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在德阳演艺中心现场观看了绵阳艺术剧院的新编川剧现代戏《文昌第一福》,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现场演出了,当天看到现场还是有很多观众冒雨前来观看,但是上座率不怎么高,川剧作为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剧种,如此上座率,实在是不应该,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对此有一些自己的感受,非专业人士,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01 川剧为什么“不受欢迎”? 一.川剧的受众面太小 仅限于川渝,且没有实现本土普及化,何谓本土普及化?也就是本土人人了解会唱,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本土人民不但不会,且有的还不听川剧,试问,本土人民,有多少走进过剧场看戏的?宁愿去看歌舞或者其它演出,也不愿走进剧场看川剧,这是何等的可悲啊!!! 二.川剧的词,太过“土” 这里的“土”是指词里的俗语,方言太多,例如词中的“脑壳”“龟儿子”“哦豁”“扯把子”“老孃子”“莫得”等,很多外地观众理解不了,不知道什么意思,也就失去了看的兴趣,诚然方言代表一方文化,川剧失去了方言,也就失去了特色,如果打字幕时,能够把俗语或者方言翻译成普通话,我想川剧这门优秀的艺术,还是有很多观众愿意走进剧场去看。
在当天的演出现场,我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观众大多数为老年人,年轻人寥寥无几,这是一种“怪象”
02
川剧的五种“怪象”
一.演员吐字不清晰 观众听不清唱的是什么,作为一个四川人,实话实讲,我原本是不听川剧的,偶然间听了蒋淑梅老师的《衣冠梦》而爱上了川剧,蒋老师的吐字相对清晰,让观众有继续听下去的欲望,吐字不清晰,会让观众没有继续听下去的欲望,从而损失掉一大波观众,观众买票进剧场,是来看演出的,不是来听演员“诵经”的,且青年演员唱的没有戏味,戏曲听得就是一个韵味,如果失掉了味,听着就和歌曲一样,就没有意义了。
二.演员断层,后继无人 现在川剧舞台上的演员,几乎是中年演员甚至老年演员居多,年轻演员很少,试问,如果仅靠这一代演员支撑,川剧还会有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艺术是代代相传的,有传承才会有发展,同样的,有发展才会有传承,没有青年继承,川剧也就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力,很耐人寻味的是,观众偏偏就爱看老演员的戏,宁愿对着网络看视频,也不愿去看青年演员的戏,这是何等的无可奈何啊!!! 三.观众断代,年轻观众在何处 艺术需要继承,同样观众也需要继承,如果仅靠这一批老年观众支撑,也是不可以的,如果有一天,这一批老年观众,不在了,也就意味着没有观众了,观众也就断代了,如果没有观众了,那演出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也就只能自演自看剧院内部“消化”罢了!四.不演传统戏,专演新编戏这是近年来的一大“怪象”,传统戏是根基,如果连传统戏都不愿去演,还演什么新编戏呢?观众爱看的还是传统戏,如果没有继承好传统戏,去演新编戏,我想是不会被观众认可的,艺术固然需要创新,但是请先继承再创新!!个人觉得《文昌第一福》是近年来少有的精品新编现代戏,演出当天观众热烈的掌声足以证明,这部戏已被观众认可。五.演出太少,观众想看戏,不知道去哪里看演出是为了满足观众想看戏的愿望,应该多演出,通过演出,增进观众和演员的交流,不论是剧场演出或者惠民演出亦或下基层演出,都是演出的模式,让观众能够看戏,也是一种价值。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古老的戏曲应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么作为有“蜀戏冠天下”美誉的川剧,在当下的时代应该怎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呢?浅谈一下个人的感受。
一.文华奖川剧两部剧目获奖,个人觉得对川剧是一大机遇,川剧应该走出去,出圈,而不是固步自封,把自己锁起来,这个可能是体制问题,一方面是上级主管部门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想变而不敢变,突破不了所谓的“舒适区”,艺术不能等,等只会变得越来越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出路,例如院校深度合作,建立传承基地,而不是走“形式”,应该“走心”,真真正正,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开始,用心传授,从小孩开始普及,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二.积极拥抱互联网,现在很火的某音平台,别的剧种直播的很多,但是川剧几乎没有,为什么?一是川剧有5种声腔,高腔居多,而高腔又是有“无帮腔不成高腔”之说法,且是清唱徒歌的形式,很考验演员的功力,所以很少有人关注,二是川剧的伴奏很少,有伴奏我想可能会好一点,三是,没有字幕,作为川渝本地人可能都听不太懂,更别说全国的网络观众了,直播间应该有一个专门打字幕的,直播只是为了引流,让更多人知道并且关注到川剧。川剧直播,目前处于摸索探索阶段,我想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川剧终会在互联网焕发出新活力。
三.媒体的助力也不可缺少,四川卫视的《中国有川剧》目前已举办了两季,效果还是比较显著,至少吸引了青年一代观众的关注。应该多开这样的戏曲栏目,助力川剧发展。
川剧曾经是一个大剧种,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写这些,并不是为了什么,只是自己的一些感受而已,不想不忍看着如此优秀的艺术,葬送在我们手里,如果真的有一天消亡了,那就真的对不起祖师爷了!就成罪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