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746|评论: 1

[交流共享] 陈巧茹:川剧身处时代的卑微,以及身处时代的骄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巧茹:川剧身处时代的卑微,以及身处时代的骄傲


张觅成都映象




[/attachimg] 0
0

0

[attachimg]15246997[/attachimg




对陈巧茹来说,
与其说川剧是她的选择,
不如说一切是命中注定。
从她初次走上舞台起,
她这一生,
都随川剧的起落而变化,不
用缜密而热烈的思考,
她所做的只是坦然面对这一切。


命中注定



0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什么感觉?不会有人比陈巧茹更清楚。

很多人都知道陈巧茹。她是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并多次获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等等。

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传承人,她演了30多年川剧并将永远演下去。有人说,这是赤子之心的支撑,是宗教般的信仰和植根于民族文化基因的自觉性。但是,真的,何必用这些说法。

和菜头说:“用词过猛反而会损失力道。现在说震撼等于是放屁时地响动,说颠覆不过是煎鸡蛋时翻了个面儿”。再伟大的艺术家也要服赝于时代,像鲍勃·迪伦被时代追捧过也被抛弃过。不必用诺贝尔奖来说明他的价值和分量。

对陈巧茹来说,与其说川剧是她的选择,不如说一切是命中注定。从她初次走上舞台起,她这一生,都随川剧的起落而变化,不用缜密而热烈的思考,她所做的只是坦然面对这一切。

现在,她复排的经典川剧《目连之母》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重新上演,对川剧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对自己戏剧的人生,陈巧茹有话要说,她非常乐意,谈论自己身处时代的卑微,以及身处时代的幸运。

0


对川剧我们熟悉又陌生,像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很难说你对它了如指掌,但也并非一无所知,经典川剧《目连之母》很多人都知道,剧名连搜狗词组都能连拼打出来。《目连之母》是著名剧作家徐棻上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这次复排陈巧茹是执行导演。

0 0 0



0 0

△|今年春节一过,陈巧茹和《目连之母》剧组就投入了紧张排练。图为排练现场,陈巧茹是复排的执行导演。该剧将于3月17至19日在西婵国际剧场连演3场

0


△|徐棻(中)是陈巧茹很多代表作的编剧,徐棻是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其代表作有川剧《王熙凤》、《田姐与庄周》、《红楼惊梦》、《欲海狂潮》、《死水微澜》、《马克白夫人》、《目连之母》;话剧《辛亥潮》、舞剧《远山的花朵》、京剧《千古一人》等

陈巧茹生于川剧世界,开玩笑说,她在娘胎里就开始听戏,她1979年正式学艺,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工花旦、青衣、武旦,扮相俊美,功底扎实,善于用川剧唱、做、念、打的传统程式刻画人物形象。多次获奖是对其功力的认可。

戏曲是综合性艺术,用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等多种表现方法塑造舞台形象。技术对陈巧茹早不是问题,但很多表达是潜移默化传递出来的。举例说,演《贵妃醉酒》,除了贵妃酒后的媚态,还有很多复杂的情绪和微妙的感受可以传达。这就是一个演员的功力,源自日常生活的体验和积累。

0


△|陈巧茹说少年时演《贵妃醉酒》只是依葫芦画瓢,把动作做到位就行了

0


△|现在的陈巧茹演《贵妃醉酒》,举手投足都来自于内心丰富的体验和积累

那么10多年后复排《目连之母》,陈巧茹早已为人母,对角色的理解比过去深刻。她的川剧人生几经沉浮,对生活和事物的理解也和过去截然不同。新的编排还会有新的思想,其创新会体现在灯光、舞美、场景和服饰等诸多方面。总而言之,“和传统剧不同,复排的《目连之母》是‘人保戏’,你有多大能力,有多深功力,都能体现出来。

0 0 0



0

△|《目连之母》剧照

这出戏陈巧茹很早演过,是她和谢平安导演的首次合作。10多年过去,谢导不在了。“现在复排这部戏是对谢导的缅怀和致敬,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0


△|著名川剧导演谢平安,1996年,谢平安因成功执导著名编剧徐棻根据李劼人代表作《死水微澜》改编的同名川剧而获得个人第一个文华奖,并一举成名,之后,他导演的“巴蜀鬼才”魏明伦作品《变脸》、《中国公主杜兰朵》、《潘金莲》、《好女人坏女人》等也赢得了川剧界一致认可。2014年10月25日凌晨,著名戏剧导演谢平安因病辞世,享年74岁

除了创新,这次复排经典川剧,最后一场演出时,陈巧茹会带年轻演员登台,给年轻人一个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这是一种传承。作为非遗传承人,川剧的传承、推广和创新,是陈巧茹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是的,和过去比,她不仅仅是个艺术家。甚至从某种角度说,她还是成都城市文化的代言人。为此,她每年要接受无数采访,甚至出现在城市公益宣传片中。

0


从社会层面说,陈巧茹无法更加成功了。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二度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四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优秀演员奖”。

2006年,她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

她心中清楚,这一切都是川剧所赐。小时候练功的辛苦就不多说了。

0


△|幼儿时练功图

0


△|娃娃班合影,右起第六个为陈巧茹

0


△|早年陈巧茹饰演的林黛玉

0


△|来成都之前,陈巧茹已经登上了1981年《戏剧与杂志》的封面,有意思的是,这本杂志是热爱戏曲的90后雪婷前两年从送仙桥淘回来的,而陈巧茹也是在拍完这张封面照以后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和杂志,当时的她年仅14岁,身上的衣服是舅舅专门为拍照给她买的新衣服

1983年她只身从泸州老家来成都,拜张光茹为师,成为成都市川剧院的编外人员,跟团表演、穿角。白天前台演出,晚上睡在后台。这是一段幕天席地的生活。

0


△|与恩师张光茹

0


△|张光茹教戏,左2为陈巧茹

0


△|到成都以后可以得到更多大师指导,图为阳友鹤大师在指导拍戏,左1为陈巧茹

因为排演《武则天》,陈巧茹首次崭露头角,进而被纳入剧院正式编制。到90年代,23岁的陈巧茹首获梅花奖,却突然发现好像没什么用呀。这是川剧和整个传统文化被忽视的年代。“那时演出经费少,工资也低,唱戏一天挣两块钱。很多人转行了”。

0 0 0



0

△|陈巧茹部分代表作剧照 《白蛇传》 、《别宫出征》、《红梅记》、《好女人,坏女人》

陈巧茹也一度卖过化妆品和服装用以补贴生活。这期间她经常出国,遍访欧洲。瑞士、德国、法国、西班牙,包括香港和日本。西方对川剧的喜爱和尊重,较之国内的忽视更让陈巧茹感到巨大落差。到2000年后,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川剧才算再次复苏。

0 0 0


△|陈巧茹在美国进行文化交流

问陈巧茹,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从一而终,到底是什么感觉?她说不上来。对陈巧茹来说,与其说川剧是她的选择,不如说一切是命中注定。从她初次走上舞台起,她这一生,都随川剧的起落而变化,她所做的只是坦然面对这一切,无论被人忽视还是受到重视。为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东西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用物质和世俗标准来评判和衡量的。

0 0


△|陈巧茹艺术工作室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川剧体验馆

2010年,闲不下来的陈巧茹又开始折腾,她创建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推出了新编川剧《马前泼水》、《卓文君》以及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话剧《榆树下的欲望》改编而成的《欲海狂潮》。这些尝试都堪称成功。与此同时,她推进小剧场模式,推动更多中西文化交流。她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个中细节,曾被很多媒体报道过。这里挂一漏万,就不再多说。

0 0 0



0

△|2010年,陈巧茹创建“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出品了一系列的优秀的川剧小剧场剧目 《欲海狂潮》、《卓文君》、《马前泼水》等等,她参演的阿来的小说改编的新编川剧《尘埃落定》扮演的藏族姑娘卓玛,也贡献了一个全新的川剧形象

0


除了新推剧目,出国演出,10多年来陈巧茹及其团队每年都作为志愿者,带着川剧走进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她开设川剧课堂,为学生们讲解和表演川剧。这类基础的普及工作,陈巧茹一直在做,积累多年,颇有心得。很难说她身体力行影响了多少人。

0 0 0



0

△|10多年来陈巧茹及其团队每年都作为志愿者,带着川剧走进学校

一如她对自己的儿子。儿子今年17岁了。在他8、9岁时,陈巧茹曾问儿子“要不要学川剧呀?”儿子显然对此毫无兴趣。“儿子也喜欢文艺,但是是喜欢最新最潮的事物。我在家放川剧唱段,他就戴起耳机听Lady gaga。”儿子喜欢画画,于是陈巧茹就让他画川剧的脸谱和服饰,直到儿子被川剧脸谱服饰丰富的色彩和细节吸引。

0


△|儿子9岁时画的水彩戏曲人物

昆曲《牡丹亭》来成都演出,陈巧茹带儿子去看。“后来山西晋剧以及秦腔来成都演出我都带他去看。”看完问儿子“你喜欢这种形式吗?”面对当时国内戏剧最高级别的大制作,儿子说“现在觉得还是《牡丹亭》有意思呢。”陈巧茹说:“你看,审美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在儿子有了分辨能力,有自己的喜好,更知道小剧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0


△|陈巧茹的儿子现在在美国学习艺术,巧茹常常从儿子活跃新鲜的思维上获取灵感,而她也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地培养儿子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至于陈巧茹自己,某些时候倒是反过来向儿子学习。她通过年轻人了解新鲜事物,她本来就兴趣广泛,现在更是涉及诗歌、话剧、音乐剧、舞蹈,甚至当代舞和当代艺术等各方面。她乐于与人打交道,和建筑师刘家琨,诗人翟永明,媒体人李若峰等都是好友。

0


△|因为改编《尘埃落定》,与作家阿来结缘

0


△|诗人翟永明只要在成都,一有川剧演出都要去看

她从朋友身上收获良多。在朋友聚会时,陈巧茹会细心观察每个人的神情和习惯性动作。这些细微的体察和学习想必都被她融入表演之中,而她演过的角色,也让陈巧茹由此体会到不同的人生,她因之而丰富,因之学会跳脱现实,抽离出来看这现实的世界。

她坚持健身,保持良好的身段。她坚持跑步,在大运动量后控制呼吸。她当然像过去一样喜欢川剧,渴望登台,同时坦然面对自己如今的身份。她是传承人,所谓传承,是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的,像kpi考核,要有拿得出手的成果。

也许,唯一她从未想过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份对川剧的喜欢和热爱。如果再问一次陈巧茹,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到底是什么感觉?那感觉,嗯,像是在海边捡起贝壳放在耳边听,于是听得到意味深长,连绵不绝,简单而又丰富的回响。


0

—THE END—

文|张觅  图|被访者授权提供 齐飞翔 陈琪  美编|孙玲




0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7-12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074134dblulql4h76qw7gl.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