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探微:都官巷的都官是何人 最近,做一点地名文化的工作,对一些历史地名的来龙去脉有时间进行了探究。也有了点心得体会。 都官巷,民国以前称都官祠。它是一个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巷子。在它和它的周边,明代的上川南道衙门和清代的驻邛武官的把总暑曾经设在这里或者附近。 祠者 ,古代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如祠堂,祠庙,宗祠等。显然,都官祠为祠,是祠庙而不应该是官邸。明代的上川南道衙门和清代的驻邛武官的把总暑,曾经进驻其间,只是政府借用而已。这种现象,自古以来都有。 都官祠都官为官名。秦汉始设,一直到明代后期方止。各个朝代职权有所不同。都官祠显然供奉的是一个曾经当过都官的官员。中国对官员的祭祀祠庙,往往用官衔称之,如张飞的祠庙,叫桓侯庙,老百姓叫张飞庙;邛崃的祭祀诸葛亮的庙子,老百姓叫孔明庙,官称为武侯祠。封建时期,对于地方或者全国有突出表现人物的立祠,包括官员,一是朝廷下通知,要求地方立祠,二是地方打报告,层层审核,皇帝签批,然后立祠。过去的各类牌坊,不是随随便便建的,其经过的程序,也是如此。 都官祠供奉的何人,志书上语焉不详。但我从过去立祠的做法和都官祠的形制规模,我认为,都官祠里祭祀的是一个当过都官的临邛人。他应该满足以上这个条件。 我在民国《邛崃县志》里,关于邛崃历史名人中找到符合条件一个人,他叫计用章。他为宋朝人物,“官龙州,都官员外郎”。他就当过都官。《民国志》介绍比较简略。《康熙志》就比较详细了。其中说,“计用章,临邛人,康定中,通判延安时,范雍为帅,章劝其修城练兵,以备不能,不听,及元吴一西夏王。围城,召问策。用章以一死报国对,会大雪,围解。后知龚州,历官都官员外郎。按:用章,字虞卿,年十八登天禧三年进士,经学醉深,所著有《迁遗集》,简州刘光祖,资中张方,眉山李植为之序。计良辅,用章子,庆历三年进士。计有功,用章孙,号灌国居士,著有《唐诗纪事》行于世。计仲谟,用章六世孙,有文名,计孝聃,有功子,号青溪居士,著有《青溪吟稿》。” 然后,我又在《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看到计用章的记载。“计用章,宋 邛州临邛人,字寿卿。真宗天禧三年 进士。累擢 秘书丞。范雍知 延州,辟为 通判。劝雍修城练卒,以备不测,不为所纳。 西夏兵围城,被召问策,以一死报 国相对。会其夜大雪,西夏兵遂退。后知 龚州,仕终都官 员外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这些资料应该来源于《康熙志》。 从以上资料来看,计用章生卒年不详,他非常聪明,年十八岁,就考取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他最出彩的是,在延安当 通判。劝领导修城练卒,以备不测,但领导未采纳。后来 西夏兵围城,问他怎么办,他大气凛然表示,要“以一死报 国”。后来,计用章曾经知龙州(一说龚州),最后任都官员外郎。都官员外郎的都官,就成为都官祠,还有后来都官巷的专名。 从计用章的一生来看,他的官阶并不大,在宋代属于六七品,政绩也不是很突出。但是,当时,宋朝面临严重外侮,非常需要计用章的面对强敌,“以一死报 国”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对计用章的这种爱国的忠臣,朝廷肯定会大肆褒奖和表彰的。以作为宋朝官员的榜样。推测,宋朝廷可能对计用章的这次表现广为宣传过。 都官祠何时建立,只能猜测,最大可能就在宋代,一是在他在世建的生祠,还有就是他死后被被乡人申请建的。经过元,明、清的时代风雨,其间,都官祠被政府多次征用,都官这个地名名字还在,而都官是谁,人们渐渐遗忘了。
|