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178|评论: 2

[信息动态] 重大学子探川剧,薪火相传话梨园 ——重庆大学“渝见川剧”实践团实践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大学子探川剧,薪火相传话梨园
——重庆大学“渝见川剧”实践团实践纪实

小张跟您唠市井事儿2024-07-19 15:11


[size=0.8]作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重庆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与保护基地”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领着川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这股强大文化力量的感召下,重庆大学本科生院学生汇聚一堂,组建了重庆大学“渝见川剧”实践团,身体力行地探寻川剧艺术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size=0.8](一)探索川剧瑰宝,感受非遗魅力

[size=0.8]使命如磐,重任在肩,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期待,怀着对川剧文化的热爱与敬仰,重庆大学“渝见川剧”实践团来到了重庆市川剧博物馆进行调研。

[size=0.8]在川剧博物馆内,每一件展品都如同一本活跃的历史书,从古老的戏服、道具,到珍贵的照片和文献,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体验了川剧的起起落落。用真黄金磨成粉涂在线上制成的蟒袍,雕有金龙戏珠的青龙偃月刀,用各种图案表现秦始皇丰功伟绩的八宝脸谱......川剧博物馆不仅让我们在一件件川剧藏品之间看到了它们在戏台上流光溢彩的时刻,更让我们一睹川剧世界的辉煌。

0ff089e74691449a83b14ea7948b2907.jpeg

[size=0.8](二)寻访非遗传人,探寻川剧记忆

[size=0.8]为更深入地探寻川剧传承记忆,实践团前往涪陵区拜访了原涪陵川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涪州川剧》非遗传承人、涪陵川剧界泰斗——83岁高龄的孙宗燊老师。
[size=0.8]孙老师将一生心血投入涪州川剧,从小爱戏,长大演戏,暮年教戏,退休之后,仍然坚守川剧阵地,致力于培养川剧人才。他对那些自己找上门学习川剧的孩子“喜欢得不得了”,不仅来者不拒、无私传授,更分文不取。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在成都的机会,选择独身一人留在涪陵,扎根在区文化馆教授涪州川剧。问其原因,孙老师多次满腔真情地说到,“太爱了”“舍不得”,既是对这一群孩子,更是对其奉献一生的川剧。
[size=0.8]孙宗燊先生的一生是对川剧艺术的深情告白和执着追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传承”的真谛和“艺术人生”的精彩,令人钦佩不已。

d0c680cda36c443789c7039c093a4f69.jpeg

[size=0.8](孙宗燊先生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size=0.8](三)传承时代薪火,青年挺膺担当
[size=0.8]在新时代背景下,川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支持。
[size=0.8]在重庆市川剧院,我们采访到了川剧优秀青年演员白孟迪,她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自己从艺校到川剧院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让我们了解到青年一代传承川剧的故事。
[size=0.8]白孟迪学习川剧正好十年,十年磨砺,让白孟迪成为了川剧青年传承人中的佼佼者。15岁时,白孟迪凭借《樵子口》入围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一年之后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白孟迪凭借演绎经典川剧《三娘教子》荣获一等奖。
[size=0.8]怀着对川剧的热爱,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白孟迪以青年的全新视角赋予川剧新的生命力,用真挚的情感和不懈的努力诠释着每一个角色。与戏曲相处的十年,让川剧渐渐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白孟迪深谙川剧的魅力,从此在川剧之路上越走越远,熠熠生辉。

b31965c48f15436f8ac71ad3175682e2.jpeg

[size=0.8](白孟迪给实践团讲解学习经历)

[size=0.8](四)梨园旧景色:重大53岁老学长的川剧记忆

[size=0.8]重庆大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与保护基地,一直走在传承和弘扬川剧艺术和文化的道路上。
[size=0.8]追根溯源,重庆大学与川剧,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便已结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川剧在重大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高峰。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大学川剧传承历史,追溯重庆大学川剧传承的精神之源,实践团与重庆大学原文工团川剧队队员、机电系56级林承善老学长相约,听老学长将过往川剧队的故事娓娓道来。
[size=0.8]他向我们介绍道,以前的川剧队用自己休息娱乐的时间去练习,请社会上的业余演员教表演,请川剧院的专业演员指导。彼时娱乐方式尚显匮乏,川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极受欢迎。在风雨操场的联欢晚会上,在松林坡的礼堂里,川剧队总是能收获一大批观众。”
[size=0.8]提到如今的重大,老学长赞叹连连。他说以前川剧队只能排一排折子戏,而现在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搞得好”,不仅排出了《望娘滩》《白蛇传》《桃花扇》等大戏,还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让川剧这一艺术瑰宝在年轻一代中大放光彩。

55e008c726d04d81870211dedefb644e.jpeg

[size=0.8](实践团与林承善老学长合影)

[size=0.8](五)梨园灯常在,幽兰续华章

[size=0.8]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创立于2009年4月,是目前全国唯一能独立创作演出的高校学生川剧团体。“宝剑锋从磨砺出”,十五年时间,幽兰戏曲队已经成为川渝地区校园川剧艺术传承的扛鼎者。
[size=0.8]实践团采访到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创始人、重庆市川剧院青年导演、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会员、沙坪坝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魏源老师。魏源老师在大学时学习的是工科,凭借一腔对川剧的热爱,拉着身边的同学组建了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从无到有,由初学到精通,这群零基础的学生不仅迈过了川剧艺术的高门槛,更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bfcc43bbd899463a9483a7124cfeb0db.jpeg

[size=0.8](魏源老师带领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排练)

[size=0.8]现在魏源老师已经是重庆川剧院中一位青年编导,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会赶到重庆大学对幽兰戏曲社进行指导。他致力于让川剧观众“进得来”“坐得住”“看得完”,用自己的热爱、坚持和创新谱写的新篇章。
[size=0.8]他直言:“幽兰戏曲队不是在培养演员,而是在培养观众。”在演出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川剧艺术和文化的美,同时对周边的人形成川剧的“辐射”,让更多的人看见川剧丰富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触川剧,爱上川剧。

37e92106253841f29939cbd65ee1bbf3.jpeg

[size=0.8](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阖宫欢庆》现场)

[size=0.8](六)梨园新篇:川剧传承看今朝

[size=0.8]李金治曾是重庆大学本科2018级学生,曾任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队长。他自小与川剧结缘,十三岁开始学习,师从国家二级演员、涪陵川剧团原团长、《涪州川剧》非遗传承人、涪陵川剧界泰斗孙宗燊先生。如今,作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李金治,已是一位深谙川剧精髓的青年导演,对川剧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size=0.8]从演员到导演,他对川剧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难进难出”。在他看来,川剧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表演形式,让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搞明白川剧是什么,川剧要怎么演。但又正因为川剧的博大精深,每一个学习它的人在体会到他的魅力之后,都会越学越爱。“当你跨进这个门槛,就会发现川剧有太多东西了,太难自拔了,要学一辈子”。
[size=0.8]面对川剧在新时代的传承困境,李金治认为,守正创新是必经之路。他坚信,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赋予川剧新的生命力。作为青年戏曲导演,他始终坚持“技”“艺”相合,守正创新,用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表现形式、主题立意和视觉呈现服务于川剧的核心之“魂”。
[size=0.8]作为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曾经的一员,李金治也对其怀有浓厚的感情,他希望学生艺术团幽兰戏曲队越来越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这门巴渝烟火里的艺术瑰宝,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fa57fd1c9ea4f75aca9192b3088f348.jpeg

[size=0.8](李金治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size=0.8]对于重大而言,梨园的灯光一直亮着;对于重大学子而言,川剧的大门始终开着。我们相信,有如此厚实的川剧土壤、如此蓬勃的川剧后生,川剧必将一次次在重大开出时代的鲜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流连其间。

[size=0.8]出品 | 重庆大学“渝见川剧”实践团
[size=0.8]文字 | 朱星颖 赵佳彦 张婉林 魏廷浩 杜佳阳
[size=0.8]采访 | 魏廷浩 朱星颖
[size=0.8]实践团指导 | 邓曼玲 尚家敏
[size=0.8]编辑 | 朱佩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7-2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7-24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 重庆大学“渝见川剧”实践团越办越红火!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