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江日报 杨祥 报道:
工业发展是内江市的发展之纲、工作之重、任务之首。日前新“出炉”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东兴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亿元,同比增长34.7%,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3.0、12.8、9.2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推进“小升规”宣传解读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东兴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干部纷纷走进各个拟升规企业,向企业负责人宣传和解读“小升规”条件、流程及惠企政策,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相关问题,鼓励并指导企业完成“小升规”申报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对接企业,指导企业填报升规入统相关资料,成功地完成了内江瑞诚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亚美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内江众祥建材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小升规’工作。”8月14日,东兴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企业管理股股长海量向笔者介绍。
据了解,除了上半年已经完成“小升规”的三家企业外,当前东兴区正在培育的“小升规”企业还包括四川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江国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兴虹科技有限公司等。
与此同时,东兴区对全区规下企业进行了深入摸排,对有潜力的企业逐一宣传助企纾困、升规入统等政策,逐户专人动员、专人跟踪对接,坚持每月收集企业困难问题,通过召开企业会商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持续营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东兴区将继续咬定目标和方向,主动下沉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全力帮助目标企业完成“小升规”任务,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产值翻番目标。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8月12日,位于东兴经开区的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这是涂布机,也是我们主要的生产线,总共有20条,每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都不相同。”现场负责人杨树祥向笔者介绍项目的规模和实力。
笔者注意到,厂房主体结构已基本成形,部分生产线已完成安装,污水废气环保处理系统等均已就位,工人们抓紧时间做最后的收尾工作,确保项目能够如期完成交付。
目前,东兴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1.5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修建园区道路4.46公里,安装电网2.6公里、工业供水管道3.3公里、污水管网10.7公里。
东兴经开区新材料制造园区,是东兴区大力发展新材料制造业的“主战场”。除了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园区内还集聚了四川澳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江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新材料制造企业。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当前,东兴区正在积极争取更多土地资源,力争到2030年,园区新增承载能力面积达2.1平方公里。届时,将为全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和支持。
加快“智改数转”步伐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料、加温注塑、挤出定型、冷却、切割、包装、装车、运输……8月13日,在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系列工序在数字化生产线的高效运作下进行。库区内,各类成品管材整齐堆放,等待装车发货。
“进入夏季以来,新明塑业订单陡增,较往年上涨了20%。”公司总经理杨建勇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销售产值1.4亿元。今年公司的重点工作是抓好年产2万吨特殊管道生产线扩产建设,并继续推进企业内部技改创新和数字化车间建设。
新明塑业技改创新,是东兴区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一个亮点。今年以来,东兴区积极引导规模企业加快两化融合,开展“一企一策”行动,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案,培育打造东兴区数字化转型示范试点,同时鼓励支持企业进行生产、销售等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融通和新明塑业等数字化车间建设,以及天捷能源等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
如今的东兴区,一批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相继涌现。经过数字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最低可提高30%,运营成本最高可降低20%,工业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前行。
回顾过去,东兴区不仅加强了对企业的培育和技术支持,还在园区载体建设、项目招商、科技创新引领、企业低碳转型和安全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努力。展望未来,东兴区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继续深化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力推动东兴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