依旧有严重的BUG存在。

那就是“华侨生联考”。

今年高考人数突破了1300万,而这仅仅对应的是2006年的人口生育低谷,接下来十年对应的出生人口都远超2006年,所以以后每年的高考参加人数只会更多。

而从今年高校招生总人数450万来看,会发现总人数不会增加,而是维持在33%左右的录取率。

过去十年,随着自主招生的贪污案件不断曝光,国家收紧了自主招生的口子,原本被诟病的“高考分数决定命运”反而成为最公平的途径。

但是当前高校,特别是985,211等高校招生,不止高考一个途径,还有面向港澳台与华侨生的考试选拔,被称为“华侨生联考”。

过去几年,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每年高考参与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内陆省份,这其中部分考生是选择了留学,因为我没有详细数据,所以查不到这其中是不是有一些转移到竞争弱的省份当了国内跨省高考移民。

另一部分,则是父母提前谋划,让这些孩子拥有了“港澳台或者华侨生”身份,从而通过华侨生联考来读大学。

当前网络,移民中介泛滥,他们打出了“华侨生联考400分就能读清北”的广告语,从而吸引国内高净值父母移民,为孩子未来考大学“弯道超车”。

那么华侨生联考400分就能读清北的传言属实么?

我们先来看华侨生联考的考试规则。

华侨生联考也是文理分科,总分750分,除了语数外各150分,理科考物理化学,文科考历史和地理。

这种考试科目与分值,会让大家想到二十多年前“没搞素质教育”之前的传统高考,对比如今花里胡哨的改革,华侨生联考的科目更少。

而且考虑到海外生的意识形态环境,文科生免考较难的政治,理科生则免考较难的生物。

华侨生联考与高考都是750分,如果考试也和高考一样难,那学生家长还有必要折腾么?

不过对比2021~2023连续几年的华侨生联考试卷,会发现题目集中在初中到高一的基础知识点,题目难度明显低于国内高考。

所以国内高考考400~500分的考生,在华侨生联考中能够轻松考到600多分。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华侨生联考能让高考400分的考生对比考上清华北大呢?

事实并非如此,无论考卷难易,都是按照综合排名来择优录取的。

清华北大在华侨生联考里的招生,也是掐尖,过去几年也都是650~670才有希望。

那么华侨生联考400分读清华北大显然是移民中介的虚假宣传,那么华侨生联考是不是没有价值,现阶段的高校考试,是不是没有BUG呢?

对比高考,华侨生联考在考清华北大没有优势,但是在考985、211方面,确实优势明显。

过去几年,华侨生联考的人数都不到一万,但是最终录取的学生接近七成,国内本科大学的录取却只有33%。

如果一个国内高考成绩中等,500多分的孩子,通过简单的华侨生联考,能考到600多分,就能上985、211,这就是华侨生联考的bug。

当然,当前参加华侨生联考的门槛卡的还是比较严的,是需要港澳台的永久居留权,或者海外其他国家的长期绿卡。

过去台湾和澳门是拿不到永居的,除非与当地人结婚生子,那就算真正的“港澳与华侨生身份”了。

不过去年以来,香港澳门都放宽了优才计划吸引落户的资格,更别说香港楼市松绑,内地人买房也能获得居留权。

不过香港获得的是临时居留权,要满七年,才会最终获得永久居留权,这就要求布局华侨生联考的家庭需要提前七八年,在孩子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谋划。

除了科技大厂员工或者有资产的家庭可以考虑港澳居留权,目前网上移民中介一般推一些“买房就能全家移民”的国家,比如欧洲的马其他,希腊等等。

当前的国际大环境,欧洲和美国也是镰刀高举,等着收割。过去十几年,只要是去过香港旅游的,也都能发现香港对比国内一线新一线城市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当前经济大环境下,我们既要防止外资大举撤退,更要防范先富阶层大量外逃。

先富阶层的外流,也必然带来资金、技术、就业岗位的流失。

目前咱们国家的发展,原本已经让高知人群,高资产家庭看不上欧洲与香港的吸引力。

可是华侨生联考对比全国高考的“更容易上985、211”的bug,等于是逼着不想要移民,不想弄港澳身份的人,为了孩子“走捷径”,被迫移民,被迫提前多年转移资产去国外,换一个永居身份。

当前华侨生联考更容易考大学的现状是“符合规矩”的,分数到了,浙大都得招。

但是国内考生家庭通过转移资产与移民,换子女华侨生身份的“捷径”只要一直存在,这个华侨生优待政策,就是逼着人才和资本外逃的“恶政”。

华侨生联考的诞生,必然有当年吸引海外华侨的特殊历史背景存在,可是当历史时期发生变化,当吸引人才的优待变成流失人才的漏洞,这种不公平就急须抹平了。

姜萍不特招,体现了高考对十四亿人的公平,可是华侨生联考的优势,却在替富裕阶层鞭挞这份难得的公平!(微信公众号:北风雪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