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誉为“地下运河”。 正在流淌的坎儿井水 孙金行 摄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
吐鲁番常年高温干旱少雨,地下暗渠能有效避免日照、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尽可能减少水量蒸发流失,起到灌溉农田、滋养绿洲的作用。这样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孕育出这一适应极度干旱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坎儿井的“坎儿”,是井穴之意,是一种有效防止水资源蒸发的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的基本工程结构由竖井、暗渠、出水口、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等部分和谐的组合在一起。虽然叫做井,实际上却是一条水渠。它是巧妙地利用地形坡度,将来自天山博格达峰、喀拉乌成两座雪山的冰雪融水点点滴滴聚集起来,不耗费任何动力和资源,将涓涓泉水流向村庄和农田。从空中俯瞰,一个个形似月球环形山的土圈排列成行,并排通向绿洲,这就是坎儿井竖井的井口。 坎儿井全景沙盘 孙金行 摄经过科学测定,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中,最古老的修建于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初年。而据部分专家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吐鲁番就已经有了坎儿井的身影。吐鲁番坎儿井在清代迎来了第一次修建的高潮,在林则徐、左宗棠等人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在吐鲁番开挖了大量坎儿井。至今,部分吐鲁番人还亲切地称呼坎儿井为“林公井”。 坎儿井 来源: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修建坎儿井 孙金行 摄竖井口 孙金行 摄最多的时候,全疆有1800多条坎儿井,暗渠总长5200多公里。然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机电井大量使用等原因,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减少,数量急剧萎缩。目前吐鲁番地区有坎儿井1108条,暗渠总长3200多公里,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滋润了绿洲人的生活。2003年,自治区水利厅完成了对全区坎儿井的系统普查,首次为每条坎儿井建立了翔实“档案”;2005年,《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报告》批复实施,计划9年内投资2.5亿元拯救坎儿井;2006年,坎儿井入选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名单,后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2009年,全国首次大规模的坎儿井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如今,经过连续7期维修加固工程,在吐鲁番,有214条坎儿井重现粼粼清波,总长度达3491.74公里。 坎儿井民俗园 孙金行 摄坎儿井至今仍在吐鲁番的农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灌溉农田,维系生命,孕育绿洲生命之井。(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 延伸阅读: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坎儿井,仍在“讲述”着润疆的故事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光明日报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url=]写下你的评论[/url]
分享视频
,时长06:22
0/0
00:00/06:22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url=]播放[/url]
00:00
/06:22
06:22
全屏
倍速播放中
[url=]0.5倍[/url][url=]0.75倍[/url][url=]1.0倍[/url][url=]1.5倍[/url][url=]2.0倍[/url]
[url=]超清[/url][url=]流畅[/url]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世界级!吐鲁番坎儿井成功入选!
观看更多
转载
,
世界级!吐鲁番坎儿井成功入选!
光明日报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url=]写下你的评论[/url]
[url=]视频详情[/url]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责编:张永群编辑:孙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