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44|评论: 0

[及时新闻] 文创“出圈”,“带火”大同古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有想法到抵达大同的这十几天里,每一天都让我们好开心。除了游览著名景观和品尝大同美食外,我们最期待的就是触摸星罗棋布、频频火出圈的大同文创。”这几天,山西临汾市的张文远先生一家三口人在大同玩嗨了,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张程兴奋地摆弄着刚买的文创小物件,善化寺四大金刚古韵冰箱贴、九龙壁透光明信片等十几种文创产品塞满了背包。尝一口“陈醋”冰激凌、吃一根悬空寺文创雪糕、买一个“神兽宝鼎”冰箱贴、收藏一套精美广灵剪纸书签……这个夏天,因文化市场,大同已成再度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640 游客对文创产品的热度也持续高涨。这些集文化与艺术的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于一身的文创产品,极大带动了大同文旅消费热,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从最近爆火的《黑神话:悟空》游戏了解到大同的古建筑,立马来大同打卡了!大同的文创也很有创意,真是不虚此行。”来自南京的游客刘远威先生拿着刚买的榫卯结构模型文创兴奋地说。
640
古城墙作为大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与兴衰。而今,古城墙立体拼图的出现,让这份厚重的历史得以在方寸之间重现。在拼装的过程中,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手触摸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感受到了古城独有的魅力与韵味。
今年夏天,大同市博物馆悄然以更“潮流”的方式融入了现代生活。据工作人员介绍,近期“销冠之王”的鸱吻系列文创在暑假期间的销量稳居首位,很多游客在自己的媒体平台纷纷晒出与“鸱吻家族”的合照,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被“种草”。截至目前,大同市博物馆先后研发文创产品9大类近300多个品种。 640 抢抓机遇,大同市在文旅融合和新质生产力上破题发力,不断激发文化创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双向奔赴。通过举办中国大同古都灯会、云冈文化旅游季、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大同好礼”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以及大同美术馆首届飞天杯非遗创意大赛等活动,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创意与活力,实现了大同文化的守正创新、文创产品的提档升级,推动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更新进化。步入云冈石窟,这里除了庄严肃穆的佛像,还有各式各样有颜有趣的文创产品。云冈石窟3D立体便签纸纸雕、环保创意购物袋、写实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以其新颖独特的设计让不少游客驻足。这些以云冈石窟为灵感的文创产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们让古老的石窟艺术不再局限于博物馆和历史书籍中,而是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可触摸、感受的一部分。 640 大同市美术馆大同好礼文创空间内,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中,既有专业设计师设计的云冈千佛系列画作、瓦当月饼、“顶天立地”斗拱,精致华美,光彩照人;也有当地爱好者制作的布老虎、刺子绣、大同盘扣等,粗朴可爱,美感独特,各种IP的文创产品带着浓厚的大同文化元素,进一步展示了大同文创产品的多样性和高质量。‌走进华严寺,那份静谧与庄严总能让人心生敬畏,而华严寺精美书签则是将这种神圣与美好带到了书页之间。雕刻着繁复精美佛像图案的书签、或是取材于大同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而创作的“合掌慈光灯”,衣纹简练,生动传神,深受游客欢迎。今年以来,大同市“一县一册”“一景一品”旅游文创系列产品不仅为大同旅游市场增添了丰富色彩,更加显著提升了城市形象与文化软实力,标志着大同市“文创+”新业态正在从满足市场需求走向引领市场潮流。目前,云冈文创、同博文创、九龙壁文创等极具大同地域特色又蕴含千年古都传承之美的文创品牌,赢得了游客青睐。 640 初秋,漫步于平城区开源一号文化创意园,令人叫绝的是,镌刻着工业时代的痕迹,留存着几代人记忆的老厂房华丽转身为大同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除了吸引创意产业集聚,还有音乐主题工业遗址公园、艺术家工作室、众创空间、博物馆及时尚夜生活区等文化设施,机械与文艺、历史与现代的碰撞,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正在成长为文化旅游新地标。目前,这个2018年建成的文创园已入驻文化企业37家,成为“山西省首批省级现代化产业集聚区”。资源丰富的文旅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创新创业。守护一座城的城墙君玩偶、呆萌佛小伴、系列山西手绘旅游地图……这些备受游客青睐的创新性文创产品,全部出自一群回同创业的年轻人之手。截至目前,他们所在的公司已开发出六大系列100多种文创产品。他们打造出的“大同好礼”这一公共性区域文创品牌,集合本地及周边非遗文创、景区文创产品1000多种,得到了极好的市场反馈。 640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彩灯为平城建筑镀上了一层美轮美奂的色彩。平城区古城的一角,创意画馆里游客用相机记录多彩版画、创意摆件;念夏艺术中心内,游客们在做沉浸式体验;文化博览区域内,游客们争相抽取古文字印章盲盒……如今,大同市正积极丰富文创产品文化内涵、突破同质化瓶颈,用创意文化接续当代文化,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马静波、宋佳烨、李常慧)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马静波、宋佳烨、李常慧责编:张永群编辑:孙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