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鲁迅(长篇小说)[size=29.3333px]第11-14章
袁竹著
作者简介:作家袁竹,笔名袁语奏,石竹山人,四川德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入库人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授权中国书画名家工作室,《中华英才》半月刊人物风采独家专访百年英才系列人物之一;cctv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画研究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新华社主管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9版)入编者, “百度百科”“秒懂百科”“今日头条百科”“360百科”收录词条。袁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书画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他的艺术造诣不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独创“豹纹斑”、“牛毛纹”两个皴法,将中国画精髓“写意”与世界主流艺术抽象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逍遥山水风格。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品牌精装图书,2022年8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活页教材,2023年3月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袁竹创作的长篇小说有《怪才李调元》《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王国维》《大文豪鲁迅》《大师齐白石》《一代宗师黄宾虹》《张大千》《一代大师黄筌》《逍遥山水醉华夏》等。
第11章
夏日的正午,阳光如烈焰般炽热,将天际涂抹成一幅绚烂的画卷。新台门内,桂花树下的蝉鸣交织成一曲夏的交响乐,悠扬而又不失热烈。长妈妈,那位勤劳的身影,在这滚烫的日光下更显臃肿,却也添了几分母性的温暖与坚韧。
她手持竹竿,穿梭在晾晒的衣物间,每一下轻挑重挂都显得那么熟练而有力。汗水沿着她的额头滑落,滴落在青石板上,瞬间被蒸发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淡淡的盐渍和更加坚定的步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身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那些光影随着她的移动而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与安宁。
院子里的空气中弥漫着衣物特有的清新与阳光的味道,那是一种混合了肥皂香与自然气息的独特芬芳,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想要将这份清新与温暖永远镌刻在心间。长妈妈偶尔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与期待,仿佛是在为这个家、为这些衣物、更为那个即将归来的孩子,编织着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梦。
周围的景物似乎都被这份宁静所感染,连蝉鸣也变得更加和谐,它们仿佛也在为这平凡而又温馨的一幕伴奏。长妈妈的身影,在这夏日的午后,成为了新台门内最动人的风景线,她的勤劳、她的淳朴、她的爱,都化作了一缕缕轻风,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田,留下无尽的温暖与感动
长妈妈是鲁迅幼时的保姆,家住绍兴东浦,夫家姓余。长妈妈和“长”不沾边,生得黄、矮、胖,只因周家先前那个保姆个子高,出于习惯沿用了“长妈妈”这个称呼;鲁迅曾嫌她害死隐鼠,生气地喊长妈妈为“阿长”。
一到夏天,长妈妈睡觉时总会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鲁迅只能睡在席子上的一角,没有翻身的余地。推她,不动;叫她,也不醒。
母亲鲁瑞听到鲁迅的抱怨后,婉转地提醒长妈妈:“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吧?……”
但是照旧,长妈妈没有改变,甚至晚上睡觉把胳膊压在鲁迅的脖子上。
长妈妈教给鲁迅一些民间习俗。她告诉鲁迅,如果说人死了,不能说死掉了,须说“老掉了”;不去死了人或生了孩子的人家的屋子;饭粒如果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不能去钻……这些民间的道理和礼节,在幼时鲁迅看来有些莫名其妙。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粗枝大叶、喜欢背后“切切察察”的长妈妈,却做过一件让鲁迅铭记终生的大事。
一日,鲁迅从远房叔祖那里听闻了《山海经》的奇妙,心中便种下了渴望的种子。那书中的世界,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无不让他心驰神往。然而,现实的束缚让他无法轻易触及这份梦想。就在这时,长妈妈那略显笨拙却充满关爱的身影再次出现。她似乎察觉到了鲁迅的心事,默默记在心里。
几日后,当长妈妈穿着新蓝布衫,满脸喜气地出现在鲁迅面前,手中紧握着一包书时,鲁迅的心猛地一颤。打开纸包,四本小巧精致的《山海经》映入眼帘,那一刻,鲁迅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紧紧抱住长妈妈,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敬佩。原来,这个平日里看似粗枝大叶、喜欢背后“切切察察”的女人,竟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和坚定的行动。
岁月如梭,转眼间,新台门内的故事已成了过往云烟。长妈妈早已辞世。但每当夜深人静,鲁迅总会想起长妈妈那温暖的笑容和《山海经》中那些奇幻的画面,心中便充满了感激与怀念。
在新台门周家的女性中,鲁迅最感亲切的是那位勤劳淳朴的长妈妈,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多年以后,当鲁迅回忆起长妈妈,是这样充满感情: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鲁迅对长妈妈是表面不恭敬,内心却充满爱和感激。
第12章
一八九二年,岁末年初,冬日的晨曦尚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寒意,十二岁的鲁迅已悄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与渴望。他的心灵,就像初升的太阳,温暖而充满活力,准备迎接生命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棉袍裹身,抵御着冬日刺骨的寒风,脚踏着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每一步都踏出了坚定与希望。青石板路,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冷光,却也被他心中的热情所温暖。沿途,偶尔有早起的鸟儿掠过枝头,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似乎在为这勇敢的少年加油鼓劲。
三味书屋,这座被岁月雕琢的古朴建筑,如同一位沉睡的智者,静静地屹立在时光的河流中,等待着有缘人的唤醒。对于十二岁的鲁迅而言,它不仅是求学之路上的第一座灯塔,更是心灵深处对未知世界无尽探索的渴望所在。
随着他脚步的轻盈迈进,三味书屋的轮廓在晨光中逐渐显现,每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门楣之上,那块历经风霜的牌匾,其上字迹苍劲有力,宛如龙蛇飞舞,既是对过往辉煌岁月的铭记,也是对后来者无尽的期许与召唤。
当鲁迅轻轻推开那扇古朴的门扉,一股清新而又略带陈旧的墨香瞬间涌入鼻腔,那是书籍独有的气息,是知识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芬芳。这股香气,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间将他所有的杂念都洗涤一空,只留下对即将展开的求学之旅的无限憧憬与向往。
屋内,光线柔和而温暖,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书籍如同列队的士兵,等待着被翻阅、被理解、被传承。鲁迅环顾四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畏。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将正式踏入这片知识的海洋,开始一段漫长而又精彩的探索之旅。
在这里,他将与先贤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汲取他们智慧的精华;在这里,他将与同窗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相互的激励与帮助中不断成长;在这里,他还将遇到那些影响他一生的恩师,他们将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为他树立榜样,引领他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味书屋,这个充满智慧与学问的地方,就这样静静地见证了一个少年梦想启航的瞬间。而对于鲁迅而言,这里不仅是他求学之路的起点,更是他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而宝贵的经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带着这份期待与敬畏,勇敢地迈向未知的世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梦想。
屋内,时光仿佛凝固,一切都显得那么庄严而神圣。寿镜吾先生以其非凡的人格魅力与深厚的学识,成为了学生们心中不灭的灯塔。在那古老而庄严的教室里,他如同一位时间的守护者,静静地坐在那张见证了无数求知若渴目光的讲台上。讲台的表面,被无数次的轻抚与岁月的洗礼打磨得光可鉴人,仿佛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先生的发,虽已染上岁月的风霜,却依旧浓密如林,它们在晨光中闪烁着健康的光泽,如同冬日里傲立的青松,不畏严寒,坚韧不拔。这份坚持与毅力,正是先生精神的写照,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而他的双眼,更是令人难以忘怀。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够穿透表象,直达人心最深处。它们时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领学生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时而又流露出无限的温柔与关怀,让每一个在迷茫中徘徊的灵魂都能找到归属。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学生们学会了自省,学会了坚持,更学会了如何去爱这个世界。
寿镜吾先生,他不仅是一位传授知识的师长,更是一位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智者。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他的身影,如同那冬日初雪覆盖下的青松,永远矗立在学生们的心田,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刻,他正微笑着看向鲁迅,那笑容里充满了慈祥与鼓励,仿佛在说:“孩子,欢迎你来到这个知识的殿堂,这里将是你梦想启航的地方。”
鲁迅站在教室的门口,感受到那股来自讲台的温暖目光,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那是一种被看见、被重视的感觉,让他瞬间卸下了所有的紧张与不安。他知道,这位老先生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导师,更是一位能够引领他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在这一刻,鲁迅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成长的期待,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更加坚定地迈出了走向座位的步伐。
随着他的步伐,周围的同学们也纷纷投来好奇与友善的目光。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拥有不同的性格与梦想,但在这一刻,他们都因为对知识的共同追求而聚集在了一起。鲁迅知道,自己将与他们一起,在这个充满智慧与学问的三味书屋中,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三味书屋的“三味”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读书的三种体验:读经书,味如稻粱(谷物);读史书,味如肴馔(丰盛的饭菜);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用鱼肉等制成的酱)。总之,意思是读经史子集之类的书,如同品尝佳肴美味,其味无穷。
鲁迅的书案,最初是设在三味书屋的南墙下,后来他以门缝有风为理由,要求移到西北临窗的明亮处,以便伺机偷看藏在抽屉里的小说。
在三味书屋,鲁迅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也就是对对子。最初几天,先生对鲁迅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给鲁迅读的书渐渐加多,对对子也渐渐从三言对到五言,再对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有个小园,孩子们课间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或者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没有声音。然而到园里的人太多,或者时间太久了,寿镜吾先生就会在书房里喊:
“人都到哪里去了!”
待到孩子们回来,先生也就是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戒尺和罚跪则不常用。
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三味书屋里人声鼎沸。后来,孩子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寿镜吾先生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这是清末诗人刘翰所作的一首诗词《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寿先生沉浸其中,面带微笑,头也跟着节奏不自觉地摇晃着。
每到这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在底下搞些“小动作”。鲁迅开始用一种薄而透明的“荆川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开始一个个描下来。时间长了,画的画也多起来,《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各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鲁迅把这些画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学。
鲁迅在三味书屋就读期间,还发生过这样一桩有趣的事:鲁迅所住的新台门附近,有一家名为“广思堂”的私塾,塾师不仅经常体罚学生,没收学生的点心自己吃,而且规定学生小便前还要领取“撒尿签”。鲁迅听说后,便带领其他几个爱打抱不平的同学前往广思堂“兴师问罪”。不巧,广思堂放学了,鲁迅便和伙伴们将“撒尿签”全部撅折,朱墨砚台扔在地上,以示惩戒。
这种孩子式的淘气和捣乱,未尝不是对死板束缚的私塾教育的反抗。
书塾以外,禁令也是无处不在的。渴求知识的鲁迅,抵制“毒害小儿的药饵”的有效方法,就是保持探索求真的怀疑精神。鲁迅曾在一张书签上写下这样的箴言:“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所谓“心到”,就包含着思索、辨别的意思。
例如,“囊萤照读”“凿壁偷光”,这已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故事,常被用来激励读书人勤奋苦读,很少有人对它产生怀疑。鲁迅却认为这样的故事不可真信,更不能模仿。毕竟,要捉一袋萤火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倘去凿穿邻居的墙壁,那后果会更糟,不仅会招来邻居的斥骂,而且还要向人赔礼,替人修房。
接下来的日子里,鲁迅在三味书屋中勤奋学习,不仅掌握了四书五经等经典知识,还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喜欢在闲暇之余,拿起画笔,在宣纸上勾勒出自己心中的世界;他也喜欢搜集各种图画,用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然而,在众多的图画中,有两幅《二十四孝图》却让他心生反感。那“老莱娱亲”的滑稽与“郭巨埋儿”的残忍,让他对传统的孝道观念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他开始思考,真正的孝顺是否应该如此极端?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内心的真诚与关爱?
这些思考,让鲁迅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与深刻。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感悟人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自于他十二岁那年,踏上前往三味书屋的青石板路时,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向往。
鲁迅经常去外公家安桥头鲁姓一族,那是一个充满温情与自然的乐园。
安桥头,一个被时间温柔以待的小村落,溪水潺潺绕村而过,两岸杨柳依依,桃花笑春风。鲁姓一族,世代聚居于此,青砖黛瓦间,藏着无数温馨的故事与秘密。鲁迅,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少年,自幼便随母亲鲁瑞频繁穿梭于这条熟悉的小径,每一次踏足,都是心灵与自然的一次深刻对话。
春日里,万物复苏,鲁迅与村里的孩童们穿梭在金黄的油菜花田中,捉迷藏、追蝴蝶,笑声洒满了田野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还会爬上村头那棵古老的槐树,坐在粗壮的枝干上,眺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心中种下了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每当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橘红色的温柔,他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这片乐园,各自归家,心中却已悄悄规划着明日的探险。
夏日炎炎,安桥头的小河成了孩子们的天堂。鲁迅与伙伴们光着脚丫,踩着清凉的河水,捉鱼摸虾,欢声笑语在河面上荡漾开来。偶尔,他们会找来几片宽大的荷叶,当作小船,轻轻放入水中,看它们随波逐流,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社戏》中的场景,正是这一幕幕生动画面的真实写照。夜幕降临时,大人们会在村中的空地上搭起戏台,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戏曲,鲁迅依偎在母亲身旁,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喜爱。
秋风起时,安桥头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稻谷飘香,果实累累。鲁迅会跟随大人们一起收割稻谷,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夕阳西下,他们围坐在院子里,分享着自家种的瓜果,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与来年的希望,那份淳朴与和谐,让鲁迅深刻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乡村的魅力。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年岁的增长,鲁迅的外婆家因故迁往了皇甫庄、小皋步等地,那片曾给予他无限欢乐与启迪的安桥头,渐渐成了记忆中的一幅幅画卷。但无论身在何方,那份对乡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眷恋,始终如一地流淌在他的血液中,成为他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鲁姓家族聚族而居,炊烟袅袅,孩童嬉戏,一派和谐景象。鲁迅在这片土地上奔跑、欢笑,与大自然亲密无间,那些关于河流、稻田、竹林的记忆,如同种子般深植心田,日后化作了《社戏》中那些鲜活而生动的场景。那时,他正值十一二岁的年华,每一个夏夜,都充满了萤火虫的光亮与稻香的甜蜜。
然而,好景不长,岁月匆匆。十二月三十日,冬日里最寒冷的一天,家中传来噩耗,曾祖母戴太君安详离世,享年七十九岁。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家族沉浸在悲痛之中。鲁迅站在灵堂前,望着那幅幅挽联,心中五味杂陈。他意识到,生命之树虽有常青之时,却也终有落叶归根之日。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亲情的珍惜,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在那段日子里,鲁迅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求知的步伐。他知道,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负这大好时光,不负那些给予他爱与教诲的人。于是,他带着对世界的无限好奇与对知识的渴望,继续在书海中遨游,用笔尖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
第13章
1893年的春日,阳光虽明媚,却似乎无力穿透笼罩在绍兴古城上空的周家阴霾。十三岁的鲁迅,身着一袭简朴的蓝布衣裳,静静地伫立在古城那斑驳的青石巷口,目光穿越过熙熙攘攘的人流,紧紧锁定在远方缓缓走来的身影上。那是他的祖父周福清,一位曾在北京官场中挥斥方遒、名噪一时的儒士。
周福清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拉长,他披着一件略显旧色的长袍,风尘仆仆,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沉重的往事。随着距离的缩短,鲁迅能清晰地看到祖父眼中的光芒已不复往昔的锐利,取而代之的是岁月的沉淀与无奈。那双眼睛,仿佛能讲述出无数京城的风云变幻,以及官场沉浮中的辛酸与苦楚。
当祖父终于站在鲁迅面前时,两人相视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鲁迅能感受到祖父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便是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折后,依然坚韧不拔。他上前一步,轻轻扶住祖父的手臂,两人一同踏进了那扇熟悉的家门。
门内,是周家上下焦急等待的目光。继祖母、父亲、母亲以及家中的仆从们,都围了上来,询问着周福清此行的种种。而周福清只是微微一笑,用他那特有的沉稳与从容,安抚着家人的心绪。然而,鲁迅知道,祖父的笑容背后,隐藏着太多无法言说的辛酸与疲惫。
周福清这位曾在北京官场叱咤风云的儒士,因丁忧之制,披着一身风尘仆仆的衣袍,踏进了家门,眼中满是岁月的沧桑与无奈。
春日的尾声,总是带着几分不舍与悄然,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告别。周家的小院里,桃花曾笑春风,如今却只剩零落的几片花瓣,随风轻舞,最终静静地躺在了那条被岁月磨得光滑的小径上……
转眼间,秋意已浓,金黄色的枫叶如同燃烧的火焰,铺满了这条通往心田的路,每一步都踏出了季节更迭的叹息。
常言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年的秋天,对周家而言,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阴霾。秋风不仅带来了凉意,更携带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周家平静的生活撕得支离破碎。
周福清一位在当地享有盛誉的丁母忧在家的京官,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与爱戴。他的一生,如同那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绚烂而充满生机。然而,命运却在他晚年之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一场突如其来的科场案,如同乌云蔽日,瞬间笼罩了整个周家。原本应是选拔英才的圣地,却因一场阴谋与诬陷,成为了周福清命运转折的深渊。他,一个对世事洞若观火、对子女寄予厚望的长者,竟卷入了这场风波,最终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消息传来,如同晴天霹雳,震碎了周家往日的宁静与祥和。周家的宅邸内,哭声与叹息交织成一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无助。孩子们更是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们围坐在父亲的书房,望着那些曾经充满父亲智慧与温情的书籍,心中五味杂陈。长子周伯宜,因父亲潜逃被抓去顶罪,并被革去了秀才。后因父亲自首,他才被放回。
秋日的周家,显得格外冷清与萧瑟。但在这份冷清之中,却也孕育着不屈与希望。周家人没有放弃,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寒冬。周伯宜开始变卖家产,筹措银两,为周福清在狱中的生活提供一丝慰藉;孩子们则更加勤奋读书,他们相信,唯有知识与才华,才能成为未来改变家族命运的力量。
父亲周伯宜,本就体弱多病,闻此噩耗,更是急火攻心,病情急转直下,卧床不起。家中支柱接连倒塌,仿佛一夜之间,周家从云端跌落至尘埃,家产迅速中落,往昔的繁华如同过眼云烟,消散无踪。
为了筹措医药费与营救周福清的费用,父亲周伯宜频繁地穿梭于质铺与药店之间,手中的银两换作了一包包苦涩的药材,以及一次次无奈的抵押。质铺的掌柜总是用那双阅尽人间冷暖的眼睛,冷冷地审视着他,每一次交易都像是将周家的一点尊严再次剥离。
在一纸冰冷的判决下瞬间瓦解。周家的族长,德高望重的周福清,因一场科举舞弊案,被朝廷判处“斩监候”,意味着他虽免去了立即行刑,却要在狱中度过漫长的八年时光,生死未卜。
为了保全家族颜面,更为了延续周福清的性命,周家不得不倾尽所有,四处打点,每年都要筹集一笔巨额银两,送往京城,以换取周福清在狱中的些许优待与苟延残喘的机会。这巨大的经济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周家每一个人的心头。
面对家族的变故,鲁迅与周作人这对兄弟,被悄然送往了离城三十多里外的皇甫庄,投奔他们的大舅父。那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村落,四周被翠绿的稻田和蜿蜒的小河环绕,看似宁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
皇甫庄的大舅父,是个性情中人,虽不富裕,却对两位外甥视如己出。他深知鲁迅兄弟心中的苦闷与不甘,于是,在繁忙的农事之余,总爱拉着他们坐在门槛上,讲述过往的江湖故事,或是分享自己对世态炎凉的独到见解。这些看似平凡的话语,却在不经意间,为鲁迅兄弟的心灵种下了一颗坚韧不拔的种子。
夜晚,当月光如水,洒满整个小院时,鲁迅常常难以入眠。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片漆黑的天幕,心中充满了对家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但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想起大舅父的话:“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唯有心怀希望,方能穿越风雨,见到彩虹。”
于是,鲁迅开始将满腔的情感倾注于笔端,用文字记录下这段特殊的时光,以及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他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匕首,直刺封建礼教的软肋,又似温暖的灯火,照亮了无数迷茫者的心灵。
而周作人,则在哥哥的影响下,也开始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两兄弟在皇甫庄的这段日子,虽然物质上并不充裕,但精神上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成长。
少年鲁迅,眉宇间已透露出超乎年龄的沉稳与睿智。在这间充满墨香与书卷气的三味书屋里,他不仅是勤勉的学子,更是对知识充满无尽渴望的探索者。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书房,他便已坐在案前,手捧《论语》,却又不满足于四书五经的束缚,心中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如野草般疯长。
课余时分,当同窗们或嬉戏打闹,或沉浸于传统游戏的乐趣中时,鲁迅却偏爱一头扎进书海,尤其是对那些野史笔记和民间文学书籍情有独钟。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从《山海经》中奇珍异兽的想象,到《搜神记》里光怪陆离的故事,每一段文字都激发着他无限的遐想与对广阔世界的向往。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他的想象力,更在他心中种下了探索人性、思考社会的种子。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鲁迅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画册,里面绘有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山川美景,以及历史人物的风姿神韵。那一刻,他被绘画艺术深深吸引,仿佛找到了另一种表达自我、理解世界的途径。自此以后,他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借着微弱的烛光,临摹画册中的图案,尝试着用画笔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深刻思考。他的画,虽显稚嫩,却已透露出不凡的才情与独特的视角。
绍兴这座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那无尽的智慧与故事,滋养着少年鲁迅的心田。越中先贤如王羲之的书法之美,陆游的爱国之情,无不深深触动着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他们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在心中种下了“立人”与“立国”的宏愿。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那段在绍兴古城度过的青涩岁月,那些关于阅读、绘画与思考的点点滴滴,都如同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分,滋养着他思想的根系,让他在文学的田野上绽放出最为绚烂的花朵。
第14章
一八九六年,那是一个被历史尘埃轻轻覆盖的年份,对于年仅十六岁的鲁迅而言,却是生命中无法磨灭的沉重印记。九月初六日,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周家的小院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哀伤。他的父亲周伯宜,一位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文人,年仅三十七岁,便匆匆离世,如同秋日里的一片落叶,悄无声息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周伯宜的离去,如同晴天霹雳,不仅让鲁迅失去了至亲的依靠,也让整个周家的天空瞬间暗淡了下来。正值青春年少的他,不得不提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面对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家境本就因先前的科场案而陷入困境,父亲周伯宜的逝世更是雪上加霜。家中的经济来源骤然减少,生活开支却丝毫未减,甚至因丧事而有所增加。鲁迅看着母亲鲁瑞强忍悲痛,日夜操劳,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愧疚。他深知,自己必须快速成长,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为母亲分担压力,为弟弟妹妹们撑起一片天。
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垮鲁迅。相反,它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坚韧与不屈。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不仅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遗志,更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点起一盏油灯,埋头苦读,那微弱的光芒仿佛是他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火。
同时,鲁迅也开始尝试着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学会了种田,甚至尝试着去市集上贩卖自家种的蔬菜,以此来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这些经历虽然辛苦,但却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鲁迅的少年时代,天空似乎总是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原本,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封建士大夫大家庭,作为长房长孙,自幼便承载着家族的厚望与荣耀。然而,命运的转折如同冬日里突如其来的寒风,无情地吹散了所有的温暖与光明。
祖父周福清,那位曾在科举之路上屡获佳绩、光耀门楣的智者,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科场案锒铛入狱。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不仅震动了整个家族,也让年幼的鲁迅初次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与残酷。家族的光环瞬间黯淡,昔日的辉煌似乎一夜之间化为了泡影。
紧接着,命运再次对鲁迅的家庭施以重击——父亲周伯宜病故。这个顶梁柱的倒塌,如同大厦将倾,让本已风雨飘摇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鲁迅亲眼目睹了家中的变故,从繁华到落寞,从人声鼎沸到门可罗雀,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幼小的心灵承受了难以言喻的重负。
家庭的中落,让鲁迅从云端跌落至尘埃,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少爷变成了破落户子弟。这一身份的转变,让他不得不面对更多的人间冷暖与世态炎凉。曾经那些趋炎附势、笑脸相迎的亲朋好友,如今却纷纷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这些经历,如同一面镜子,让鲁迅清晰地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也让他对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没有沉沦,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他开始用犀利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世界,用深刻的笔触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他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匕首,直插封建社会的心脏,让人们在震撼之余,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现状。
鲁迅的少年时代虽然充满了苦难与挫折,但也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与深邃的思想。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勇士应有的姿态——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与光明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