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出广元,经元坝-旺苍(东)-双汇-国华-盐河,到米仓山大峡谷。
巨大的红叶作为米仓山大峡谷景区游客中心大门,别致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进入大门顺阶而下,水泥板的步游道带着我们来到“半边崖”,银线般从崖下穿过的小溪,一层层平行堆积的岩石,倒悬的藤蔓,淙淙的流水声,透过密密的树叶洒下的太阳的光斑,沁入肺腑的芳香凉爽的空气,新奇而舒适。
漫青冈、宜昌润楠、野核桃、板栗等古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岁月沧桑。荆棘丛生,尖刺叠加,藤蔓缠绕,各展英姿,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丽。
“撑腰崖”。岩层缝隙处,被一根根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木棍撑着,是部分游人治疗腰痛安放上去的。究其效果,众说纷纭。怀着这美好的意愿,我也为自己近日的腰痛撑了一根。
你不得不惊叹大自然鬼的斧神工和随意,似无套路又无章法,这不,“一线天”悬崖两岩对峙,峡开一线,峡谷长200余米,高300米。谷底最宽2米,狭窄处仅可过人,夹青天成线,俯瞰谷底,雾气充盈山谷,有掉入定会粉身碎骨之感。
“千古奇观龙谭子,万年幽静苍王峡”。石壁上刻的“道法自然”“难得糊涂”,字体斗大,苍劲有力,赏心悦目。
潜龙十八潭位于龙潭子河中段,海拔950~1000米间,宽约150米。潜龙十八潭的串珠状圆形潭池、拱形双层天生桥、形象逼真的“潜龙”堪称“三绝”。 古老的寒武纪阎王碥砾岩如一块巨大的褐色石板缓缓展铺于谷底。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龙潭子河水,在这块巨石中部雕刻处了十八个大小不等、深浅不一、形态各异的深潭,这些潭不同于河流中常见的碟状水潭,而是周直壁立、口底近乎等大,壁面光滑平直,圆形竖井似的深潭。似如“壶穴”、“龙缸”一般,当地人习称为“龙缸”。
十八潭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5~13米,最大直径达16米,较小的仅3~5米。潭与潭之间或有石块相隔,或有天生桥相连,间距三五米至二十余米不等。十八潭首尾相连,总长度近200米。国内著名地质专家陈茂勋教授说,此处的串珠状潭池景观和瀑布跌水景观的完美组合在国内外罕见,属天下奇观。
前一晚落雨,隆隆的水声,较之初入景区时,气势宏伟。
由原路返回,我的米仓山大峡谷景区之游,耗时两小时多。说实话,景区并没有多少人工打造的痕迹,几乎是纯天然的,我笑言以眼前的年纪身体状况,尚能步行游览,再过两年,怕是走不动的,不过,将来发展好了,便会有滑杆等的了。
2024-7-2草于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