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说事·评论
======
广安两市民质疑两派出所办案民警:他们都在“和稀泥” ,结局很意外
谢歌说事
近日,两市民给谢歌提供信息,质疑广安区公安分局万盛、广福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办案:“办啥案哟,他们还不都在和稀泥?”
接到这样的信息后,谢歌很是困惑。两位市民反映的情况,到底是咋个样?
第一件:
“我和民警的通话录了音、固定了'证据'”
7月1日零点54分。一位名叫刘奇(化名)的市民通过群聊添加了谢歌的微信:“这件事太令人气愤了,派出所办案不都常常讲固定证据吗?今天我和万盛派出所民警的通话,也录了音”。
然后,发来一段通话录音(截图):
弄了半天,我才搞明白。原来,此前一天上午,刘奇的老婆和岳母两人在城区玉兔路散步时遇到一条高大的狗,被惊吓了。由于其岳母此前曾经被狗咬过一回,心里早就落下阴影,这回见一只大狗从脚边经过,吓得不轻,直接就昏倒在地。见母亲晕倒,女儿小张慌忙拨打110报警电话。110指挥中心当即指令辖区所在的万盛派出所出警。民警庚即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由于狗并未直接咬伤人。民警在了解情况后把这件事当成民事纠纷进行双方调解。这一举动却被刘奇当成了“和稀泥”。刘奇说,他当时并未在现场,而是老婆告诉了他事情的经过。于是他拿起电话就打给了110,对方回答说已经出警了,而且万盛辖区派出所回复也说:正在处理。可是刘奇认为,养狗人应当当面向其老婆和岳母道歉,而养狗人并未道歉,人就被民警给放走了。
“欺负我这个外地人了不是?民警还说他听不懂普通话?要我说广安话”。刘奇在电话里愤愤不平:“难道标准的国语他们也听不懂?这不刁难人吗?哪有这样的办案民警呀,我要投诉他们”。
刘奇是上海人,在广安安家已有多年,但平时都一直习惯说普通话,不太会广安话。他认为,养狗人之所以会就这样被放跑,多半是因为派出所里有熟人,由此感到不理解。随后,刘奇又拨打了警方的投诉电话,仍然心有不甘。通过朋友了解到我是广安市公安机关的政风警风监督员,就希望从我这里打开突破口,寻求监督支持。于是,才有了前面的“录音资料”。
后来,我把这个情况转给了万盛派出所。所长颜苗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表示:老百姓有怨言,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让群众不十分满意的地方。
接下来,就连我都把这事儿给忘了。到了第二天。刘奇又来电:
“谢歌,真是太感谢了,万盛派出所长亲自联系了我,和我直接面对面,这一回不是他们说话,而是我一直在说,而他们只管听,所长人很客气,很有胸怀,养狗的那方也向我们道歉了。”
“哦,这就好噻,看人家颜所长对人都客气。你可能在这中间有些误会。如今的广安警方办案,都风清气正,根本没有那啥熟人不熟人的事了。要说熟人,我比很多人都多,假如我把你打几拳,你可以试试看告得准不?还不一样要被处罚的。”我回答他说:“所以,你应该感谢的是广安警方的执政为民,是他们一直秉持了“民有所呼、警有所应,民有所盼、警有所为的理念。我只是帮你当了个传声筒而已,目的和警方一样,化解线下矛盾,构建和谐”。
“那是,那是。”刘奇在电话里回答。“麻烦您再给颜所长说一声,转达我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感谢”。
第二件事:
“不到15分钟完事,哪有这种‘快速处置’?
7月9日上午10时许,广福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城区东阳滨江丽景小区有两人发生口角。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随后,我接到网友小张发来信息:
“受伤人员前往广福派出所进行协调,民警调查现场监控,协调处置。结果是不到15分钟,协调工作就完成了,骂人推搡一方向对方道歉…所谓的'快速处置'竟然可以这样体现?”
信息截图↓↓↓
据市民小张称,7月9日上午10时许,其父在丽景小区与人发生口角,遭到对方推搡后,其中一人遂开车离开。小张父亲追上前去拦车讨说法,导致脚掌被小车左后轮碾压、小腿剐蹭受伤。
“压了人,车子不能跑哦”。对方开车大约10余左右,被现场围观群众大喊停车并拦下。随后报警。广福派出所接警后到现场处置,立即安排受伤人员前往医院检查。民警表示,受伤的事涉及到交通的问题交由交警作进一步处理,“扯皮”的纠纷由派出所办理。
按说来,广福派出所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公正的。但是小张认为,15分钟就处理完毕,也太快了吧?于是才有了开头给我发信息的这一幕。
后来,我把这个情况转给了广福派出所,所长蒋乾辉当即表示,要见见这位小张。
在广福派出所的调解室,蒋所长找来涉事双方,面对面调解。通过一番交流,双方都被蒋所长真心为民办实事的真诚所打动。最后双方化解了矛盾,握手言和。
事后,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令我啼笑皆非。不妨说出来大家乐一乐。由于调解后的小张很开心,他再次发来信息,表达两层意思:
一是对广福派出所办案民警和蒋乾辉所长表示感谢;二是叫我一定要通过网络点赞一下广福派出所的风格,这还不算,还反复提示、“教”谢歌怎样写新闻稿。而且小张还特意对我说,稿子要这样去写才感人:要善于举例、引入“枫桥经验”,当着典型去写。
大家说,这小张,不活脱脱一个“小可爱”么?
不过我也理解他,毕竟这是他对广安警方的真诚表达。
本来,本文的“两件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我觉得还是应该满足一下这位“小年轻”的要求,对这“扯皮”的两件事融合到一起来短评两句。
评论:
两所长以情化怨,'和'出意外和谐"
近日,广安两起“扯皮”纠纷案,引发两市民对广安区公安分局万盛、广福两个派出所办案民警“和稀泥”的质疑。面对误解,两所所长非但没有回避,反而主动作为,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即“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书写了一曲枫桥经验在广安基层治理中的新乐章。
原本以为“他们都在‘和稀泥’ ”,结局却很意外。万盛、广福派出所两位所长亲自约见当事人,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和公正无私的原则,现场调解,最终成功化解矛盾,赢得市民赞誉。
以情化怨,'和'出意外和谐"。万盛与广福派出所的民警们,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成功平息了市民心中的不满与疑虑,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让“枫桥经验”的精髓,真正走进市民的心里,倾听市民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诉求。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用心去感受市民的情绪,用情去化解矛盾,将“和”的理念深深植根于调解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纠纷,更在市民心中种下理解与信任的种子,让警民关系更加紧密和谐。
谢歌说事以为,这一过程,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新时代公安工作追求人性化、精细化与高效化的具体实践。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社会治理,不仅仅是依靠冰冷的法规和制度,更需要有温度的服务与关怀,需要像万盛和广福两个派出所的办案民警那样用心去感知社会的脉搏,用情去回应人民的期待。而广安警方两位基层派出所所长的做法,正是一次对质疑的巧妙回应,是对“民有所呼、警有所应,民有所盼、警有所为”理念的生动诠释,展现了新时代广安公安民警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