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85|评论: 0

[原创] 鸦片战争因鸦片而起,并非为鸦片而战,鸦片战争以后更与鸦片无关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4-9-15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9f56b87ly4hcfstbp9ijj20ki0d340l.jpg

1、

这篇文章我本该早写了!

我们从小都知道,鸦片战争是因为洋人非要卖鸦片给中国,中国坚决禁烟,所以发生了鸦片战争,这是后世对鸦片战争最基本的认识——这是历史的真相吗?

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起,广州成了洋人法定的唯一通商地点。这是因为,大清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出品。并且外夷不知礼义廉耻,与他们往来没有好处,他们贪利而来,天朝施恩给他们,能允许他们做买卖已经给脸了。

所以,大清不承认别国与大清有平等的权利,西洋人到中国来,我们总把他们当做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须遵守大清的规矩,禁令不仅多,甚至有些简直不可思议。

比如,十三行是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可以与外国人做买卖的。“番妇”不能来广州,“夷船”开去以后,“夷商”不得在广州逗留,他们必须回到澳门或随船回国。“夷商”出外游散只能到河南花地,每月只许三次,每次不得过十人。

“外夷”不许坐轿,不许学习中文、购买中国书籍。“外夷”秘文到衙门必须由十三行转,必须用“察”,只许用“夷”字,不许用汉字。“外夷”只许租用十三行,仆役有限数,且须由十三行代雇。

每年秋未,官府把这些禁令公布一次,并训令十三行好好地开导那帮不知礼义廉耻的外夷。洋人不执行这种禁令,则宣布停止贸易;再不行,则撤退外国人的仆役,断绝接济。大清把洋人收拾的服服贴贴,官吏遂以为“驭夷”易如反掌。

那时,中国的海关是自主的,朝廷所定的海关税则原来很轻,平均不过百分之四,大清并不看重那笔海关收入,但是官吏私下所加的极其繁重,大概连正税要收货价的百分之二十。中国法令规定税则不会公开,大大小小官吏勒索洋人,洋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洋人不胜其烦。

2、

清末,英国早已取得了海上霸权,其皇家舰队驰骋于世界四大洋之上了,但洋人不远万里与中国通商,却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洋人觉得中西通商对大清也有利,他们在广州所受的限制和压迫多半出自地方官吏,皇帝是不知道的,倘若由政府派公使到北京去交涉并修改通商制度,或有一线希望。

可是,那时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国去。虽然大清压迫限制他们,显然,洋人开始并不想用坚船利炮打开大清国门,而只想用外交的方法来修改中国的不平等通商制度。

1788年,英国所派来的公使在中途死了,使团也就折回去了。1793年8月,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又来到中国。他并不拒绝行三跪九叩首的礼,但他有一个条件;中国须派与他同等级的大臣在英国国王的像前作三跪九叩的答礼。他说英国不是中国的藩属,他所争的不是他自己的身份,所争的是中英的平等,是英国国王的尊严,但被大清拒绝了,他就决定以见英王最敬的礼来见中国皇帝。

马戛尔尼在热河觐见了乾隆,却未跪拜。乾隆心中非常不满意,他所提出的要求,统统被乾隆拒绝,并要求官吏暗中设法让英国人早回国。

我们抱定“天朝统驱万国”的观念,不承认有所谓“国际”存在;中西的邦交观念之不相容,马戛尔尼的外交失败是注定的。但洋人锲而不舍,1816年又派罗尔美都来华。又因跪拜问题,嘉庆竟下逐客之令。由北京返广州的时候,沿途的官吏多以白眼相待。

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华的目的全在通商,他们只想做买卖者,也均盼大清时局的安定。但洋人费劲心思却一无所获,从此知道,要变更中国的通商制度和与中国建立平等的邦交,和平交涉这条路走不通了。

同时,英国在十八世纪的下半期,西方爆发工业革命,在海外辟市场成了英国当务之急,到了十九世纪,英国人认为不平等邦交非打倒不可,中国不平等的通商制度必须修改!

3、

终于,洋人找到了借口。

1839年正月,林则徐奉旨于抵达广州禁烟。洋人不肯交烟,林则徐就下命令,断绝广州出海的交通,派兵把十三行围起来,把行里的中国人都撤出,并且不许人卖粮食给他们。英国商业监督义律义律只好交出20280箱鸦片,共计二百数十万斤,被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

英国政府接到义律关于缴烟的报告后,就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队于1840年夏天来华,不但索鸦片赔款、军费赔款,并且要求一扫旧日所有的通商限制和邦交的不平等。

英国要求:第一,英国想在中国沿海得一小区域如澳门一样,英商可以屯货住家,主权可以仍归中国,但警察权及对英侨的法权应归英国;在租借区域内,英国可不设军备。第二,如果中国不愿租地,就加开通商口岸及减少广州的限制。第三,英国可以遵守中国的鸦片禁令。第四,希望英国可派公使驻北京,或间来北京;如中国愿派公使到伦敦,英政府十分欢迎。

大清乃“天朝上国”,绝不容忍中西有平等的邦交。大清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鸦片战争打响了!

4、

鸦片战争结束,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必须与英国协商;5、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和英国法庭的约束,是即所谓治外法权。6、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为了“鸦片”引起的“鸦片战争”结束后,两方签订的条约,居然没有一条提到“鸦片”!当时,大清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反而认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并非不平等条约,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至于协定关税,大清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一劳永逸。

但北京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及官吏与外国人往来各项,简直有关国家的生死存亡,绝对不可妥协的。

鸦片战争以后,大清还是死守古训,仍不许中国有外交。但主政两广的耆英肯与外国人交际,他认为这没有什么,但都骂他“媚外”。

其实,耆英最困恼的是广东人与洋人水火不容。洋人要进入广州,但广州人坚持不许外国人入进城。英国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坚持要入城。耆英左右为难,到了1847,英国人急了,耆英答应两年后进城,后来,耆英离开了广东。

耆英走后继任者是徐广缙,徐是林则徐的粉丝之一,他秉承林则徐的衣钵;徐广缙离任后,叶名琛又秉承徐广缙的衣钵。可惜徐广缙是个小林则徐,而叶名琛又是个小徐广缙——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祸根就种于此。

5、

徐广缙继任一年以后,耆英的两年后洋人入城的条约到期,英国人根据此约要求进城。徐广缙与叶名琛于是联络地方士绅大办团练,共团勇至十万余人。洋人觉得因入城问题而发起战争,未免小题大做,于是声明保留权利,以待他日。大清认为洋人怕百姓,以为得到驭夷的秘诀。

1854年,英法美三国共同要求中国修改通商条约,三国代表到两江及天津去交涉的,地方官吏均答这事只有叶名琛能主持,但是他们到广东去的时候,叶名琛托故不见。洋人对叶名琛十分愤慨,洋人才明白,要与大清建立邦交,修改通商制度,只有战争一条路!

恰巧,1856年,广西西林县杀了一个马神父,法国代表要求处置,叶名琛一直推诿。同时,叶名琛因捕海盗事,与英国人起了冲突。于是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叶名琛被英国人所俘。1858年,英法联军占了天津,清廷于是派桂良到天津去修约。

天津交涉最严重的问题,第一是北京驻使,第二是长江开通商口岸及内地游行。大清认为这两条简直有关国家的生死存亡,绝对不可妥协的,这已经与禁烟没有任何关系了!

1860年,英法联军在京郊把僧格林沁和满蒙铁骑杀得落花流水,中西在北京通州进行交涉,条件已经讲好了,但因英使要求必须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一事而翻脸。其实,这本来是国际外交的基本礼节,但那时中国人绝不能容忍这个礼节,便捕拿洋人派到通州来的交涉人员,洋人大怒,立即攻打北京。1860年9月,大清不得不又与英法订立了《北京条约》,这时,已经距离鸦片战争整整20年了……

今天,回顾鸦片战争的发生,你就发现,战争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国所预谋。战争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不久,双方在“禁烟”上没有任何冲突,鸦片战争因鸦片而起,却并非为鸦片而战,鸦片战争以后更与鸦片无关!

晚清70多年的屈辱史并非洋人的“欺负”欺出来的,而是自己的“愚蠢”蠢出来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